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新疆第四師七十團第一中學)
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是提高物理成績的必要手段,物理課堂的精華主要是通過實驗來促成學生的思考和探究的,物理理論和概念能夠讓學生進行初步了解,而實驗加深的學生記憶的教學方式。
動手親自實驗是對物理理論的一種理解方法,但不是所有的物理理論都能夠做成實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適合做實驗的科目,教師可以在教室的電子屏幕上播放實驗的過程,學生能直觀地從信息平臺上清晰的觀察到物體的實驗演示,對知識理解的更加牢固,學生在做物理實驗時,動手操作和信息技術的結合能夠提升學生實驗的速度,對實驗過程形成一種立體化的教學體系[1]。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光的色散》時,學生在實驗室可以通過鏡片來制造出光的折射和反射,對光的路線進行有效改變,這時教師可以把從網上搜集的光色散的資料通過電腦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光色散的種類,并觀察生活環(huán)境中復色光是如何演變成單色光的,學生邊觀察實驗現(xiàn)象,教師邊講解視頻中的知識,這樣的直觀教學,讓學生直接吃透了本章學習的精華,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教師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要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課堂實驗,針對復雜的實驗讓學生先從視頻上了解正規(guī)的實驗步驟,再根據視頻講解進行規(guī)范化的準備。信息話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物理實驗的教學效率,學生對實驗的興趣也日漸濃厚,方便了教師和學生在信息平臺上的交流,很多課堂中的問題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
初中物理實驗關鍵就是要培養(yǎng)出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往的物理實驗都是學生在實驗室機械的按照教材上的流程進行實驗,千篇一律的實驗步驟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的創(chuàng)造能力,物理課程的學習目標就是要引導學生去對物理理論主動去思考和探索,在實驗課程上,教師應該重新擬定課程大綱并改變教學方案,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實驗的全部流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創(chuàng)造思維[2]。例如:學生在做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滑輪》的實驗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共同完成這個實驗,在實驗中小組的成員可以進行自我分工,每個人負責不同的實驗項目,教師先準備好實驗資料,讓學生把動滑輪和定滑輪靈活組合,保證施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學生根據不同的實驗結果設計出小組里面最省力的動滑輪和定滑輪,每個小組設計完成后再自行編寫出方案,這個方案提交給教師后,教師再評選出優(yōu)秀的小組實驗結果。教師把實驗方法和學生之間的合作相互結合,促進學生主動去發(fā)展思維創(chuàng)造增強實際中對物理的應用能力。
物理實驗教學不光要在實驗室進行手動操作,在生活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3]。例如:學生在生活中喝的易拉罐,在易拉罐的不同高度扎上眼,水流噴射距離則不一樣,這就是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教師通過生活中的實驗,讓學生更能理解物理的概念,在計算物理題時也能把生活中的實驗場景帶入其中。教師可以在信息平臺上經常給學生予以提示,比如讓學生思考下為什么高壓鍋能很快把食物煮熟,為什么自行車能夠快速前行,學生看到教師的提示,會饒有興致的去思考和查詢資料,從而知道了高壓鍋是由于壓力的原因,自行車前行是由于輪胎和地面產生摩擦力的原因。物理教育通過各種實驗就是要讓學生明確物理概念的來源,通過實驗來印證物理理論的正確性,實驗教學促進了學生興趣的提升和思維方式的改變,學生會逐步地在實驗中去分析事物發(fā)生的原因。
實驗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要求學生去明確學習目標,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手動能力的培養(yǎng)和興趣的養(yǎng)成,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物理抽象化的概念很多,教師從實驗操作出發(fā),先啟發(fā)學生對物理概念的興趣,再從實驗辯證,最后再引人物理概念,學生從興趣到學習的時效性都會十分輕松,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還要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學生不但能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報告,還可以把實驗的要素排列清晰,打破傳統(tǒng)模式下的理論教育方式。
初中物理實驗課堂的效果對學生物理成績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在教授物理課時主要關注學生的物理實驗操作水平,通過對學生物理實驗水平的了解,教師能很快的制定出針對物理教學目標的方案,今后物理教師的實驗教學可以趨向于生活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也對物理教學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很多實驗視頻和先進的實驗方法都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