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玲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并且以其獨特的優勢,為我們創設了生動的教學情境,豐富了課堂內容,推動了教育技術的信息化。多媒體技術在我國高中語文課堂的廣泛應用,能夠為學生打造一個靈動的高中語文課堂,有效地改善和提高教學質量,利于促進學生的整體成長。
【關鍵詞】信息技術的運用;新高考語文;教學實踐
隨著我們現代教育科學技術的引入和推廣,多媒體教學技術已經慢慢得到了普及,課堂教學也從我們傳統的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走向“熒幕教學”,由單一的說話式講授型課堂教學向多變有趣的情境式課堂教學方向發展,這些都遠遠離不開對多媒體科學技術的綜合運用。多媒體技術在我們的高中語文數字化課堂上得到充分運用無疑是必然趨勢,語文老師們就應該充分運用這種多媒體技術,打造靈動高效的數字化語文課堂。以下就是筆者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一些具有實踐性的探索。
一、巧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可調動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其自主學習
從教育心理學這個角度來講,學習的興趣本身就是一種人往往更傾向于通過學習、研究所需要獲取的某種知識而產生的心理特點,是一種可以促進人們自我求知的內在動力。學生之所以對語文課堂不感興趣,原因之一便是書本只是單純的語言或文字,學起來比較枯燥乏味,再者因為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手段和方式存在局限性,不能有效地激發廣大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然而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可以把圖片、文字、動畫、視頻等作為教學的輔助,把其中的教學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廣大學生面前,從而促進了課堂的變化,讓我們的學生更加活躍了他們的注意力,有效激發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興趣,促進其自主學習。
二、巧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可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實現趣味課堂
第一,可以創設吸引人的導入情境。導入作為教學課文的一個開頭部分,如果能夠吸引學生,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的思維緊密跟隨,再進入所要講授的內容,那么一堂課就成功了第一步。但是課文導入僅僅依靠教師單一語言描述,很難吸引學生,如果結合多媒體表現,效果就不一樣了。例如,我在導入《阿房宮賦》一課時,為了激發廣大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我先是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中國有一個超級爛尾工程,經歷2000多年還未建成,卻被稱作世界奇跡!傳說它是被項羽燒毀的,但最近考古學家卻有新的發現,為項羽摘掉了背了2000多年的黑鍋!你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此言一出,馬上就引起了學生的三分注意。在這時,我順勢播放了一個有關“阿房宮”的介紹的視頻,畫面中阿房宮精美的構造把所有的學生都吸引過來了,學生不知不覺地就沉浸到課堂中來了。這樣的教學方法導入,充分地喚醒了中小學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中小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濃厚興趣,也醞釀了一種輕松開放的氛圍,從而為下面的課堂環節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第二,可以創設動人的詩歌意境。與其他同類傳統教學技術課程教學方法相比,多媒體教學技術更好地綜合創設出了教學應用情景,尤其是對于中國古詩詞的具體教學應用情景。在這樣近乎置身處境的情境中進行品讀,是一種能讓學生快速進入到古詩詞內容思想和情境中學習從而獲得很好的體驗心理的有效途徑。例如,蘇軾的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所描述的赤壁之景就是壯觀、氣勢磅礴的,抒發的是對英雄的仰慕及自己有志報國卻壯志難酬的感慨。這首詞,總體風格是樂觀向上,格調雄渾,豪放的,堪稱蘇軾豪放風格詩詞的代表作。而李清照一首詞《聲聲慢·尋尋覓覓》描寫的是凄涼、冷清、孤獨、落寞的清秋之景,抒發的是無限的愁緒。這首詞風格委婉,哀怨,堪稱婉約詞的代表作。于是在學習這兩首詞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感悟豪放詞與婉約詞風格的區別,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這兩首詞中一些相關的畫面視頻,讓他們形象地感受當中所描繪的一些畫面,還精心選擇了兩首不同旋律風格不同的配樂,讓學生在配樂中反復朗誦這兩首詞。這樣就使他們很好地代入到了詩詞的情境當中去,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就可以領悟這兩首詞所表達的思想與情感,風格的不同,簡直事半功倍。
第三,可以創設感人的升華場境。課文的主題升華環節,可以說是學生領悟課文主旨,真正讀懂課文,體現學生核心素養,理解和傳承文化的一個重要環節。例如,我在給學生上史鐵生的《我與地壇》一課時,通過分析和討論,很多學生都已經能夠充分理解到史鐵生對生命的認識與對生命的執著追求和熱愛,史鐵生母親對史鐵生的深沉、無私、偉大的熱愛以及史鐵生內心對母親深深的愧疚和感激之情。但是這還不夠,這還沒有達到學習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怎樣才能把史鐵生的這種情感遷移到學生身上來,讓學生學習史鐵生這種堅強的品質和感恩親人的情感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于是,在主旨領悟、感情升華的環節,我播放了一段有關史鐵生的人生傳記和一首有關母愛的《懂你》。學生看了聽了,很多都感動得流了下了眼淚。于是,我再順勢讓學生談談自己與親人間難忘、感動的事,以及感悟。很多同學都紛紛發言,欲說不止,課堂效果達到了高潮。我相信,此時學生的內心已經被觸動了,內心情感也完成了一次洗禮與升華了。
三、巧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可優化教學內容,打造高效率課堂
多媒體技術在我國高中語文數字課堂的廣泛運用,使我們授課的方式也變得方便、快捷,幻燈片和電子白板的這種綜合應用,不僅有助于學生徹底突破了傳統課堂中信息和時空的限制,而且還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加豐富、多樣的數字化教育資源。同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內容組合。例如,在學習《鴻門宴》這篇古文時,由于此篇古文的篇幅相對較長,學生在這個方面的知識又比較薄弱,理解起來相對困難,如果教師只是枯燥地單一分析講解,學生不僅沒有興趣還難以理解。
在語文課堂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可以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自主學習;可以為學生創設生動地教學情境,實現趣味課堂;還可以優化教學內容,有效地節省時間,打造高效率課堂,推動學生全面的發展。作為信息時代的高中語文老師,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對教育教學的基礎理論學習和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應該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對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和深入的研究,不斷地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質量,讓我們的教育信息化真正地走進語文課堂,培養出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沈慶久.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低效現象[J].文學教育,2016.
[2]郝國榮.試探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J].教學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