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冉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十八中學 安徽 合肥 230022)
STEM教育涉及到科學、工程、技術和數學,比較注重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注重科學和工程的思維,不僅需要學生們對物理知識能夠理解,而且需要他們能夠熟練地運用物理知識去解決問題,掌握一定的物理技能。這也正是國家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以前常談論的死讀書也逐漸被棄用,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是綜合素質突出、全能型的人才。
傳統教學中往往比較重視學生們的理論教學,并且以教師的講解為中心,忽視了學生們的思考以及獨立學習的空間。而stem教育就是鼓勵學生們發現問題,并能夠著手去解決這些問題,培養自主學習以及實踐的能力,這才是STEM教育的初心,也是學生們需要培養的品質。而如何將STEM教育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學探微中也是不小的挑戰,教師應該要明確教學目標,和傳統目標進行分離,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STEM教育的理念。
例如,當教師講授到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時,教師就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師不能將目標局限于課本之中,[1]在講述這張內容時,要多從物理規律、實驗活動入手,教師講解到勻變速直線運動,就可以鼓勵學生們分析這運動的特點以及生活中哪些運動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并與后面即將學習的自由落體運動進行比較,這樣學生們的探究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同時對于對于“小車速度與時間變化的”實驗教師也要注重起來,讓學生們能夠親手操作,培養他們的實驗操作能力,這也是一項物理技能的掌握,對于基于STEM教育的高中物理教學探微也是很有裨益。
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也是基于STEM教育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以往的物理評價標準會偏向于學生們的物理成績,以成績為唯一的評價點,這其實是不可取的,對于學生們的綜合發展會有壞處。教師應該從實驗操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平時表現為多個評價標準,雖然物理成績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但是不能因為成績就放棄了其他的評價方面,不利于學生們綜合素養的提高,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也是綜合素質過硬、品學兼優的全能型人才,這也和STEM教育理念所類似,引導培養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當教師講授到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運動的描述”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要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面對這一章用打點計時器測速的實驗,教師最后檢查并評價學生們的成果就不能單單從實驗成績分數來看,教師演示的時候就要引導學生們掌握實驗的技巧,并和生活實際相聯系,方便用物理知識去解決問題。然后學生們進行實驗時,教師就可以在一旁提示并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完成實驗,最后評價的標準,教師就要綜合學生們的實驗態度、團隊合作以及操作熟練度來進行評價,單單從一個實驗結果的分數是不全面的,這樣對學生們的物理水平也是很大的提升,對于基于STEM教育的高中物理教學探微也是很有幫助。[2]
教學手段也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關鍵因素,很多教學理念的培養以及教學模式的開展都離不開教學方法的存在,有效的教學手段能夠提高學生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擴大物理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整體的效率。同時很多物理知識的展現單靠教師們口頭講述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借助信息技術以及有效的課堂方法,這才能讓學生們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不然學生們會覺得物理學習只有課本和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以及符號,對于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也會下降,所以實施有效的教學手段也是需要教師注意的方面。例如,當教師講授到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二章第6課“伽利略對落體運動的研究”的內容時,[3]教師就可以結合信息技術來講述知識。教師首先可以在網上搜索自由落體運動研究的視頻,讓學生們對這個問題能夠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可以尋找生活中自由落體運動的例子,通過多媒體等來展示,這樣會讓學生們對所要學習的知識能夠有更鮮明、直觀的認識,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們自己進行試驗,當然前提要保證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這樣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也會得到提高,綜合素養不斷增強,也能很好地促進基于STEM教育的高中物理教學探微。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通過以上幾大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豐富知識體系,使其高中學習生活充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