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國華
(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四方臺鎮第一中學校 黑龍江 綏化 152022)
要想脫離以往那種只注重分數,而忽略了物理思維培養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方式就不能只局限于解答物理題或者是死記硬背物理公式的層面上,要以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和思維方式的轉換為切入點,讓學生也能夠對物理學習更有興趣。
在小學階段學生們所接觸到的知識形式,大體上可歸類為有具體形象的知識,也形成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賦予了學生著眼于事物總體框架的能力。而物理卻是追溯事物發展原理的學科,有具有實際形象且應用于生活中的知識,也有理論上可行,卻受限于現實條件無法驗證的抽象知識,因此培養學生的初中物理思維方法要先從讓學生們由形象思維轉換成抽象思維或者可以說是邏輯思維開始。然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在這個年齡層會更容易相信自己所看到或者是實際存在的事物,形象思維會在下意識中率先運行,邏輯思維能力在這時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因此,教師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特點,來引導學生去完成思維方式的轉變,逐步完成從形象思維轉化為邏輯思維的過渡。
例如在教學“阿基米德原理”的時候,可以對阿基米德廣為人知的“阿基米德與王冠讓之謎”進行合理改造,僅僅告訴學生阿基米德在當時所使用的測量方法和最終結果,讓學生們思考其中的原理,并安排學生進行實驗還原,在他們發覺需要測算水的密度來得到最終數據的時候,就代表他們能夠理解求密度公式的內涵,并且知道不同的事物在改變了客觀條件之后是能夠相互產生聯系的,當他們意識到這點后,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的過渡就已經初具雛形了,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
對于理科學科來說,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是支撐學生們保持學習熱情的唯一理由。想要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考慮這些因素的前提是學生們要對物理學習有興趣,不然很難成功。最初的物理知識相對較為簡單,物理老師更應該把握好這一有利的教學時機,利用各種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索物理世界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探索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的時候,要先讓學生進入教學情境當中,思考以下的問題:三者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這樣的關系是否絕對成立?然后帶領學生進行“小燈泡點亮實驗”,讓學生們自行連接導線,通過對照實驗和小燈泡的反應得出結論,然后得出歐姆定律公式。建議這個程序安排在教學歐姆定律之前,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推導出歐姆定律,再讓他們進行學習,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歐姆定律的學習印象更深刻,而且能夠讓他們感受到成就感,既獲取了應該掌握的物理知識又鍛煉了初中生動手實踐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嚴謹的實驗操作態度。
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利用實驗構建初中生思維能力提高的平臺,物理的實驗過程是嚴格且富有邏輯性的,但是物理實驗為了證明某些物理定律或理論知識而進行簡化的實驗操作,又會十分的有趣且具有吸引力。因此,對于每一節課程的開始部進行一個趣味性的小實驗,將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學習本節課知識的積極性。學生一旦對知識內容產生興趣,就會更加仔細的現察并進行思考,這樣形象思維的模式,就在無形中向抽象思維的思考方式進行轉變,而轉變的過程又會給學生帶來很強的求知欲望。
例如教師在講解“大氣壓”這個課程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先進行趣味的演示實驗,選擇一個礦泉水瓶注入清水,之后用硬紙片堵住瓶口,并迅速調轉位置,這樣會出現神奇的現象,紙片并未隨著水瓶運動狀態的突然變動而馬上掉落,初次接觸學生會覺得十分驚奇,隨之好奇心被迅速調動起來,并相互開始討論,這個討論的過程其實本身就是一個自主思考的過程。之后老師再拿出兩個金屬半球合在一起,抽空空氣。之后在班級內部尋找兩名力氣最大的同學,要求將兩個球體分開,結果無論兩名同學多么用力,都無法將球體分開。達時候老師適當引人“大氣壓”的概念,學生必定能夠迅速掌握。通過就這樣直觀的實驗現象展示,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并且讓學生將學習思維從教材轉換到了教學實驗當中。
綜上所述,新教學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有素質教育的影子,想要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從課堂教學的固定程序著手進行改革固然可以取得可觀的效果,但是卻也將提高學生能力素養的途徑給限制在了課堂教學上,而在日常生活中同樣有能夠讓學生進行知識能力遷移的契機,而這一點新教學改革的考慮還不夠充分,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研究讓初中物理教學得到新的突破,從而到達一個新的教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