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波
(黑龍江省綏化地區青岡縣青岡鎮中學 黑龍江 青岡 151600)
創設問題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能夠以問題為基礎,展開相應的學習任務,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分析并解答問題。能夠在解答的過程中,和原有的知識結構相碰撞,使得新舊知識能夠產生聯系,不斷改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增強他們的學習效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想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就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興趣點,根據數學教學中的數量變化、空間結構、運算等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的思維處于十分活躍的狀態,能夠強化邏輯思維能力,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收獲得更多。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引入一個故事——古希臘科學家泰勒斯在金字塔旁邊樹立一條木柱的場面,將其與故事相結合,引人入勝,讓學生感受泰勒斯的數學智慧。他通過找到木柱影子長度與木柱長度相等的契合點,然后得出金字塔影子的長度,以此解答了人們的困惑。對此,教師就可以根據這個故事創設一個問題情境:泰勒斯運用的究竟是什么原理?如何證明兩個三角形相似呢?在學生興趣的驅使下,他們會對即將探索的數學知識充滿強烈的好奇心,會跟隨教師的腳步仔細思考和探索,深入地分析問題,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使他們能夠高效地掌握所學習的數學知識點。
初中數學知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他們對于一些比較深奧、復雜的數學知識點是很難解答的,不能掌握其實質性的內容,所以很多學生在學習這一類知識點時,總是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但是他們卻并不能合理得運用,背了無法使用,這才是學生目前存在的學習難題。對此,教師就可以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作科學合理的優化和調整,創設能夠讓學生理解的重難點問題情境,促使學生能夠在情境的帶動下,對學習內容能夠有深入地理解和探索。并且還能夠進一步思考數學問題,最終掌握問題的解答規律,以此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這一節內容的重難點是:用描點法畫二次函數的圖像,探索定點式二次函數的圖像特點和性質;能夠明白二次函數的圖像特點,能夠通過圖像得出二次函數的性質。對此,為了讓學生切實掌握這個重難點內容,教師就可以使用flash軟件設計豐富的課件內容,創設問題情境。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二次函數圖像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實例,促使學生能夠加深對二次函數的熟悉感;其次,教師可以根據一個函數式,展示它畫出函數圖像的過程,讓學生能夠明確整個描點法的使用過程,促使他們在直觀地觀察中明確函數關系式的特點,能夠從一種形象的思維過渡到抽象的思維上;最后,教師可以用二次函數的圖像,向學生提出關于函數性質的問題,促使學生能夠在情境的帶動下,根據圖片探索出二次函數的性質,讓他們能夠切實掌握這一部分的基礎知識,為后續的靈活運用奠定基礎。
合作探究是一種常見的學習手段,所以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引導,促使他們能夠在合作中鍛煉自己的探究能力。對此,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探究點,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在問題的驅使下,展開合作研究,不斷發散數學思維,強化自身的數學解決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課本教材為例,教師在教學《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時,就可以結合學生探究三角形全等的點,為學生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幾種方法進行一一驗證,讓他們能夠找到其中的規律,并且能夠在實際問題中靈活運用,迅速找準某一種判定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之間通過探索與合作,就能夠讓彼此之間的思維得到碰撞和啟發,能夠體會到探究數學知識點的樂趣,進而養成自主探究的好習慣,為他們的良好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學生對數學知識規律的揭示,要能夠引導學生的認知沖突,能夠在探究中對數學產生更加強烈的求知欲,以此不斷鞏固自身的數學知識基礎,提高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在問題情境的帶動下,對數學知識進行積極有效的探究,實現自身思維能力的有效發展。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點、疑難點、探究點創設問題情境,讓情境的創設更加具有教育教學價值。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引導下,實現對數學知識的層層剖析,逐漸細化,領悟精髓之處,感悟數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