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梅
(福建省漳州市石亭中學 福建 漳州 363099)
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時,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設計合理的問題,通過課堂提問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讓初中生能提高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初中歷史教師要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在課堂中增加提問環節,讓學生通過對答案的思考,更加深入地理解相應的歷史知識。本文針對初中歷史教學中有效設問的實踐探索策略展開探究。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歷史被定位為能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的學科,學生在學習初中歷史知識時,會對相應的史實展開分析、概括、歸納、總結等活動,從而讓自己的歷史思維得到充分鍛煉,同時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1]。而通過設問環節,教師能與學生之間進行及時、靈活的交流,交換不同的信息,這個過程能讓初中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系統,并鍛煉其注意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要靈活設計課堂問題,能充分掌握初中生的思考習慣,有效把握問題的比例、難易度等,讓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中主動自發地思考問題,從而鍛煉其歷史思維。
2.1 創設寬松的設問環境。輕松的教學氛圍能讓教師更好的提出課堂問題,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對相關問題的思考中[2]。因此,教師要創設合適的課堂環境,首先轉變教學觀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要讓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充分凸顯出來,而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引導者,引導學生產生思考。在設問教學環境下,要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下,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習歷史知識的樂趣,并能在強烈的學習動力驅動下展開學習。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歷史中“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相關內容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在工業革命后火車、輪船傳入中國。對中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出現了線電報、電話以及照相、電影、新聞報紙、出版事業等有所了解。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國社會習俗的變化。為了讓學生能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教師可以結合本課的教學內容提出問題,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如:同學們指導電話、電影、照相機、輪船、火車是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嗎?
2.2 合理安排設問活動。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歷史中“第二次鴉片戰爭”相關知識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和經過,對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有所了解[3]。了解戰爭期間的列強犯下了哪些罪行。對農民起義軍反抗斗爭的歷史史實有所了解。能通過對第二次鴉片戰爭背景的分析,增強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可以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內容和影響上,以此來培養學生聯系前后歷史知識,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體系的能力。如:通過分析并學習本課知識,你認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了哪些影響?列強為什么要發動這場戰爭?從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侵略者是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而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場戰爭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2.3 設問內容要有啟發性。教師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啟發性,從而更好的調動學生的思維,要避免提問過多的“對不對?”“是不是?”等問題,要讓問題與所學習的課程知識有緊密的聯系,以此來啟發學生的思維[4]。啟發性的問題能在很大程度上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其能產生積極的思考。另外,教師還應為每個同學都提供充足的發言機會,并對于勇于回答問題的同學給予充分的表揚,而對于回答錯誤的同學給予充分的鼓勵,使其能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初中歷史中《抗美援朝》一課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兵朝鮮的史實。掌握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的事跡。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歷史意義。教師可以結合本課的重點內容展開提問,如:抗美援朝的原因是什么?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時,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中央政府便派誰為司令員率軍隊入朝作戰?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這些問題啟發學生,并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讓更多的初中生能參與到對本課知識的學習中。
2.4 設問的語言要準確。在歷史課堂中,如果教師的提問語言不明確,不夠具體,會對教學效果造成很大影響,并且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一旦學生以錯就錯,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5]。因此,教師要提前設計課堂提問,并保證問題的語言嚴謹規范,從而引導學生作出有針對性的思考。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課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和總任務,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什么。能理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涵,對改革開放的重要性有所了解。教師可以以一首歌曲作為新課導入,并提出問題,先讓學生聽《春天的故事》這首歌曲,并提問:《春天的故事》說明我國實行的是什么決策?并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接著與同學探究以下問題:什么原因讓社會主義在新時期顯示出蓬勃生機和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是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哪些內容?習近平總書記說:“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包含哪些意思?通過這些指向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產生思考,從而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采用設問教學十分有必要,其本身有巨大的現實意義,設問教學能充分激發初中生的探究熱情,使其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展開思考,能有效提高其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這樣才能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能充分注意問題的有效性和啟發性,使初中生能在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相應歷史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