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利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李家山中學 青海 西寧 811607)
根據新課程改革教育要求,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僅需要讓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還需要重點落實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可以做到融會貫通,積極迎合新課程教育理念,深入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思想。在實際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授課時需要努力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走出以往慣用的題海戰術,積極采用多樣化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養成。
高中階段物理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以此來促使學生提升自己物理學科的學習能力,轉變以往傳統看物理問題的方式,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物理觀念,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物理知識理解能力以及應用能力。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物體平拋運動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如果還是沿用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改善課堂教學效果以及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都會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對此種情況,教師就需要積極地采取課堂導入的教學形式,[1]通過設計相關物理實驗,促使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可以有效提高。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平拋和垂直向下這兩項物理運動實驗,讓學生通過對比,來明白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所在。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相關的物理實驗器材,對物理實驗所得出的相關結論進行記錄,讓學生可以針對平拋運動的特點和內涵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有效拉近物理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物理觀念,進而有效落實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
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重要時期,在此階段中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物理思維雖然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還是處于成長和發展階段,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限制。由此可見,教師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來共同思考和討論相關物理問題,讓學生可以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物理思維的碰撞和拓展,從而促使學生可以產生新穎的看法,進而真正的落實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2]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為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會提出電源電壓在實際工作中是不發生變化的;而經過物理實驗后,則發現了輸出電壓明顯地低于電源電壓。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針對此現象來進行分組討論,并將小組內所總結出來的結論進行分享表達,有效激發學生的物理思維,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利用相關教學資源,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拓展學習,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有效拓展學生的物理思維,從而為發展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中物理學科課堂教學過程中,物理實驗教學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相關的教學案例,科學合理地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以此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物理課堂的學習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理解能力。教師通過設計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確保通過物理實驗教學來進一步地強化學生的物理實踐操作能力,進而實現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3]以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學為例,教師結合本節課程的實際教學內容,進行物理實驗情境創設:兩人合作提一桶水使用了40N的力,那么如果是一個人來提這桶水則需要多大的力呢?還有兩個人合作提和一個人單獨提力的方向是相同的嗎?以此來激發起學生的課堂探究積極性,在學生們進行激烈討論時,教師就可以引入物理實驗來進行教學。在本項物理實驗的過程中,通過力的傳感器就可以清楚地測出力的大小,對合力和分力進行分別的測量,讓學生可以直觀了解到實驗的結果,從而有效幫助學生更加深入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促使學生的物理認知能力可以有一個更進一步的提高,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物理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和提升,實現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努力挖掘教學資源,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從而有效落實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