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躍進
(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七小學 湖北 武漢 43000)
自從2017年中國籃球協會推出“小籃球計劃”之后,籃球項目已經在校園內逐漸普及,許多校園體育課堂也將籃球課程引入到了體育課堂之中,籃球課也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體育課程。目前隨著國家對于體育尤其是對于籃球項目的大力發展,籃球教學也引起了各部門的重視。“組合訓練法”形式多樣,內容新穎,不僅可以豐富訓練內容、激發學生在籃球課堂上的訓練興趣,避免傳統的教學枯燥乏味,同時對于提升學生課堂效率以及提高學生的籃球機能水平、身體素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組合訓練法”對于籃球教學中籃球的技戰術、體能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實行“組合訓練法”對于推進籃球教學改革創新,促進校園籃球發展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組合訓練法”就是將多種有利于籃球教學訓練的方法進行科學有效的組合,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的一種訓練方法。主要是依據是根據籃球項目的特點以及教學規律,將多種訓練方法進行組合成一種訓練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強化學生心理素質,提升學生的籃球素養以及身體素質,充分發揮老師的創造力,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日常教學和訓練,對于促進學生籃球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進行“組合訓練法”實施時,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籃球教學的大綱、教學內容等進行分析,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將多種訓練手段以及訓練方法進行有效的組合,讓學生各方面綜合得到提高。“組合訓練法”可以提升校園籃球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2.1 組合訓練法在體能訓練上的應用。籃球是一項同場對抗項目,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要想在比賽中更好的發揮技戰術水平,就需要參與者不斷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良好的體能儲備不僅能預防損傷,也是獲得比賽勝利的有力保障。在傳統的籃球訓練中,教師也會涉及到體能訓練,但是大多數將籃球體能訓練與技能訓練分開進行,比如體能訓練在田徑場,主要方法就是耐力跑,十分枯燥,學生參與興趣不高,課堂氛圍沉悶,導致體能訓練效果不佳,不利于學生籃球專項體能訓練的提高,也阻礙了學生籃球技能水平的提高。“組合訓練法”是指在教學中,將體能訓練和技能訓練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進行多方位教學。首先,要根據所授課對象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體能訓練計劃。其次,在進行學生體能訓練時要更多的結合籃球專項體能進行。比如,在進行體能訓練中可以結合相關“球感”的練習,因為球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技戰術水平的發揮,因此通過此練習可以促進體能訓練與技術訓練的均衡發展。利用體能訓練提升學生對籃球的控制能力,以此促進學生體能和技能的全面發展。
2.2 組合訓練法在技術訓練上的應用。在進行“組合訓練法”訓練時,要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進行技術練習,最后將基礎練習組合到一起,進行組合技術練習,注意結合教學比賽等手段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水平。另外,“組合訓練法”必須與實戰相結合才能發揮其優勢。教師可根據自身教學情況,更多的采用教學比賽、模擬實戰等,提升學生臨場實戰能力,同時也是對于教學效果一種檢驗。因此,在進行“組合訓練法”訓練時候,必須結合籃球項目的對抗性、集體性、趣味性性等相關特點進行有效的組合設計。例如,在進行傳接球技術教學時,將一些簡單的團隊配合戰術進行綜合訓練,可以加強學生對戰術的運用和理解,有利于團隊配合的養成。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一定注意層層遞進,否則會讓學生感覺難度很大,失去學習的興趣。
2.3 組合訓練法在戰術訓練培養上的應用。籃球是一種團隊合作性較強的集體項目,因此不僅參與者本身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技能水平等,同時還需要有優秀的戰術意識。一些簡單實用,且合理的戰術設計,可以使得學生明白配合的重要性,真正的了解到籃球運動的內涵。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相應戰術的制定。盡量去設計一些簡單的,且比較實用的戰術。其次,在日常籃球教學中要不斷向學生滲透團隊意識、戰術素養等,從而提升學生對籃球的認識。最后,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比賽,實戰模式是比較好的檢驗手段。在進行戰術演練時,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加學生的戰術素養,從而促進籃球水平的穩步提升。組合訓練法的核心就是將一些快攻戰術和防守戰術進行組合訓練,從而將防守和進攻緊密結合起來,真正做到防守和進攻無縫銜接。
“組合訓練法”是一種科學、系統、行之有效的教學訓練手段,對于小學籃球訓練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組合訓練法”的實施,可以提升體育教師和教練員的籃球理論水平和實踐素養。“組合訓練法”將多種手段與訓練進行科學有效的組合,更加有利于提升校園的籃球教學水平,培養更多的籃球人才。目前,我國小籃球運動處于起步階段,開展過程中面臨著許多問題,需要更多籃球領域的教師、教練員、專家、科研人員共同努力,積極探索,以此促進我國籃球項目更好的開展下去,提升我國籃球基本水平,真正在國際籃球賽場上彰顯我國大國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