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雯
(湖南省婁底華達學校 湖南 婁底 417000)
素質教育的本質是學生主動掌握知識,學會學習,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素養。當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學習素質教育要求,理解、領悟美術學科學生核心素養的要義;努力在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學思維與方法,推動學生構建美術知識體系,在主觀能動性發揮中提升能力。
小學生可塑性極強,性情、性格還可以轉移的、改變的。只要我們加強美術課堂學習的趣味性,生成有趣的情境,或是通過游戲、寓教于樂,還是可以調動學生課堂參與性,并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推動他們在參與中形成個性化的發現和思考,從而獲得一些美術學習思維和美術表現展示思維。
如在《參觀和旅行》這一內容的教學中,老師可以用心思考、精心設計,可以提前收集學生假期外出參觀、旅行的一些照片、視頻。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先展示給學生們觀看,讓學生自由交流,或是小組探討,從正反兩個方面談圖片或視頻觀察、觀看的感受與所得。如此,在情境體驗中,在互動交流中,實地參觀的學生會描寫旅游時所見、所感;而其他學生也能夠勾起假期的美好回憶,形成共鳴,激起全班絕大多數同學的表達、表現和創作欲望。之后,我們要求和指導他們進行個性化的思考和表現,即選取自己假期參觀等最有趣的景象,先構思;然后,用鉛筆打草稿;之后構圖、修繕;然后涂上水彩上色等。
這里,給學生較大的自由空間,構什么圖、畫什么景、上什么色等等都要學生自己選擇與決定。我們可以展示一些優秀作品給學生學一學,但是,他們最終的作品呈現還是體現著他們個性化的發現、思考和操作。這就體現著他們的創新思維,培養著他們的創新意識,在不斷訓練、引導下,他們就可以形成一定的創新思維能力。當然,學生美術表現能力是有差異的,我們要用賞識性的眼光看待他們,期待他們盡力而為,不斷訓練中提升美術表現能力。
豐富多彩的生活、擁有無窮奧妙的大自然是美術的靈感源頭,教師在教學中聯系生活和自然既可以豐富已有的教學內容,又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從熟悉的事物中尋找美術之美,發展思維。比如在進行《校園里的花》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更加廣闊的校園環境中,親身實地的對花草樹木進行觀察,學生可以調節自身長期居于封閉的教室環境中的不良情緒和學習壓力,又能獲得更加深刻、真實的學習體驗,對美術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在探究過程中激發創新意識。再如《泡泡飛呀飛》的學習中,教師又可以讓學生思考:平時媽媽在洗衣服時會有很多五顏六色的泡泡,這是為什么呢?學生會說是使用了肥皂,教師接著提問:那同學們知道為什么肥皂遇水會產生泡泡呢?學生的求知欲被激起,教師就可以展開實踐來和學生共同探究,引導學生思維走向深處。
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來優化課堂教學,通過圖文并茂、視聽結合來呈現出生動的美術教學內容,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給予學生更加豐富有趣的學習體驗,增加其知識儲備,產生更多元的思考,推動創新意識的產生。例如在《太空里的植物》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導入一些關于太空中植物生長和所需條件的科學知識,給學生進行科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科學精神的塑造。再如《迷人的動畫片》的教學中,小學生對動畫片非常有興趣,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給學生講解動畫的產生、發展和類型,讓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所喜歡的動畫作品,教師再拓展更多內容優質的動畫,讓學生課后進行了解。
我們的美術教學目的是夯實學生的基本美術知識,提升學生的基本繪畫和美術欣賞能力。相比較而言,學生可持續發展、激發潛能,也能終身受益的應該是美術學習、表現和欣賞的品質。學習的目的不是按部就班,而是推陳出新。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我們要在課堂教學引起學生的思維發展,引領他們思維創新;并通過有效的指導,積極有建設性的評價,從而提高他們美術創新的思維與能力。
如在《我設計的未來建筑》這一教學中,我們重視引導,首先是鞏固提升他們對傳統建筑、當代建筑、現代建筑的感受和認知,通過對比較經典的世界各地建筑的回顧和欣賞,引領他們發展建筑的表現和藝術魅力,能夠對當下的建筑的組成、構造等有認識。然后,多媒體展示圖片或者視頻,看看具有科幻色彩的摩天大樓、懸掛建筑、海底城市、月球上的房屋以及太空城等等。師生互動,探討這些建筑的構造與構圖特點。通過問題引導他們發現未來建筑可能有的一些特色和將其展示的方法,可以小組合作再討論。之后,利用各種美術學習材料來建造一座未來的建筑模型。如此,我們通過直觀渲染,通過互動交流,從而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必須要以革新傳統教學模式為前提,美術教師要尊重學生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為其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采用靈活開放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展現自身美術潛力,在學習中走向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