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園
(江蘇省泗洪縣明德學校 江蘇 泗洪 223900)
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白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合作者,這就使得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以學生為中心。當學生具有問題意識時,表明學生已經能夠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因此,在針對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方面,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摒棄原有的教學觀念,把學生真正放到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則要從主導者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從教學活動的支配者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對于教材中這些難以理解的概念,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加深學生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時分秒”時,可能每個學生對分鐘和小時都很熟悉,可如果說“秒針每走1格就是1秒,分針每走1小格就是1分鐘,時針每走1大格就是1小時”,學生就會感到很模糊。所以,在教學這節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一個小鐘表,或者讓學生自制一個小鐘表,通過自己動手撥一撥,使腦海中只是概念的數字變得具體。同時,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也充分了解到,秒針轉一圈是1分鐘,分針轉一圈是1小時,1分鐘等于60秒,1小時等于60分鐘。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僅看到了秒針最長,時針最短,還了解到它們之間的關系。所以,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不僅能夠直觀地看到問題、了解問題,同時能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熟練掌握所學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問題意識。總而言之,在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中,教師一定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創設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從而逐步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繼而達到培養問題意識的目的。
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年齡尚小,在課堂學習中難以克服害羞和膽怯的心理。他們往往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這樣就會缺乏主動提問的積極性。對于這樣的現狀,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活潑的學習氛圍,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創設寬松活潑的學習氛圍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要有一個寬松活潑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兩者相輔相成,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利用豐富的表情及風趣的語言來輔助教學,使學生感到親切,愿意與教師分享自己的看法。學生在這樣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中能夠發現和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從而使他們的問題意識得到充分的體現。其次,要有一個民主平等的心理環境。小學生在學習上對教師的依賴還比較強,他們心里十分在乎教師對自己的看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使自己的教學活動盡可能地面向全體學生,并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積極回答學生的問題。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十分幼稚、沒有實質意義,也要對他們進行鼓勵和表揚,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使他們在課堂上積極發言,說出自己內心的疑問。這樣,提問后的學生都能得到愉悅的心理體驗,從而促使他們進行積極思考。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觀察,逐步培養問題意識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一部分可能是新的數學內容引起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的。教材內容是固定的,且絕大部分內容邏輯性比較強,趣味性不足,所以,單靠內容本身無法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目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很難發現和提出問題。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開發學生的直觀思維,并引導學生找出新舊知識的不同,讓學生多問“為什么”,進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首先要讓學生對新知識進行自學。通常情況下,自學都是在求知欲的帶動下才產生的,而求知欲需要問題的支撐。因此,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他們通過自學,在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提出問題。例如,在進行“年月日”的學習時,教師首先讓學生提前進行自主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再通過問題把要學的內容串聯起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就會提出如下問題:1年有12個月,為什么每個月的天數不一樣?為什么2月有時是28天,有時是29天?為什么會有平年和閏年之分呢?怎樣區分平年和閏年?這樣的教學安排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對問題的解決中。隨著問題的一步步解決,學生就會逐步掌握所要學習的內容,問題意識也進一步得到鍛煉。
教師要與學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以學生的眼光來看待教學活動,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放下身段傾聽學生的心聲,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公平對待每一個提出問題的學生,這樣不僅能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還能夠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毫無顧忌地提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