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
【摘要】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進行教育改革,開展小組討論學習,不僅能培養鍛煉學生們合作溝通的能力,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和交流表達能力也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另外我國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出需要的人才,培養與人溝通的能力及合作學習的意識,所以小組討論法越來越受到重視。小組討論法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適合我國初中美術課堂的學習模式,對于學生的成長是真正有意義的。本文就小組討論法教學模式的特點,小組討論美術課堂和傳統美術課堂的區別,小組討論法如何在初中美術課堂中應用,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等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組討論;課堂;美術教學
一、小組討論法教學模式的特點
在美術課堂中開展小組討論法,小組成員之間交流溝通,老師只做適當的指導干預,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能力,不過分依賴老師,這是小組討論的獨立性特點。展開小組討論時,在交流溝通中尋找有利的方案,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思維,這是小組討論法的合作性特點。開展小組討論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動腦思考,發掘自己的思維創造能力,這是小組討論的創造性特點。
二、傳統美術課堂與小組討論美術課堂的區別
小組討論法有力的挑戰了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模式,小組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結合老師的引導和總結,不僅解放了學生,還改變了課堂枯燥的氛圍,體現了小組討論的優勢。例如,在策劃一次出游活動一課中,可以通過實例進行演示后進行小組討論,不只依靠想像,帶給學生們視覺上的啟發和體驗。傳統美術課堂與小組討論美術課堂最大區別就是課堂氛圍的改變以及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模式轉變,課堂輕松積極,更利于學生接受所學內容。小組討論法不光符合現代教育趨勢,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激發學習興趣,鍛煉表達能力和是非觀的建設。
三、小組討論法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一)開展小組討論時要提前做好準備。在開展小組討論時,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提前做好準備。美術老師要提前準備好討論的題目和方向,對會出現的問題做好充分的預設,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小組討論,討論時要做好監督引導,討論后要查漏補缺的對學生們討論的結果進行評價。學生要做好討論前明確問題,討論中積極交流,討論后及時改正,多管齊下,才能確保小組討論的有效性。
(二)開展小組討論的基礎是嚴謹的學風建設。寬松的課堂氛圍拉近美術課堂中教與學的距離,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小組討論的重要保障,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藝術的魅力,化靜為動。讓學生在討論中了解,在興趣中學習,從而對美術學科感興趣,提高美術課堂的效率。但是嚴謹的學風建設并非一日兩日形成的,一定要在日常教學中和學生們多進行溝通交流,建立寬松的課堂氛圍和嚴謹的課堂規范。
(三)有效小組討論的前提條件是科學合理分組。在進行分組前,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行為習慣,根據“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科學分組。小組的人數要根據班級的人數進行安排,但原則上不宜過多,讓每位學生有發言的機會,培養學習的主動性。為了使討論有效進行,要有人維持紀律,有人引導討論的內容,所以在小組內選擇一名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為代表,保證小組討論的有效性;另外可以選擇自控能力差的學生為紀律委員,制定紀律獎罰制度,給予適當的壓力,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教師適時監督指導點撥是小組討論有效進行的重要保障。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不是為了在課堂中解放老師,而是為了開展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如果單純依靠小組討論,學生是很難去解決問題的。在進行小組討論過程中,學生遇到不理解的問題得不到有效的引導和幫助,討論也就無法順利進行。學生有時想象力天馬行空,得到的結果各式各樣,不要否定,更不能嘲笑,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教師應尊重小組成員共同探討出來的結果,并根據每個小組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監督引導。
四、小組討論法在美術教學中需注意的問題
(一)不要讓討論成為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呆板形式。在聽課教課的經歷中,一方面我發現許多學生只是開展表面上的討論,沒有自覺主動地參與進去。另一方面,過于注重形式,小組討論法變成了一種裝飾,在公開課中應用。比如一些公開課中,老師剛說完“大家一起討論”,學生就齊刷刷地圍繞成許多小組,一起大聲地討論起來,幾分鐘后,老師走到講臺,在大屏幕上依次出示討論題目,讓學生回答,答案卻驚人地相似,這就失去了小組討論的價值。不能為了討論而討論,為了改革而改革,小組討論成為了一種呆板的模式,是為了點綴課堂,這種課堂小組討論毫無作用+。
(二)小組討論法要和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在美術課堂中,只使用小組討論法這一種教學方法,美術課堂是不完整的。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小組討論法雖然可以激發學生們的興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美術課堂都適用于小組討論法。例如人美版教材中有一節課,用綜合材料創作作品,可以先讓學生們看一些實例、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們更加直觀的了解材料的應用和圖形的聯想,感受藝術創作的魅力。如果只采取小組討論法,讓學生們空洞的想像,對于課堂的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小組討論法要和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才能發揮其最大作用。
(三)注重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獲得榮譽感。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學生成長的規律,重視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如果在討論中獲得肯定和表揚,這種榮譽感,有利于學生敢于發表意見。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更能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討論。可以在討論中加入一些競爭。在討論中獲得榮譽感,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科的好感,素質教育得以更好的推進,對于全學科學習都是有利的。
結語:小組討論法符合現代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趨勢,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也是適合我國初中美術教育教學的方法。教育一定是教育者自身的成長,教育的本質就是影響,《基礎教育課程綱要(施行)》及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運用小組討論法,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美術知識,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適合我國初中美術課堂的學習模式,對于學生的成長是真正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李春華.合作教學操作全手冊[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