徐鳳飛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逸夫學校 河北 秦皇島 066500)
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也是承接著小學與中學的關鍵內容。此外,初中是學生發展的關鍵期,并且也是學生完善數學認知結構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應做好這一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其中,教學方法的優化與創新便成為教師所思考與深究的話題。教師作為數學課程的構建者,首先應充分研究教學內容,并及時發現數學內容與初中生認知之間的矛盾,進而運用行之有效的方式予以解決,這樣既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行為變得更加主動,還能夠使學生發生學習態度、學習情感的積極轉變,從而促進教學的有效實施。
問題是數學的核心,也是激發學生探究思維的驅動力。同時,數學問題的設置也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首先應落實“學生為主”的教育觀,其次,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以及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設置數學問題,使數學問題達到啟發學生思維的目的。這樣一來,既能夠幫助學生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的數學知識,以此更新他們的數學認知體系,還能夠使學生逐步體會到數學思想的形成過程,進而幫助他們內化并吸收新知識,并幫助他們實現數學思維的不斷發展。
以“有理數的加法”為例,為了使學生經歷探索有理數加法法則的過程,并使他們理解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筆者首先結合學生的原有認知設置課堂問題,并提出:“在東西走向的馬路上,小明從O點出發,第一次走5米,第二次繼續走3米,小明兩次一共向東走多少米?”這樣的探究問題使學生本能地提出“8米”這個結論,但部分學生卻提出了質疑,這樣的思維碰撞便引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于是,筆者給學生一定的空間,組織他們以這樣的問題為研究對象,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在討論、交流過程中,學生便能夠分類討論小明第一次與第二次向東、西行走的方向,進而總結、歸納出同號兩數相加以及異號兩數相加的情況,以此使每個學生對有理數加法法則有了全面的理解。由此可見,設置數學問題不僅能夠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探究欲望,還能夠引發他們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從而達到啟發他們數學思維的目的。
數學學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并且初中數學知識與生活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同時來自生活,并最終作用到生活中。因此,教師便可以借助數學學科這一特征,引入生活實例,并以生活實例為研究對象,使學生不斷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這樣既能夠使學生所展開的數學學習活動更加“有效用”,又能夠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所掌握的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以此提高他們的應用意識。
以“三角形的高、中線、角平分線”為例,為了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的高線、角平分線以及中線,筆者首先通過學生身邊的跳遠活動來激發學生參與到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同時,提出:“為了迎接陽光體育活動,同學們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小明和小花進行了跳遠訓練,如何測量他們的跳遠成績呢?”這樣接近每個學生生活的問題便引發了他們的探究意識,并使他們產生了學習需求。這時,為了探究這樣的實際問題,便使得學生產生了積極的探究行為。此外,通過解決這樣的生活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還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并還原于生活,從而使學生從多角度、全方位發揮學生思維的深度以及廣度。
興趣作為一種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行為產生的內部驅動力。對于初中生而言,只有具有一定的學習興趣,才能促進學習活動的積極展開。對此,教師應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到首要位置,而信息技術這一教學輔助工具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順應學生思維的發展,進而降低學生理解新知識的難度,還能夠給學生多種感知覺的沖擊,以此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以“平面圖形的旋轉”為例,為了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旋轉,筆者首先運用多媒體投影技術構建情境,并展示“小風車”,并提出問題:“有風的時候,它會怎樣?”隨后,再次展示“轉桿的打開和關閉”的圖片,使學生參與到后續的學習活動中,并引發了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為了使學生體會旋轉的三要素,筆者以動態的方式呈現轉桿打開以及關閉的簡易圖,以此組織他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轉桿的打開和關閉這兩次旋轉運動的相同點、不同點”,這一動態的視頻給了每個學生視覺層面的沖擊,并使他們主動、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進而使他們總結、歸納出旋轉的三要素。由此可見,借助信息技術這一教學輔助工具,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夠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使他們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產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與行為,從而實現學習目標。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理念不斷滲透到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更新教學方法,使教學的各個要素實現有機統一。而教學方法的優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既包含著學生主觀因素的影響,又包含著教學設備、課堂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對此,教師作為課程的構建者,便需要充分挖掘教學的資源與工具,并將教學內容賦予生活化的特征,同時,將信息技術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這樣一來,既有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使教學活動有效、有序的展開,還能夠將教學活動變得更加有意義、有效用。此外,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以生為本,因此,教師還需要設計探究問題,并給他們思考的空間,從而使他們完成數學新知識的自主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