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娟,柴 玉
(1. 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2. 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甘肅 蘭州 730070)
我國羽毛球運動有著優異的運動成績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同時羽毛球運動也是高校大學生非常喜愛運動項目之一,但受限于場地因素,大學生無法經常參與這項活動。戶外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健身性、娛樂性較強的體育運動項目,它有別于傳統的室內羽毛球運動。在“健康中國”的大環境中,面向全國范圍推廣戶外羽毛球運動順應了時代發展需求。戶外羽毛球突破了場地與環境的限制且活動成本低,在經濟欠發達的西部高校推廣是必要且可行的。
戶外羽毛球運動是一種在戶外硬地、草地、沙地上,乃至廣場、花園、街道、沙灘等場所都可以進行的羽毛球運動。為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發展健康產業,2019 年5 月13 日,由世界羽毛球聯合會、中國羽毛球協會和廣州市體育局攜手發布了戶外羽毛球項目——戶外羽毛球。經過了球體、場地、器材、規則等各方面的設計、研發、測試和改良,2021 年3 月1 日,中國羽毛球協會發布了在全國范圍大力推廣戶外羽毛運動的通知,希望各有關單位積極推動戶外羽毛球的推廣。世界羽毛球聯合會與全世界各地的羽毛球協會一直在研究這一新的項目,旨在尋找到一種有效、實用且可持續的方式,來鼓勵更多的愛好者在更多的地方參與羽毛球運動,創造機會,讓不同年齡和運動能力的大眾能夠隨時隨地享受羽毛球運動,能在不同環境、不同場地參與羽毛球運動。
戶外羽毛球運動具有健身性、休閑娛樂性、觀賞性、簡便性等運動特點。戶外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健身性、娛樂性較強的隔網運動項目,主要依賴于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和代謝循環系統全身參與的一項全身性運動項目。戶外羽毛球運動受場地、器材設施的限制較小,在3 級以下風速下只要有一片平坦的空地就可以進行活動。其組織形式靈活多樣,有單打、雙打、混雙以及3VS3 等多種組織形式,適合不同年齡段、不同人群、不同性別的人參與。
戶外羽毛球運動的技戰術變化多樣,節奏變化較快,是體能消耗較大的運動項目。長期進行戶外羽毛球運動不僅能提高身體機能,還能改善心理素質,使身心得到鍛煉。
1.3.1 全面提高身體素質戶外羽毛球運動是一項技能性運動,要求腦、眼、手、腳密切協作,全身心地投入,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長期參加戶外羽毛球運動,不但能提高速度、耐力、力量素質和身體的靈敏性、協調性,而且能使肌肉發達、結實、健壯,關節更加靈活穩固。
1.3.2 改善人體生理機能在進行戶外羽毛球運動時,根據對方來球進行預判、移動、選擇合理技術回擊球過程中,人體的神經系統、肌肉、骨骼以及心肺都會被激活;同時,人體的血液循環加快,從而能促進新陳代謝。因此,長期參與戶外羽毛球運動能改善人體生理機能。
1.3.3 提高心理素質戶外羽毛球是一項競技性較強的運動。參賽者的技戰術水平能否得到正常發揮,取決于參賽者的競技心理素質高低。在比賽中,參賽者情緒狀態非常復雜,比賽勝負難料,勢態變化莫測,競爭非常激烈。通過不斷地調整心理狀態,可提高參賽者心理素質。
1.3.4 增強人際交往能力戶外羽毛球運動一般需要2 名以上參與者。在活動中,參與者可以相互交流經驗、切磋球技,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并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尤其在雙打或多人比賽過程中,戶外羽毛球運動中只有善于與同伴溝通,形成默契,及時補位,統一戰線,才能力爭贏得比賽。可見,參與戶外羽毛球運動能增強人們的交往意識,增進友誼,提高人們的社交能力。
2016 年8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沒有全民健身,就沒有全面小康”。2016 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五位一體”“四個全面”“共建共享”“全民健身”的戰略主題,對體育全面承擔健康治理工程做出了明確布局,并明確提出“創新健身休閑運動項目推廣普及方式”。在國務院發布有關《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 年)》中,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供給是計劃中的主要任務之一。可見,在“健康中國”的大環境下,中國羽毛球協會全面推廣戶外羽毛球順應了國家政策導向、豐富了全民健身項目。
西部高校開設戶外羽毛球運動,可以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關于“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精神,還可以進一步落實2014 年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主題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通知意見》。西部高校通過開展戶外羽毛球運動,能有效引導大學生逐漸養成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探索提升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和長效機制。
大學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棟梁,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體育是學校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也是人的一生中接受學校體育的最后一個階段,是學校體育過渡到社會體育的一個重要環節,能否將良好的戶外體育運動習慣貫穿到大學生走向社會的漫長道路,高校體育教育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互聯網時代,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大學生獲得大量的信息資源,對大學生各方面的意識形成強烈沖擊,使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的同時,其健康意識及體育參與程度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從而導致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呈現出一定的分化局面。互聯網對大學生生活方式影響較大,“低頭族”隨處可見。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幾乎被手機占據,其在潛意識里就出現了重手機輕視學習、重智育輕視體育、重營養輕視體育鍛煉的傾向,同時還對戶外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認識,因此大學生身體素質普遍偏弱。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普通高校體育工作條例》政策性文件指引下,為滿足新時代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發展需求,有效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迫在眉睫。
羽毛球運動是大學生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但西部高校體育場館資源有限,很難滿足大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的需求。戶外羽毛球運動趣味性強,場地要求不高,技術難度不大,規則簡單,在大學生中較易開展。西部高校開設戶外羽毛球,不但能豐富西部高校體育課程內容,還能有效促進西部高校體育課程改革。
西部高校體育教師缺編嚴重,場地、器材等設施在數量、類型上與教育部要求配備的標準仍有一定差距,重點大學相對較好,但部分地方院校問題比較突出:一方面學校自身的重視程度不夠,對有關政策的實施與執行監管不夠,另一方面是一線的體育教師對目前現有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能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在西部高校,室內場地有限,如何開發利用校內現有場地資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戶外活動是西部高校體育發展的新方向。
在西部部分高校中,大學生羽毛球運動選修課場地在戶外,但由于風的干擾,導致教學內容無法按進度實施。在教學中,大學生技術掌握能力較差,從而學習動機受挫。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完整地體現用規范動作擊球的效果,也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完成教學目標難度較大。而在戶外開展戶外羽毛球運動,如果能避開風對羽毛球的干擾,并有效開發和利用高校現有場地資源,就可以調動大學生學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以及教師教學熱情,變不利因素為有利條件,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效果,有效完成教學目標。
大學生在課堂中經常在教室內坐著聽課,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也總是在自習室或圖書館埋頭看書,閑暇經常低頭或躺床上玩手機,以至于大學生視力、頸椎、腰椎容易出現問題,且由于戶外活動較少,缺乏維生素D 的攝入,易缺鈣導致骨質疏松。參與戶外羽毛球運動,能夠滿足西部大學生的健身需求:(1)在陽光下進行鍛煉,可以刺激大學生體內多巴胺(DA)的生成,從而防止進入眼睛的光線在聚焦時出現焦點扭曲。(2)大學生參與戶外運動,可以提升身體內的激素水平,放松心情,減少失眠、胸悶、煩躁等癥狀產生。(3)大學生參與戶外運動可以提高體內維生素D 的轉化率,從而預防感冒和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4)大學生長期參加戶外羽毛球運動,能夠提高血液循環的速度,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強化身體免疫機能,提高自身的生命活力。
通過查閱西部高校羽毛球教師隊伍相關文獻發現,西部高校羽毛球的教師數量基本滿足教學需求,如在甘肅省各高校中,由高達93%的高校配備有羽毛球專職任課教師,但教師羽毛球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戶外羽毛球競賽規則與傳統羽毛球運動不同,其技術要求相對較低,對于有一定羽毛球基礎的教師而言,通過自主學習或參與相關培訓,便能快速掌握基本技戰術以及戶外羽毛球的競賽規則,從而更勝任于戶外羽毛球教學。目前,中國羽毛球協會正在努力向全國免費推廣,試圖通過各種渠道,推動戶外羽毛球運動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中的普及。因此,戶外羽毛球在西部高校開展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戶外羽毛球場地只要確保地面盡可能平坦及完整,避免碎石塊、空洞、凸起或任何其他可能造成球員受傷的潛在因素即可,如混凝土或者瀝青地面等。一片平坦的混凝土或者瀝青地面在西部高校不難找,只要合理規劃布局,減少教學干擾,場地有保障即可。戶外羽球由球托及球裙2 部分組成,球裙直徑68mm,球重8.2g,制作球體的原材料為聚丙烯。可在最高每小時12km 的風速中使用,而且球體具有較好的耐久度且制作成本低廉。球拍使用傳統的羽毛球球拍,戶外羽毛球運動時參與者使用較低磅數的拍線,磅數范圍控制在17.5~20 磅,選擇耐久度較高的拍線類型。整體來看,西部高校開展戶外羽毛球運動所需器材設備等成本 較低。
通過對西北師范大學普通大學生是否愿意參與羽毛球運動的情況調查發現,西部高校大學生大部分愿意或非常愿意參與羽毛球運動。可見,羽毛球運動是西部高校大學生最喜愛的運動之一,具有良好的學生基礎。但是,由于傳統羽毛球沒有抗風能力,羽毛球易被風吹偏而影響擊球質量,無法體會多回合的樂趣。而戶外羽毛球能抗三級風力,大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但能沐浴陽光,還能進行羽毛球多拍回合的較量,能夠進一步體驗到戶外羽毛球運動魅力,在西部高校開展戶外羽毛球運動具有較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