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靖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學 江西 高安 330800)
現如今,生物教學成為了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之一,尤其在高中,生物教學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其肩負政客和傳授基礎生物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任務。在新課改背景下,生物課時較少且學科知識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不能有效提高其學習效率。當下,解決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教師的關注重點。
學生不具備一定的現代意識,其不能很好的適應現代教學的方法,進而降低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因此,針對這個問題,教師首先應明確自身的教育使命,不僅要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知識傳授,對“育人”同樣要有足夠的關注。應重點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引導其轉變思想觀念[1]。并且對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有更多的關注,在相應的教育理念的引導下,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并促使其健康發展、全面發展。并且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其綜合素質直接影響整個學科的教學質量。新課改也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為更好的對學生輸出高質量的教學,教師首先要掌握和了解教學內容,并且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積累,不斷增加閱讀量,并且不斷加強對現在教育技術的學習,如加強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深入學習,以便于更好的將理論知識進行更加直觀的展現,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的教學。
和諧的課堂氛圍能有效帶動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設計相應的教學課件是,應更多的注重將具有趣味性的內容進行更多的呈現,并且將其與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高度融合,讓學生對相應的學習內容有足夠的興趣,從而產生更加高效的學習[2]。和諧的師生關系能讓學生大膽地提出相關質疑,從而更好的促進其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能讓學生與教師的溝通無障礙,對于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與問題,學生可以直接向老師請教,以便于更加及時的掌握相關知識。因此,教師應對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足夠的重視,并且在具體的設計課堂方案時能更好的利用多媒體技術,以便于為學生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中《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證據》一課時,本課的學習目標有:通過化石記錄,比較解剖和胚胎學等事實,說明當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通過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知識,說明當今生物在新陳代謝、DNA的結構與功能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特征。為了帶動學生對本課知識內容有更多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人類的進化過程,從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滲透并展開本課的教學重點。
課堂提問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且對于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通過靈活的課堂提問,讓學生的注意力被有效吸引,使其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課堂學習上[3]。教師要對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有足夠的了解,從而讓課堂提問環節更加有趣味性,從而帶動更多的學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在具體的設計問題時,教師可以以由淺入深的引導式提問展開,讓學生能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進入對知識點的相關思考,從而進入更加高效的課堂教學。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中《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一課時,本課的知識教學目標有理解生物的適應性;評述拉馬克進化學說的進步意義和局限性;評述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貢獻和局限性;理解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理解生物適應的普遍性和相對性。并能運用生物進化觀點解釋生物界的現象,傳播科學的自然觀,樹立一定的科學思維。教師在進行相應的問題引導時,可以以學生的生活實際中能遇到的顯現為切入點,如“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兔子,其因生活環境的不同而體色不同,你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由此進入“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的學習中。讓學生分析并理解適應產生的原因和過程。并且在進一步的問題引導中,可以提出“刺猬遇到敵害時縮成一團,以背部的硬刺來保護自己,但是狐貍有時會把刺猬拋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軀體的剎那間,咬住其無刺的腹部將其吃掉,這說明什么?”由此來檢驗學生對適應的相對性的理解與掌握。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教師可以以同樣的問題引導方式,讓學生在引導中掌握知識點。如“蚯蚓的四肢由于長期不用而退化,因而獲得匍匐行進的習性,這是由于什么原因導致的?”以此來引出用進廢退、獲得性遺傳的知識點。
總而言之,生物在高中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為更好的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注意對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整理,并且在適應新課標的要求的基礎上制定改進方案,以便于為學生提供優質的生物課堂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形成科學思維并增強綜合學習能力,提高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