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浩
(江蘇省泗洪姜堰高級中學 江蘇 泗洪 223900)
在現代的教育理念中,教學不再單純地以高中生的考試成績為唯一評定標準,信息技術也不再是教學中的洪水猛獸。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的信息技術發展只會越來越快,各行業也會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在高中的學習生涯中,完全摒棄對信息技術的教學無法保障學生的未來發展,甚至會導致學生的發展道路變得狹隘。本文簡述目前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挖掘其中的不足以及其中的進步空間,總結綜合實踐活動融入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為高中生提供更加高效高質的信息技術教學。
1.1 家長。目前,大部分家長都已經認識到信息技術能夠為孩子教育帶來的好處,同時也會考慮信息技術對學生帶來的影響。在目前的社會形態中,要想讓人們完全脫離信息技術已經是不可能的。任何社交活動可能涉及信息技術,并且,學生接觸到的信息技術也較早。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加強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聯系。除此以外,考慮到學生的安全問題,信息技術也能夠最大程度地保障他們在課余時間不會受到危險,實現對學生的全天候保護。
1.2 學生。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學生的學習壓力也隨之增大,大多數教師已經認識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但是仍然會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依據。對于學生而言,他們學習的目標就僅剩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學習就會變成痛苦且無趣。在課后,教師也會為學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業,擠壓學生的課后時間,無法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外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在長期維持維持高壓的學習環境下,信息技術課就成了學生鮮有的放松機會。信息技術并沒有專門的考試,教師也不會對學生的學習程度及考試成績過度關注。課堂過于松散,信息技術課就變成了學生的游戲課。
1.3 教師。大多數教師都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在校園教育中,信息技術教學并沒有一個專門的考試機制。也就是說,應試教育對學生以及教師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學習與教學并沒有限制。另外,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中的地位更像是一個維修工,學校機房的管理、科任教師多媒體設備的管理都由信息技術教師完成,對其展開的管理工作更加職業化,而沒有考慮到教師的本質“教育”方面的問題。
2.1 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信息技術課程沒有系統的考試模式,學生也不必考慮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程度,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加輕松。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抓住學生輕松的心態,為他們開展一些感興趣的活動展開學習,激發他們的靈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加實踐與活動。例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考慮到學生對視頻片段和游戲都較為感興趣,就可以讓他們在網絡上搜索一些接觸過的影視片段的有關角色的圖片,或者搜索一些游戲圖片。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而且在他們搜索的過程中,也能逐漸了解到圖像獲取的途徑,有利于后續教學的展開。
2.2 突破學科的局限性。信息技術教材的內容是有限的,而且部分內容并不能直接被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另外,學生接觸信息技術的年齡較早,在開展教學前已經掌握一些較為簡單的內容。因此,在展開教學時,不能完全依據教材上的內容,而是適當地進行拓展。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在建立電子表格的同時,還要自行嘗試如何在表格內進行數字的計算,并給出學生一些現實生活中能夠用到的數據,讓學生對電子表格進行填充。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電子表格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加強學生對該節知識的印象。
2.3 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目前,大部分學校都已經為機房準備了局域網,計算機的數量也能夠保障所有學生的使用。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利用局域網,讓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信息技術的一大優勢就是具備較高的社交功能與共享功能,這樣的特性為信息技術課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了幫助。
2.4 構建網絡平臺。要想提升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必須要讓學生在課后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因此,教師要運用好信息技術具備的共享性與溝通能力。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幫助,與學生構建一個高效的溝通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將日常應用信息技術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向教師進行詢問。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幫助,在網絡上為學生答疑。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信息技術的學習穿插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信息技術的學習質量。
在人才市場中,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各行業挑選人才的基本品質。要想保障學生的未來發展,就必須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我國的信息技術起步較晚,發展速度較快,并且逐漸走在世界前列,對國家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都帶來了一定的幫助。信息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也不再是洪水猛獸,而是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為人們提供便利。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融入綜合實踐活動,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完成對信息技術的系統學習,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提高學生未來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