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摘要】名著閱讀是當下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我們教師可以借助于思維導圖,讓學生梳理情節、分析人物,感悟收獲,這樣的閱讀名著才是真閱讀,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梳理情節;分析人物;感悟收獲
名著閱讀是當下部編教材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環節,可是卻被初中教師所忽略。雖然部編教材中把《駱駝祥子》、《西游記》、《水滸傳》、《朝花夕拾》等納入考試的范圍,可是初中語文教師認為讓學生看書過于浪費時間,就在上名著閱讀課時,經常是把自己的感受和名著的知識點羅列給學生,學生只是一種被動的接受,缺乏思考,缺少個人的感悟。對學生來說,這樣根本不叫真正意義的名著閱讀。讓名著回歸學生的個體,讓學生讀有所得,筆者認為借助于思維導圖,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閱讀名著,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運用思維導圖梳理情節
曾經有位科學家研究過:“我們的大腦是運用圖像和網絡般的聯想工作的。”我們使用思維導圖,就能把名著中一些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的組織性的圖。在初中階段,初中生的形象記憶很強,因此,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梳理名著的情節,讓學生能夠形象記憶。
例如,我在讓學生進行名著閱讀時,當讀完一章或者幾個章節的內容后,能夠按照章節的內容,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各個章節的內容進行匯總,能夠去粗求精。因此,學生就要能認真地閱讀名著,梳理故事的結構,然后學生能夠根據記憶習慣選擇圖去表達內容,最后讓學生能夠根據章節的內容找出關鍵詞。
二、運用思維導圖分析人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根據文學作品形象性的特點,可考察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因此,在讓學生梳理故事情節的時候,能顧關注人物的形象,也就是在梳理好的章節的內容時,進行人物形象的分析。
例如在讓學生讀《駱駝祥子》時,學生讀到第十章節的內容,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這一章的內容,知道虎妞懷孕祥子復雜的心情和送曹先生看電影后小茶館遇老者祖孫,根據虎妞懷孕的復雜的心情,學生在思維導圖的上面有備注著,沒有了主意,只想著慢慢的一天,一件件的挨過去,想離開平云天津,但是良心過不去,同虎妞結婚憋屈,她的模樣,她的行為,破貨,沒辦法,怪自己太老實,老實必定吃虧,明白了人是不能獨自活著的,獨自一個是頂不住的……學生就這樣的分析,心中對名著有著更深度的理解。
1.局部分析圖
名著的主人公多數是貫穿全書的,要想讓學生在讀名著的過程時,能夠把人物分析得清楚,這樣就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在讓學生閱讀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對一個人物進行局部分析,深入感受,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好地分析人物。
2.全面分析圖
例如在閱讀《駱駝祥子》這部書時,學生在分析祥子這個人物的形象,而這個人物的形象,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很難能夠找到角度去分析,面對著人物的解讀,也很難能夠做到全面。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更全面地理解人物,我在讓學生閱讀的時候,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本名著中駱駝祥子經歷著什么?你們在讀這本名著的時候,你們關注人物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看看能看出什么?駱駝祥子是什么性格特點?你認為他形成這種性格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這個人物形象的?”這樣的問題對于一個學生去完成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很難的,我就讓學生分組,不同的小組分析人物成長的時期并作圖,最后歸納匯總,這樣人物的形象就很清楚。祥子就是一個淳樸而且對生活有積極和堅韌的精神,平時似乎看著忍受著委屈,但是性格中又蘊藏著反抗的精神,這樣學生在理解人物的形象就能把握得很好。
3.對比分析圖
葉圣陶先生指出:“閱讀理解方法不是僅僅機械地理解字義,記誦文句,更重要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多比較、多歸納。”對于一些特定文本的鑒賞,在學生的閱讀的時候,要能發掘其共性或者差異,訓練學生發散的潛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閱讀《水滸傳》時,在讓學生閱讀的時候讓學生能夠探討:《水滸傳》中的人物都是一些強壯的漢子,你們在讀書中看看能夠找到這些人物的差異,讓學生寫出這些人物的性格特別困難,但是作者卻寫出這些人物的類型,也寫出這些人物的差異。所以我在讓學生閱讀的時候,我就讓學生分析魯達、林沖、楊志,讓學生先找找這個人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樣的人物分析圖,就能幫助學生掌握人物的特點,更能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作者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這樣潛移默化就能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三、運用思維導圖感悟收獲
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前人思想的精髓,其中蘊含著智慧的火花。學生在閱讀名著的時候,能夠體驗到文本中不同的民族風情,同時還能感悟真善美的認知,塑造的形象,這些收獲可以讓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繪制收獲圖,這樣學生在繪制的過程中,就能感悟閱讀名著的所思所得。當學生在繪制的時候,不拘泥形式,讓學生能做到靈活多樣,觸動靈魂的反思經歷,這樣就能更好地吸取名著的精華。
結語: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能夠梳理情節和人物,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這樣就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語文的素養。
參考文獻:
[1]侯誠.思維導圖在初中階段名著閱讀中的運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23):80-81.
[2]楊玉昌.樹狀知識結構輔助教學法在中學數學中的探索與實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
[3]東尼·博贊,張鼎昆,徐克茹.大腦使用說明書[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