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治華 龔晟蘭 黃爽紅
(湖南應用技術學院農林科技學院 湖南 常德 415100)
當下,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老師們把思政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體現在教書育人的細微之處,本人做為一名學工管理人員,思政教育更是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在學校學工處的領導下,通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我院大致形成了三全育人的基本模式,當然,這里的三全育人,有我校的特點,現梳理歸納,供各位同仁參考,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我校的全員育人,這里僅指學校的全體教職工,具體體現在對學生的操行考核上面,我校建校之初就實行了此制度,一直堅持至今,我們也把它稱為千分制,每個學生從入校開始,就有原始分1000分,學校頒布有:“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學生思想品德及個人操行考核辦法”文件,簡稱學生千分考核條例,有總則、附則、兩章共計39條,其中第五條規定,學校各部門、團總支(支部),學生會,班委會,教職工都是學生“千分考核”的考核人,對學生在校的學習,工作,生活等各種表現做出判斷,形成了全員參與育人的長效機制,比如說: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或學科競賽,對積極配合,熱心參與的同學,可以加分;我們經常有同學在食堂或路上拾到錢物,交給輔導員,輔導員就可以給他加分;加分是對同學們的一種鼓勵和肯定,可以讓同學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然,有加分就有減分,有的學生要遲到,要曠課,上課睡覺,玩手機,同樣,任課老師或輔導員就會給他們減分,一加一減之間,就是學生的思政教育,就是學校全員育人的生動寫照。
我校的全程育人,是從學生的初入校門到畢業的全程,學校下發了“分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方案文件,學生在校的四年,每一年都有相應的主題教育,第一年主題是環境認知,包含:走近常德市情教育活動,國防教育與軍訓,新生入館教育,專業認知教育,心理健康第一課,安全教育,誠信教育等,根據學院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內容,如文傳學院,就有漢服禮儀教育,農林學院,就有農場認知教育等等;第二年主題是價值引領,包含:青年馬克思骨干培養工程,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典型報告,大學生志愿服務,四愛教育,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等等;第三年主題是能力提升,包含:經典閱讀系列活動,創新創業沙龍,創業園區交流考察,學科競賽等,如農林學院的插花比賽、園林景觀設計大賽,設計學院的室內設計大賽等;第四年主題是職業適應,包含:職業認知,就業動員,畢業季文藝活動,就業形勢政策宣講,畢業典禮與感恩教育等。
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四年都在接受不同的主題教育,各學院還開展有符合各自專業特點的主題活動,將全程育人貫穿了同學們的整個大學生涯。
我校的全方位育人,是指課堂外的各類活動,她的內容很豐富:有寢室文化月,校園藝術節,體育活動常態化,如籃球聯賽,排球賽等,社團文娛活動也是月月有;還有晚上在廣場的集體舞,有在田徑場的熒光夜跑,以及每年兩次的校外15公里長跑;有每天早晨學生打掃校園的勞動場面,有每月兩次的校外志愿服務活動;有寒、暑假的勤工儉學,有黨員責任區的結對幫扶;還有經常性的校外專家,行業大咖的學術講座,指導交流;第二課堂中體育、美育、勞育的結合,就是全方位服務學生,激發學生,鍛煉學生的育人平臺,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信心勇氣,服務大家的責任擔當,強健體魄的運動精神,全方位育人,是體現在每一件的小事之中,體現在眾多學生參與的活動之中,在豐富的第二課堂,真正做到了實踐育人,活動育人,勞動育人。
4.1 三全育人的過程,我校的千分制起到了串連貫通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學生千分是和學生的獎懲掛勾的,在評優評先,獎學金評定,入團入黨,優秀畢業生等評選時,對學生個人千分都有要求,如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就要求1100分以上,這樣就約束學生要好好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文體公益活動;有的學生上課要遲到,要曠課,衛生不及時打掃,就會有扣分,800分以下,就不能參加各類評優了,所以學生還是很重視自已的千分的,學?,F在學習氛圍濃厚,學生們都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千分制起了很大推動作用。
4.2 在實踐與探索中,也存在一些技術問題和難點,比如在千分考核中,考核系統信息化程度不高,人工錄入,效率不高,智能化程度有待提升,扣分處理快,加分滯后,讓學生們有意見;再比如第二課堂的開展,如何吸引更多的同學參加,讓更多的同學感受第二課堂的魅力和作用,各學院的學生參與如何更加均衡,都是要更精準的去解決的問題。
作為湖南應用技術學院的一名學工人員,要貫徹三全育人,首先要自身過硬,品行端正,為人師表,才能去影響學生,更好的培養和塑造學生,三全育人永遠在路上,我們將不斷改進和完善,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有品德,有技術,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