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仔超 卞伯高 廣州中醫藥大學
高校實施定向越野后,能夠在體育教學中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逐步提高學生心肺功能,讓學生在有氧運動中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學生參與定向越野運動后,將變得精神頭十足,活力充沛,提高身體素質,尤其是在耐力、速度和意志力等方面得到了鍛煉。因此高校體育教師要認識到定向越野的作用,能夠合理組織教學活動,讓每個大學生都擁有更加強健的體魄。
高職校體育課程中開展定向越野運動,可以體現娛樂性特點,包括接力定向、積分定向、公園定向以及個人、團體、100米等定向越野跑。由于定向越野運動形式多樣,能夠有效調動大學生參與熱情,在運動中感受到樂趣,改變了以往枯燥的田徑場地跑步的方式。學生在定向越野中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心理上獲得放松,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應對專業學習任務。此外,定向越野將體能與智能充分結合起來,在定向越野的過程中,學生將掌握地理學、地形學等知識,具備分清地圖、辨別方向等能力。為了保證定向越野在高中體育課程中的順利實施,學生需要先掌握基礎的地理知識,能夠正確的識圖與辨向,了解自己在地圖中的具體位置。
高校開展定向越野運動,為學生提供了很多行走與奔跑的機會,進行訓練與比賽的時候,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1]。為了保證定向越野項目的順利實施,高校要設計趣味性強、多元化的運動內容,引起學生的興趣與參與積極性。定向越野具體路徑設計中,高校要在地圖安排、標點分布和特色項目等環節入手,讓定向越野具有更多趣味元素。高校可以舉辦多種形式的定向越野比賽,在校園內部廣泛宣傳,特別是要在節日活動中組織院系、校際的定向越野比賽,讓高校定向越野運動實現多元化發展,為大學生鍛煉提供有利條件。
在定向越野運動中學生不僅要提高跑動速度,更應該使用精確的地圖與指北針,保證行進方向不發生偏差,能夠在規定時間內達到地圖上標示的地點。在定向越野理論授課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師指導學生快速讀懂地圖,能夠結合地圖中各種信息快速行進,順利完成定向越野運動。在定向越野中地圖上圖例符號較多,有著抽象、難記的特點,教師若是采取傳統教學方法,逐一講解與演示,不僅浪費時間,也不能全面呈現教學內容,無法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對此高校體育教師要引入多媒體技術,利用定向越野地圖與實地對照的教學課件,或者是借助定向越野電子立體地圖、沙盤地形模型等,配上相應的文字、圖像和聲音,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在多媒體應用過程中,學生對定向越野有更多的了解,為后續活動的開展打牢了基礎。
戰術教學也是定向越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傳統教學模式下,一般每隔2分鐘出發一名隊員,這樣會影響教學進度,無法在有限教學時間內完成任務。這要求高校體育教師充分考慮到實際情況,若是班級人數超過了50人,則將學生分為2組,分別沿著檢查點依次正向運動和沿著檢查點反向運動,確保兩組學生都可以完成定向越野運動。教師采取這種安排方式,不僅提高了教學密度,課堂安排更為緊湊,也確保學生都參與到定向越野中。此外,教師也可以采取五角星折返跑的方式,分組同時出發,學生要按照五角星狀進行跑到,在訓練過程中,要適當輪換出發位置,促使學生打卡技術不斷提升,能夠增強方向方位感,防止學生轉向中重心不穩摔倒。通過技戰術教學,學生奔跑速度與耐力得到了鍛煉,達到了定向越野運動的目的。
高校周圍如果有山地、公園等地形,體育教師要安排學生參與定向越野運動比賽,走出校園鍛煉。為了讓定向越野在形式上更加豐富,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開展徒步定向越野比賽,這種方式比較簡單,可以在高校內輕松開展,學生要想贏得比賽,必須具備一定的識圖用圖、野外定向和奔跑等能力[2]。在判定定向越野比賽成績的過程中,既要計算個人成績,也要計入團體成績等。第二,開展接力定向越野比賽。這是一種團隊性極強的運動,需要隊伍中所有人都充分發揮潛能,完成各自負責的路線,最終計算團隊所有成員的總成績。第三,開展百米定向越野比賽。大學生參與這類比賽后,不僅奔跑速度可以得到提升,也在反應敏捷能力上獲得了鍛煉,在定向越野中也收獲了快樂,掌握了豐富的識圖用圖技能。
總之,定向越野是一項新的體育運動,由于很多高校在體育課程中開展較少,缺乏足夠的經驗,因而定向越野的價值無法真正得到體現,在開展中還有很多問題。因此高校體育教師要結合學生興趣愛好與個性特點,合理設計定向越野運動內容,確保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也推動了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