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純純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數學教學越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發展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往往局限于特定的情境或熟悉的經驗,而如何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可視化這項工具,能夠以較為清晰的思路及明確的解題方向針對問題進行深入解析,充分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嘗試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思維可視化技術,以期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思維;小學數學;可視化
引言: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具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邁進的小學階段,如何將學生的思考表達出來,使其對知識點具有本質的理解,筆者借助思維可視化的相應工具,在課堂上加以深入,以期提升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分析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
一、何為思維可視化
思維可視化指通過圖示化的方法組合,將人腦中不可見的思維規律和過程進行可視化的呈現,使不同人的思維都可以"看得見"。劉濯源教授曾提出將思維可視化運用到學科教學中,可以實現教學"四化",即零散知識系統化、抽象知識圖象化、隱性思維顯性化、解題規律模型化,由此來提升學校教學的效率。
二、思維可視使得教學更有深度。
在日常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師利用思維可視化中的思維導圖、魚骨圖等工具建構可視化的教學設計,能從整體上把握學科知識,使得教學思路更為明晰。
下面,筆者將通過五年級下冊《郵票的張數》一課為例來說說在實踐過程中的思考。
《郵票的張數》是學生認識方程后,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第一課時。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只是能列方程解含有一個未知數的問題,當含有兩個未知數的問題擺在學生面前時,就會引起學生的疑問而束手無策。因此,教學時必須充分利用情境圖,引導學生根據有關信息來分析數量關系和解題思路。同時,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由于有兩個未知數,必須引導先設一個未知數,再根據兩個未知數之間的關系,用字母表示另一個未知數,然后再進行解方程的指導。另外,獲得具體問題的解后,還要引導學生用“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考察問題的解是否符合實際,讓學生體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策略。
基于以上思考,我設計了兩個核心活動:一是根據數學信息找等量關系,并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二是根據找到的等量關系,設未知量,解決問題。
在舊知與新授的對比中,再次建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模型:找等量關系——設未知量——列方程,并加以板書。通過這樣的提煉關鍵詞的板書表達,來幫助學生學習認知,從而提升學生知識學習的整體性,建構其解決問題的模型能力。
三、思維可視使得學習深度發生
從學生角度出發,在教師的引導下將自己的思考通過文本、圖示等方式的表達,能使其對事物的邏輯推理過程有一個具象化的梳理,對知識本質的理解更具有整體性和全面性,從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有了提升。
(一)借助學習工具,使思維可見,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升。
從低年級的實物圖,到中年級的豎狀圖,再到高年級的線段圖,“畫圖”工具的應用至關重要。學生若用充分利用畫圖工具分析題意,表達自己的邏輯思考,在問題解決能力上便是很大的一項突破。
學生通過題目中的兩個數學信息:“姐姐的郵票張數是弟弟的3倍”以及“姐姐和弟弟的郵票一共有180張”,思考問題,將文本信息梳理成圖示,或是文字的等式,或是字母的等式。
學生作品1(文字等式):
姐姐的郵票張數+弟弟的郵票張數=180
弟弟的郵票張數×3=姐姐的郵票張數
學生作品2(畫圖)
學生作品3(字母等式)
X+3X=180
這是較為典型的三種思維表達方式。而在課堂中,也不乏有學生遇到了困難,生成了不完全正確的表達。無論是何種表達,我們都可以看出學生緊扣了數學信息,將較為繁瑣的數學信息借助數學符號進行分析,這就是一種思維可視的過程,也使得我們充分可視學生的思考,有助于教師的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借助語言表達,使思維完善,表達思考的能力提升
在展示包括上述在內的學生作品時,我們還要進行下述的兩個教學活動。一是讓作品的主人說說他的想法;二是讓其他學生說說他看懂了什么。
我們可以借助多種對話方式,包含以下兩種:
1.生生對話。讓學生之間進行對話與提問,讓學生稱為課堂的主人,真正的發揮出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通過自行的交流與思考,排除錯誤的答案,對題意正確的理解更進一步。
2.小組對話:小組之間的交流與討論,才是讓每個孩子都有發言的機會,才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對自己思考進行表達的機會,這是面對全體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方式手段。
3.師生對話:在交流的過程當中,當學生的學習無法繼續時,教師的追問便發揮了教師主導課堂的重要性,通過師生的交流和思考,讓學生修改,或者對知識本質進行更深一步的理解。
(三)借助方法多樣,使思維重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
在學生對比作品中,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課型選擇是否進行方法的優化。但無論是何種情況,不可否認的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是多樣的。
結語: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思維可視化工具的運用能夠大幅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能夠以清晰、流暢的思維進行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意識到思維可視化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及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馮金誠.思維可視化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學周刊,2019(2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