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沛
(福建省沙縣第三中學 福建 三明 365050)
初中階段的學生屬于活潑好動時期,但是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教學,就很容易在運動時候出現運動拉傷的情況。體育老師在上課過程中需要向學生傳授系統的體育理論知識,使學生能夠對體育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同時,教師要在上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和體育技巧,并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學習一些體育知識和體育規則,樹立體育運動和健康相結合的意識。
初中階段體育課安排項目不合理。在初中體育課程中,教學內容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體育項目在上課過程中無法實現,由于場地、設施等問題無法進行教學。在教學項目規劃中,存在著教學計劃不完善導致無法進行正常上課的問題,學生上課參與程度較低,與教師的互動較少,學生上課效率低,教師的教學效果不理想,導致體育教學處于困境之中。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較低,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需要注意引入教學的環節,創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進行教學,由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引入教學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查并借此糾正學生存在的錯誤。
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存在較多的動作教學。通過對教學形式進行創新,將多媒體應用到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使教學模式更具新意。據調查顯示,學生對看視頻的興趣比較高,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向學生播放一些體育動作視頻,讓學生自行觀看,使學生在觀看體育視頻過程中產生興趣,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對體育的態度。
提高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的關注。體育課程的開展存在一部分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和團隊合作的精神的原因。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類,這也間接說明健康的體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因此,未來社會的發展所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備強健的身體,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體育課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努力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使學生在進行體育訓練過程中得到強化。在鍛煉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有信心攻克難題[1]。
教師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豐富體育教學方式,引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并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教師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后的剩余時間里安排學生舉行一些感興趣的活動,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在部分教學內容結束后可以舉辦一些和以前學習相關的體育活動,這種方法既讓學生對以前學習的體育知識進行復習,又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教師可以對活動的結果設計一些獎懲措施,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關注度,培養學生自主鍛煉的精神。
初中階段的學生每個人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每個人的接受程度存在差異。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教師根據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和接受程度安排學生進行不同的體育鍛煉。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可以制定核心教學項目和應用技巧較多的體育項目。對于程度中等的學生制定完成核心教學項目,對于程度較差的學生可以安排一些鍛煉身體素質的體育項目。在執行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身體素質調查,使得自己能夠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完成學生的學習需求[2]。通過分層教學使得教學效果達到最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避免在一些教學安排上產生誤差。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以及與其他體育教師交流討論后,教師會發現體育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教師的教學缺少趣味性,教學模式過于刻板,無法達到預期教學效果等。教師與學生存在巨大的年齡差從而導致兩者之間的想法不同,因此,教師通過實際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將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教學內容相結合,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課程結束之后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了解學生的思想,并對課程設計進行修改。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通過課代表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存在的問題以及可以改進的地方的意見。在室外體育課程進行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外界環境,例如,天氣、場地、器材。同時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熱身活動,避免發生學生運動拉傷,并向學生講解正確的運動技巧。教師需要向學生提醒安全問題,時刻注意學生的身體狀況。學生在體育課上很容易受傷,學生在受傷之后,教師需要通過對學生的受傷狀況進行判斷和處理,問題不嚴重的對其受傷地方進行處理并安排學生陪同休息,對于受傷情況比較嚴重的情況將學生及時送到醫院進行處理。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體育課極容易被家長和學生忽視,但是體育老師需要謹記自身責任,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體育老師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