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宗琦 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
雙線混融教學即線上和線下雙線教學,由于新冠疫情仍有反復,高校羽毛球構建羽毛球課堂雙線混融教學是當下高校體育課堂的無縫對接,靈活運動的教學方式。傳統體育課堂教師面授講解示范的教學方法,在遇到緊急突發的情況下,教師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教學方法,將信息化教學結合線下的體育實踐課,將雙線混合式教學落到實處。因此,高校應抓緊推動高校數據學習平臺的建設,提供給教師和學生使用,滿足教學需求。教師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優勢整合到一起,實現優勢互補,為學生提供更良好的教學平臺,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高校體育課堂以體育實踐課為主,多數情況下的理論課也穿插在實踐課中,多媒體教學在體育實踐課中運用的也相對較少,羽毛球教學受場地的影響較小,同學之間可以在羽毛球場地大小的空地對打,也可以對墻練習,也可以徒手揮拍,而在狹小的室內也可以針對網前球進行練習等等。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使得高校體育也需要進行網絡學習,這是一次教學改革的契機。通過羽毛球課堂雙線混融教學,使得學生能在學校、寢室還有家中都能參與到羽毛球課程的學習。在面對任何情況下,都能保證羽毛球教學能順暢進行。做到沒有條件,創造條件進行羽毛球學習。
羽毛球運動需要反復的練習,教師在實踐課中講授羽毛球的技術。雙線混融教學能促進學生在課下對羽毛球知識的求知及技術動作的鞏固和掌握,激發學生對羽毛球技術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模仿的能力。線下課堂內教師可以面對面的進行實踐教學。在線上課堂教師也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提出的疑問進行答疑解惑。學生更能通過自主學習觀看教學視頻,教師可以通過線上布置練習作業、寒暑假作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羽毛球技術,使學生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
高校羽毛球課堂以實踐課為主,秉著健康第一,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學習羽毛球技術。羽毛球課堂采用雙線混融教學的應用,打破了傳統課堂的單一性,學習的場所不再依賴羽毛球教學場地,也可以將教學場地轉向線上,開啟網絡學習。例如,本次的課堂內容是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在前期可以進行徒手揮拍動作的學習,徒手揮拍動作,并不需要很大的場地,但在有球的訓練時,就需要結合羽毛球標準場地展開練習。學生需要在課前在線上的數據學習平臺,對教師在學期前準備的教學視頻進行預習,完成線上學習任務,并將學習期限納入期末成績中。羽毛球課堂的空間化和靈活性得到了體現,大大提高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加深了學生學習的印象。
羽毛球教學方法有講解法、示范法、動作糾錯法等等。雙線混融教學在高校羽毛球教學的使用,學生先進行預習,使得教師可以花更多的工夫在線下的教學中對學生動作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雙線混融教學目的就是將數字多媒體,智能化大數據平臺運用到教學方法中,數據平臺具備大數據的分析的能力,教師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喜好,從而進行針對性教學。還能反復磨煉教師的課程,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素質。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學生也能對羽毛球知識各取所需,從教學平臺中找到相應的知識點,方便學生復習。搭建師生交流學習的平臺,也是分享學習成果的平臺,將自己的學習過程全程記錄下來,這是一次有意義的教學方法新變革。
雙線混融教學促進了羽毛球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多元化發展,在疫情時期實行線上教學,教學考查更多元化,將學生平時成績、期末成績、過程性評價進行綜合評價,使得學生的成績更客觀公正。學生也可以在期末時對任課老師進行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反饋,對自身的不足進行思考并改進,并為下個學期的備課打下基礎。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制作出教學評價分析成果總結,并儲存為電子檔案,提供給所在單位留檔保存。
羽毛球課堂雙線混融的準備階段,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可以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進行備課工作。羽毛球課堂雙線混融教學看似增加了體育教師的任務量,要預先準備線上課前內容,但教師也需要與時俱進,做好學期備課,傳統的教學也是需要備課和預習的。教師整理好教學視頻、教學大綱、教學目標上傳至數據平臺。學生根據數據平臺上對本學期羽毛球教學內容進行預習,學生需要在課前完成視頻學習,并完成討論發言。若有不理解也可以提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的講解。羽毛球線下教學是以課堂常規、學習內容的動作示范、動作分解、糾正動作等環節構成。教師將羽毛球課堂雙線混融教學同步開展,更能清楚表達上課內容,有了線上平臺學習的基礎,更能找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達到鞏固學習的效果。
學習階段的雙線混融教學準備階段,學生在課堂前已經對本學期課程學習目標、重難點已經有所了解,教師在雙線混融教學大數據平臺上對羽毛球教學的內容進行線下的講解。通過大數據平臺預先設定的學習情境,對學生進行分組練習,促進學生對羽毛球技術動作掌握,增強師生互動,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提高課堂效率。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不再是被動的聽課,學生會在平臺中進行提問,能相互解答,討論,也能進行技術動作展示。師生角色發生了轉變,雙線混融的羽毛球課堂教學,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教師也不再是灌輸式的教學,而是學習興趣的引導者。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給學生進行期中評價,為學生布置課后的練習作業(見表1)。

表1 線上教學的流程分配
羽毛球課堂課后復習,反復練習是動作掌握的關鍵階段,高校體育課一般設置為2年4學期,每周一次課。教師只能對羽毛球球技術動作的重難點進行講解。因此,雙線混融教學的必要性顯現出來,高校大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培養,需要階段性對學生技術掌握進行跟蹤。在大數據信息時代,高校大學生需要不斷鞏固練習,不僅可以通過學習平臺將自己階段性練習的動作作為期中作業拍攝成短視頻上傳至數據平臺上。教師對學生的動作進行評價,并提出糾正意見,豐富課后教師課堂反饋環節。學生對技術動作不解的地方也可以通過數據學習平臺進行重新學習鞏固。雙線混融教學彌補了線上教學的不足,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通過測試、提問、點評的方式對學生成績進行評價。課后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反饋的情況,再以小組的形式,布置合作完成的作業。學生也能更有效率的學習到想學的羽毛球技術動作和知識。
“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在國內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我們仍不能放松警惕,保證高校教學的穩定是高校體育課堂面臨的挑戰。羽毛球課堂雙線混融教學將教學空間、教學流程、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有機的融為一體,全方位、全包圍的將學習過程緊密聯系到一起。在這個開放學習的新時代,高校應抓緊構建體育課堂雙線混融教學模式,創建教學平臺。不僅可以靈活的應對突發的狀況,還可以將羽毛球課堂雙線混融教學的線上、線下融為一體,把課前、課中、課后連成一線,形成完整的教學流程,環環緊扣,相互依存,加強師生合作。大數據時代高校體育羽毛球課堂雙線混融教學的結合將更有利于高校體育課的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