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奕
(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同心小學 江蘇 昆山 215300)
閱讀,可以充實個人生活,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語文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可以幫助學習,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鍛煉人的思維能力,提高個人的文化素養。語文教學工作與時俱進,不斷在創新中發展,為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需要在教學工作中做出一些改變,這也是教育在發展中的必要改變。
電子產品成為了當下兒童學習的一個重要載體,相當多一部分學生有屬于自己的電子產品且每天都使用,無論是從老師還是父母角度來說,合理使用電子產品進行閱讀,可以讓孩子學習知識,也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的內生動力。無論是小學語文教學或者其他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的發展極大促進了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拓寬“互聯網+”教育的新局面[1]。
在閱讀課教學中,老師要多利用互聯資源。比如《一本好書》這樣的綜藝節目,在《一本好書》中有一期演繹了《駱駝祥子》的故事,節目還設有第二現場,同時還有嘉賓做進一步的詮釋,盡量從不同視角多元化的展現作品魅力。的確,同是一本書,不同時期看會給人你不同體驗。《一本好書》的改編著重于情感聯結,對個人奮斗和人情冷暖做了細微的調整。通過這樣優質節目,可以帶領學生走進作品,節目的精彩之處在于沒有將作品演繹完整,而且在最后還提醒觀眾,想要了解作品內容就自己去閱讀。
之所以要注重整本書閱讀,其意義在于啟發,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有歡喜心;讓學生感到意外,有探索的動力;讓學生產生困惑,好奇心吸引學生主動在閱讀中尋求答案。“整本書閱讀”并不是把一本書從頭到尾閱讀完就算是了,“整本書閱讀”是要教會人們如何閱讀,“整本書閱讀”更接近于精讀,和閱讀數量相比,更在乎閱讀質量。整本書閱讀不是閱讀一遍,而是反復閱讀,在每一次積累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認知,最終達到延伸的作用,這是整本書閱讀的意義所在。對于小學學生整本書閱讀教學,要做好書目選擇,老師要做好閱讀教學導讀,使學生有興趣、有能力的進行整本書閱讀。雖然小學學生每天都在和書本打交道,但是現實情況確是很多學生“不讀書”“少讀書”,而現代語文教學希望“治一治”語文教學中的“不讀書”“少讀書”[2]。
語文老師在“導讀課”中,要讓學生知道書籍好在哪里,給學生一些指導,對書的內容及其衍生知識進行適當介紹,使學生產生想讀的念頭。整本書閱讀,要讓學生明白書好書如何去欣賞,老師可以針對書中的精彩片段進行賞析,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了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生彼此間交流觀點,在交流中,再次激發學生的對整本書的閱讀興趣。在選擇書目時盡可能與當前教學內容有關聯,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整本書閱讀指導,幫助學生合理分配閱讀時間,從而更好的推進整本書教學進展,對于閱讀能力強的學生,也不僅限于推薦的書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進行自主選擇書籍閱讀。
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不能一味地灌輸基礎知識,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教學中獲得知識、提升興趣。趣味性教學,要加強教學中的互動,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需要參與到教學實踐中。教育改革就是讓教與學實現有機融合,要改變枯燥的理論課教學,在教學種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3]。
提升課堂趣味性,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實現互動教學,為學生營造多變互動的教學環境,改變傳統的“灌輸式”課堂,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通過不同觀點的碰撞交融提升閱讀課堂的趣味性,厚植課堂深度,激發老師與學生的主動性。為提升課堂的趣味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老師要善于應用游戲教學法。“閱讀連連看”的游戲靈感來源于手機游戲消消樂。語文閱讀課堂上,老師帶領學生制作閱讀表格,在閱讀表格中填寫不同的閱讀條件、書籍類型,最重要的是將自己喜愛的書籍名字填到表格中。制作表格過程中老師可以征詢學生意見,集思廣益,使閱讀表格中的內容趣味性強一些,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以學生的需求與興趣為出發點,積極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為培養小學學生語文閱讀興趣做出改變。新課標背景下,關注學生主體地位,學校要為學生營造氛圍,家長也要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不斷付出,共同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讓閱讀伴隨學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