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倩
(江蘇省無錫市羊尖實驗小學 江蘇 無錫 214000)
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在重視鍛煉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隨著新課程改革教育要求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師也開始積極的探索“深度學習”,“深度學習”是順應新課程改革要求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他在有效激發小學生數學思考潛能的同時,還可以有效的將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引向更深處,以此來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強化,進而達到小學數學活動的最優化。
數學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基于“深度學習”理念,引入生活化數學元素,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性格特點,來引導小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應用,以此來讓學生實現數學知識的遷移,數學教師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讓小學生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的關聯,從而讓小學生可以深切感知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小學數學學科的學習與其他學科不同,它不像其他科目那樣的感性,但它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可以將課堂氛圍變得非常生動有趣,最大程度的激發起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促使小學生可以真正的喜歡上數學學習。[1]以小學數學教材中《圖形的認識》一課的教學為例,本節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引入帶有生活化元素的謎語:有的方、有的圓,五顏六色真漂亮,不用放盒中,它能蓋房和搭橋。以此來很好地把圖形知識引入進來,充分提升數學學科活動的學習深度。再以《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教學為例,數學教師也可以引導小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鼓勵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對自己生活中常見的角進行搜集,然后再將具有抽象性的角的相關知識引入進來,以此來讓小學生可以深切的感受和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相互聯系,從而在“深度學習”視角下,有效提升數學活動的實用性。
“深度學習”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引入探究式教學活動,充分利用課堂提問來啟發小學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創新思考意識,同時還可以幫助數學教師解決教學難點,促使數學教師可以有效調控數學活動以及啟迪學生思維。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為了促進“深度學習”理念,數學教師必須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來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探究式問題的預設,引導小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充分培養小學生的理性思維以及系統思維能力。以面積相關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活動時,如果單純的靠口述的講解這一概念,很難讓小學生真正地進行理解和掌握。[2]所以基于“深度學習”理念,數學教師就可以提前為小學生準備一些紙片圖形和樹葉,讓小學生針對他們表面大小進行觀察和討論,然后數學教師引入探究性問題:這些物體分別具有什么特點呢?接著數學教師就可以繪制一個封閉圖形和一個半開放圖形,以西來讓小學生通過觀察和自主的討論探究,來進行二者的對比,從而讓小學生可以明白開放式的圖形沒有盡頭,無法進行表面的對比。最后數學教師就可以引導小學生來得出相關結論:要比較物體的面積,物體一定是封閉圖形。這節課程中數學教師借助問題探究式的教學形式,來讓小學生在自主討論和探究中明白了物體的面積可以描述、測量和比較。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數學教師結合“深度學習”理念,結合教學內容來開展相應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小學生形成數學思維,促使小學生可以對數學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讓小學生可以在數學實踐活動中進行思維的創新,鍛煉和發展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而達到數學學科深度學習的教學目的。[3]以《位置與方向》的教學為例,數學教師可以帶領小學生來到操場,根據學校的整體規劃圖紙來判定學校教學樓、體育館以及圖書館的具體方位,然后鼓勵小學生進行實踐探索活動。接著數學教師就可以引導小學生來進行學校與家的方位圖繪制,并要求小學生將附近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進行標識,以此來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繪制熱情,并讓小學生在這種實踐體驗式數學活動中,加深數學知識的記憶印象,從而有效鍛煉小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幫助小學生發展學科核心素養,實現小學數學學科小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深度學習”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以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為導向,充分結合多元化教學活動,來鍛煉和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以及創新思維,有效強化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進而實現小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