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教育局 新疆 精河 833300)
語文作為小學學習的三大主科之一,學校和老師都格外重視,但是語文教學效果卻明顯不夠理想。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的教學目標都放在了提高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上,多是采用教師單向傳授知識、講解習題的教學方式,方式單一,學生興趣不高。由于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參與度不高,容易走神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低,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高,接受的效果不好。雖然教師用了大篇幅的時間來進行講解教學,但是學生學習的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教師的語文教學內容對于全班學生來說都是完全一樣,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不同的學生語文基礎不同,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一樣,完全一樣的教學內容導致基礎好的學生覺得教學內容太簡單,一學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浪費時間;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可能又會覺得太難,學不會,丟掉學習語文的信心。總結來說,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缺乏針對性和參與性,沒有真正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單向灌輸的生硬方式會慢慢磨掉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
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我們需要更新語文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從教師為主體變為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學習的主體,將學習的時間和機會還給學生。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通過合作去自主探討、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從中學習到語文知識。另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進行差異性教學,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等方面設置不同層次的內容,讓學生接受到更適合自己的教學[1]。從這兩方面著手,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2.1 依據學生基礎設置分層小組。為讓學生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前提是教師要準確了解每個學生的語文基礎情況,在把握每個學生的語文層次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設置相應的小組,保證每個小組內的學生語文層次相似,接受語文知識的能力區別不大,這樣才能更好地展開分層次的合作學習。分層小組的設置有利于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教師也能更加高效率地進行管理和教學指導。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陶罐和鐵罐》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就可以給不同的層次小組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對于語文基礎水平比較低的小組,教師可以讓他們流利的朗讀課文,完成后通過查字典把不認識的生字詞標注出來,并進行學習;對于語文基礎水平中等的小組,教師可以讓他們在快速閱讀完課文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記憶把文章進行簡要的復述;對于語文基礎水平較高的小組,教師可以讓他們總結一下課文要表達的思想,談談自己的體會。通過分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地思考、學習,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的效率。
2.2 不同的合作小組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由于每個學生的語文基礎和接受語文新知識的水平不同,同樣的教學目標可能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沒有挑戰性,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會讓他們產生畏難心理,打消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因此教師開展語文教學時,對不同的小組要明確不同的語文教學目標,并且讓小組成員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這樣更有利于高效開展合作學習。例如在人教版《飛向藍天的恐龍》的教學中,設置好分層小組后,教師可以走下講臺,通過卡片或者教學平板向不同的小組展示他們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任務,更有針對性地通過合作來共同進行學習。
2.3 不同的合作小組設置不同的課下作業。課下作業的設置可以很好地檢查學生課上學習的掌握情況,鞏固課上所學的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統一的課下作業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指導,降低學生課下學習的效率和積極性。教師應該根據課上不同小組的學習情況布置不同的課下作業,讓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2]。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后,教師就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課下作業。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通過多遍朗讀文章后增加對文章的體會和理解;對于學習能力水平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對文章中的重點詞匯進行深度地理解,感受其中的內涵并提煉文章的寫作手法和方式;對于基礎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就可以讓他們通過互聯網、書籍查詢有關圓明園的相關資料,拓展眼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