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蕓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新馨花園幼兒園 江蘇 蘇州 215000)
幼兒的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開頭。萬事開頭難,說的一點也不錯,這個階段的教學確實是最難的,也是最讓人捉摸不透的。幼兒的記憶能力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理解能力就更不用說了,但人的很多良好品行都是在這個階段種下種子的,在日后的成長歷程中,這些種子會生根發芽,逐漸變為人性的光輝之樹,開出令人敬佩的花朵,結出精神的果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會使人走向成功。所以,一定要注重這個階段的教學,好的教學策略會幫助一個人的一生,成就一個人的一生。這必要的教學工作中就包括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自我服務能力是人自理能力的表現,是自己照顧自己的勞動能力的表現,更是人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認識和肯定的表現。自主自理的能力是人的立身之本,所以說,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從小就注重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那么自理精神就會深深地刻入在人的靈魂當中,在充滿競爭的社會生活中引導人自己保護自己,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踏出堅定的步伐。是的,這是一筆一本萬利的投資,教師在這方面的教育一定不能吝嗇時間和精力的投入,為培養祖國優秀的下一代奮戰在前,奉獻自己所有的教學資源。要注重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就要在幼兒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滲透這方面思想和感情的力量,實施實用的教學策略。
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所以要開展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教學工作,就必須從父母入手,給幼兒父母做好思想工作,讓父母支持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的教育工作,主動打造幼兒的學習環境。幼兒的教育是教師和父母共同的教育工作,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和父母必須統一戰線[1]。在制定教學策略上,兩者要進行必要的商討,商討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教育手段。也就是說,教師要組織幼兒家長參加統一的關于教學策略的會議,在會議上教師和父母要就這一方面的教學問題進行深度的對話和探索,爭取得到最好的結果,例如,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大多數幼兒已經可以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間,掃地,丟垃圾袋,整理書本這些零碎的家務事對孩子來說都沒有問題。既然孩子已經可以做這些零碎的家務活,父母就應該放開,不要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因為這樣下去只會使孩子很難養成生活自理的意識和習慣。這樣一來也就不能責怪孩子缺乏自我服務的能力,因為這是父母不注重習慣教育制造的苦果。其實很多關于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培養的教學障礙都在于家長的教學觀念淡薄,不能積極配合學校營造合適的教育環境。這里的不配合就是教育工作上的默認反對,這種不完全的教學環境就是幼兒自我服務能力教學的魔鬼,會破壞一切的教學成果,釀成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果。所以說,父母對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教育非常重要,教師一定要把幼兒父母的工作做到位,讓父母意識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父母要學會收斂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在生活中過度的關心就意味著溺愛,溺愛會蒙蔽孩子對零碎家務活的認知,會使孩子養成家務活都是父母干的或者自己本身就需要照顧,父母不能放棄照顧的孩子的錯誤觀念。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構建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培養的環境,那么孩子生活自理的習慣就不愁不能養成。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教育需要教師和父母共同的配合。
雖然說家庭是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教育的主要陣地,但也不能忽略學校教育在這一方面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活動教育孩子衛生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2],這樣的教育活動,也是一舉多得。既使幼兒學會了如何使用衛生工具,也在教學過程中教育了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同時也為自我服務能力的家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靈活地設計教學活動,會給自我服務能力的教育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在活動過后也要做好收尾工作,比如,通知家長引導孩子運用已經教學過的衛生工具進行家務勞動或者在其后的幾天組織幼兒在校園里用教學過的工具打掃教室、樓道衛生環境。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固然有限,但教育工作者也要積極利用這有限的自我服務能力培養幼兒的自理習慣[3]。在這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服務能力的教學過程中,自我服務的意識就會深深地扎根在幼兒的精神世界中。學校教育同樣也是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重要培養渠道,特色新穎的教育活動會給家庭教育帶來輔助引導的作用,教師要在活動的組織上多花心思,多下功夫,積極利用幼兒有限的工作精力,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
學校除了可以積極組織幼兒進行自我服務能力的教學活動,還可以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給幼兒滲透自我服務的意識。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潛在的自我服務意識的教學素材,也可以適當的在教學工作中添加一些拓展的關于自我服務能力的有趣的故事[4]。這樣的教學策略可以使課堂的內涵變得更深沉,也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更重要的是耳濡目染的向幼兒們宣揚自我服務精神的光輝形象,讓幼兒從心里開始注重培養自我服務的能力。例如,在課堂上講講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對寓言中勤勞可愛的主人公發表自己偏愛之心的講話,并組織幼兒為主人公的自我服務能力鼓掌贊賞,這樣孩子就會知道自我服務能力是多么的招人喜愛,于是就從思想上開始重視生活自理的精神,從行動上開始重視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用主人公的高尚節操改變幼兒的劣習,用積極的鼓勵話語引導幼兒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學著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成為一個盡量可以依靠自己的熱愛自我服務的人。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滲透自我服務能力的教學可以很好的從心靈上教導幼兒認識到自理精神可貴。自理本是修身的重要一點,而修身又是古時學者踏入學堂的第一步,注重自理精神的培養是教師不可遺漏的教學工作[5]。教師要從幼兒自身的角度出發,切實分析孩子的需求,設計有教育意義的教學課堂,穿插潛藏自我服務能力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可以清楚的認識自理精神和自理精神引導的自我服務能力,做好理論上的,心理上的對自我服務能力的教育支持。
鼓勵在教育事業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當然鼓勵的教學策略在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教育當中同樣有著神奇的作用。前面已經說到了三種關于自我服務教學策略,但鼓勵不同于這三種教學策略,鼓勵可以插入到以上三種教學策略中的任意一種,是萬能的教育模板。可以在幼兒做了力所能及的零碎家務活后作以鼓勵,也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幼兒有突出表現是作以鼓勵,還可以在課堂教育上因幼兒對自我服務精神有自己的理解時作以鼓勵。鼓勵可以加載到任何教學成果的最后,作為教育成果的一次升華,更是進一步擴大教學成果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這樣說來鼓勵原可以在以上三種教學策略的表述中一筆帶過,可將鼓勵從這三種教學策略上剝離出來也是有道理的。一則鼓勵不僅僅只適用于這三種教學策略,鼓勵有更大的應用空間,二則凸顯鼓勵在幼兒自我服務能力教學上的重要作用。是的,鼓勵是一劑良藥,尤其是對這些幼兒來說。幼兒渴望得到肯定,家人的肯定,教師的肯定,幼兒會在別人的肯定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成就感[6]。其實人對人的鼓勵恰恰就是人對人的肯定的表現,這種來自內心最真誠的話語可以表達出最真實最樸素的肯定意義。鼓勵即是肯定,但鼓勵還包含贊賞的意義,這種含義是對人的作為表示敬佩,是人對人的勞動成果的尊重,和精神品質的尊重。這種尊重恰恰也是幼兒成長的需要,而鼓勵卻能不斷的提供這種尊重。所以說,鼓勵在日常的自我服務能力的教育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鼓勵滿足了幼兒在精神上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引導幼兒的精神向著鼓勵贊揚的方向成長。在別人的肯定與尊重當中,幼兒會明白自理精神的偉大和自我服務能力的必要,這是教育成果的催生劑。鼓勵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鼓勵的積極運用使自我服務能力的教育不偏道而行,也加速了幼兒養成自我服務的優良習慣,是自理精神教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鼓勵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勞動成果,既是對幼兒的肯定,也是對幼兒的尊重,這二者的加成,會使幼兒意識到強烈的幸福感,改變幼兒的學習態度,提高幼兒的學習質量,是這個階段教學的不可錯過的教育策略。鼓勵的。應用范圍極廣,可以滲透到日常教學的每個時刻,教師一定要注重鼓勵這種教學策略的應用,這樣才能使教學的速率插上飛翔的翅膀。
人的很多優良的品質都是在幼兒的時候播下了萌發的種子。而陪伴幼兒的父母和教師恰恰就是這些種子的播撒者,作為播撒者,父母和教師要積極的利用自己的權利,給這些祖國未來的花朵注入最辛勤的勞動汗水。相信在父母和教師的努力教育下,幼兒會養成良好的生活品質,這就包括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與自己精神的建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教育工作者注重幼兒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那么幼兒在長大之后的精神世界里就會有自理精神的影子,自理精神會引導他積極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波濤,不懼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在生活的磨練下執著的堅持下去,為完成自己的理想不斷奮斗下去,這就是自我服務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所以,父母和教師在幼兒還是幼兒的時候站出來,積極的引導幼兒構建自己的自我服務能力,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或許父母和教師在該放開的時候就應該放開,這也是對幼兒成長的貢獻。如果父母和教師不能代替他們飛翔,那么就讓幼兒自己張開飛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