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連富
(遼寧省沈陽市東北育才學校 遼寧 沈陽 110000)
所謂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的互助性學習,能夠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取得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的學習效果,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和質量。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是科學合理的構建合作小組,這也是確保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重要影響因素。在進行小組劃分前首先老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知識儲備、性格特點等情況,然后將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學生科學劃分為不同的小組,達到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的學習效果。老師可以在劃分小組后引導學生進行組內職責劃分,確保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避免學生出現惰性心理,同時學生也要選舉出組長,由組長協助老師來對合作學習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避免合作學習中出現交流中跑題的現象,嚴格把控合作學習的進度和有效性。科學構建的合作學習小組能夠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充分發揮出自身優勢,同時學習別人的長處縮短自己的差距,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1]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合作意識是實施合作學習的基礎,需要老師有意識的去進行滲透和培養,老師可以借助合作學習模式來彌補學生獨立思考的不足,通過組內的思維碰撞來使學生體會到團結協作、互動交流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使學生樹立起合作意識,學會了通過合作來拓展思維,高效的解決學習問題,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互助協作。以“力的分解”這課為例,老師為學生展示了細線中間懸掛重物,隨著手位置的變動當細線兩端夾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細線斷掉重物掉落的物理實驗,并為學生提出問題:手分開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為什么細線會突然斷了?與學生認知產生沖突的物理實驗很溶體使學生陷入思維定勢中,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進行交流討論,使學生在操作與互動中梳理出思維方向進而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體會到合作探究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并非所有的問題都適合開展合作學習,尤其是學生獨立思考就能解決問題,如果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反而會適得其反,使學生形成依賴心理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老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精準的把握合作學習的契機,在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引入合作學習模式來幫助學生去走出思維壁壘,多角度的去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從而達到合作學習集思廣益的教學效果,這樣既能夠使學生得到深層次知識探索的空間,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實效性,推動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合作能力的發展。比如當學生陷入思維困境中找不到思維方向時,或者需要學生通過物理實驗來進行深層次探究時,甚至需要通過互動的方式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時都是采用合作學習模式的良好契機。
4.1 在溫故而知新環節的應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新知識都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拓展和延伸,新舊知識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在開展新知識教學中穩固而知新環節尤為重要,能夠使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學習“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這課時,老師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通過相互提問的方法來回顧牛頓三大定律,梳理出運動定律中力與運動的關系,使學生對力學原理由熟悉到掌握,為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做好鋪墊。
4.2 在重點難點突破中的應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重難點知識內容通常是學生最容易陷入學習困境的內容,也是采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合適契機。針對重難點知識內容老師采用合作學習的模式,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思維碰撞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使學生輕松打破了固化思維,同時在組內成員的互幫互助下高效的完成了知識理解,同時也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樂趣,對知識探究重新燃起信心,進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比如“機械能守恒定律”這課中學生對守恒定律的內容理解后,對在具體問題中“如何判斷機械能是否守恒”陷入了思維困境。老師就可以鼓勵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物理實驗來親自經歷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導過程,使學生對機械能守恒的條件擁有深入了解,進而總結出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題的步驟,找到了判斷方法,從而實現了重難點的突破,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在高中物理教學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中實現思維拓展、深入探究的學習效果,既提高了學生知識探究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