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霞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幼兒園 甘肅 通渭 743300)
幼兒開展的安全教育過程中,借助游戲教學,可以使得兒童在觀察和游戲探索中,自主建立安全基本知識體系。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運用多種渠道以及手段,引導幼兒進行各項游戲,使幼兒獲得基礎的自我保護能力,推進其往健康方向發展。
1.1 解放孩子天性。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而言,愛玩、喜歡玩游戲是該年齡孩子的基本屬性。故而,幼兒園日常管理中融入游戲教學理念,將安全教育知識融入適當的游戲環節和游戲主題中,不僅可以讓孩子在向往的幼兒園游戲過程釋放天性,還能開發孩子的創新思維,激發出更多的想象,為安全教育知識在教學中的進一步滲透做好基礎。
1.2 讓孩子掌握主動學習。以往的幼兒園安全教育基本上依賴于幼兒園管理者按照兒童安全管理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展開宣講,無法真正滲透到幼兒主體意識中,使其主動接受。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教師可以將理論上的安全教育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游戲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環節中搭建起安全教育知識體系,獲得剛廣泛的想象空間。特別是在安全知識的游戲中,孩子們渴望用安全知識來解決問題,學習效果更為顯著。當幼兒對知識的感覺從被動接受發展為自處學習時,呈現出的教育效果也更為顯著。
2.1 借助繪畫引導孩子識別安全標識。安全在我們的生活中,以各種標志存在,這些標志似乎很小,但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例如,安全標志可以給我們日常生活發出相應的提示和警告。中大班階段的幼兒已經有一些基礎安全常識,父母也會告訴他們相關安全標志存在的意義;然而,因為社會生活經驗不足,教師要循序漸進地滲透安全標志,讓幼兒了解更多的安全標志,展現防患未然的教育功能。幼兒時期的孩子,涂鴉是其喜歡的一項動手活動,他們在繪畫中表現出濃厚興致。為了加深孩子對安全標志的理解,教師可以安排幼兒們在紙上憑著自己的記憶繪畫一些認識的安全標志圖片,接著把安全標志做成頭飾,以成品進行展示。組織孩子們進行一系列活動,如識別標識、繪畫標識、制作標識等,增加孩子的參入感。在游戲中,他們了解各種常見的符號,指出各種符號的作用,不僅提高了自我保護的能力,而且激發了想象。在美術課上孩子畫交通安全標志后,老師還可以組織孩子們談談這些安全標志的作用,并提醒孩子們“行人行走的區域是人行道或者馬路的右側,馬路中不可以踢足球,玩滑板車,奔跑,玩游戲”等。
2.2 情景劇方式樹立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由于年齡小,孩子對生活中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有趣,充滿了探索的欲望;但有時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危險,有時又不知道如何避免危險。很多孩子缺乏基本的風險防范意識,自我保護能力有限,自我保護意識相對薄弱。就這類情況,幼兒園可以為全園幼兒組織安全周活動。活動中,小朋友們可以表演情景劇課。通過表演和自己觀看,孩子們可以直觀地體驗到,出門不能遠離大人;過馬路時不能打鬧;如果與父母家人分開,要像警察叔叔求助。通過此類活動,孩子們的安全教育遠比單純的說教更直觀、更有效。它能讓孩子們在快樂的游戲中接受教育,獲得很多。
2.3 以戶外運動形勢增強幼兒安全技能掌握度。戶外活動,包含著諸多刺激、被賦予冒險精神的各項游戲,幼兒在其中除了可以感受到愉悅,還能在游戲中感受到成功,提升自信心。幼兒園開展的幼兒戶外游戲中,為了避免事故發展,教師通常會對游戲活動采取降低難度等措施。但在國際上,相關的發展趨勢以及研究都已經得出結論,挑戰性越高的游戲活動,對于提高幼兒心智及體能水平有極大的幫助,側面也更反映出其安全和價值。
有時同伴的影響也是很奏效的,如走高蹺游戲對個別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當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自己便會從中吸取教訓,從而增強了自己的保護意識。
但是,由于幼兒身體協調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他們在戶外運動中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教師應對個體增加指導。部分能力較弱的孩子,在一些危險項目中表現出的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只有在教師的單獨指導下,知道一些游戲技巧,慢慢形成習慣,才能對這類項目建立起預防意識。一些時候伙伴的影響也是很有效的,比如說踩高蹺游戲對個別孩子存在一些風險,當別人經歷過困難或危險后,幼兒就會在其中看到危險的點,自身在活動中時就會提高安全意識。
就幼兒階段的孩子而言,安全教育是十分關鍵的內容,幼兒在安全上的自我保護能力可能直接決定到其身心健康。游戲是幼兒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安全教育融入到各類游戲中,是對幼兒展開安全自護能力培養有效途徑之一,然而教育實踐要預防“短期效應”,需要持之以恒的付出。因而,身為幼兒教育工作者,需要承擔起安全教育的重任,腳踏實地地開展基礎安全教育,讓祖國花朵可以安全、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