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飛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傳統武術遵循的道德規范就是家國情懷,換言之高效學習武術能夠磨練學生的家國意志,道德情懷,通過武術教育傳授大學生保護祖國、喚醒學生的愛國情懷,有很重要的意義。傳統武術在發展過程當中重視內外兼修,也就是說不僅重視身體的練習,更重視品格的打磨。新時期,獨生子女居多,學生的意志缺乏打磨,從一定程度上講,學生在溫室當中成長起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導致學生在走出社會之后面臨很多問題,而高校設立武術課程能夠打磨學生的意志,鍛煉學生的品性,豐富學生的生活,能夠為學生畢業以后投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在精神上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一直以來被人們所推崇,這些精神內涵可以促進學習武術的學生形成高尚的品格。中國武術本質上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在中國的武術當中,每一個招式都有深刻的美學內涵,以中國的武俠文化為例,其動作擁有美學內涵、哲學趣味,這些能夠讓學生提起很大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中國很長一段時間內流行的“金庸”“武俠”以及古龍文學等作品,他們創作了一個武俠世界,得到無數人的景仰。高校在開展武術教學的時候可用積極的方式塑造學生的品格,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武術文化在哲學醫學,美學等方面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國武術的發展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的過程,學生學習武術理論知識的時候,可增強民族責任感與文化感。
學習武術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道德知識,在學生未來的發展當中,要考慮學生道德意識的培養,為學生進入社會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擁有強烈的道德意識才能夠更好地為社會作出貢獻,隨著社會的發展,武術文化也在不斷演進,傳統的三綱五常等精神已經被時代所淘汰,高校在開設傳統武術課程的時候,一定要具備寬容、容納精神,重視對學生的道德教學,能夠讓學生在現實生活當中展示出更好的風尚,從而提升社會道德的培養。[2]
我國高校尚沒有全部設立武術學習課程專業訓練場館,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學校學生基本上都是在戶外訓練,沒有專門的場地,在必要的情況下還會向相關的學校借用場地。在實際的武術訓練過程中,學生能夠看到其他同學的動作,但是無法看到本身的動作,也就不能看到教學效果,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在別的訓練場學習,學習武術的學生很容易被別的同學吸引注意力,但是由于高校學習設施不夠完善,學生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隨著國家的發展,武術在國際上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跆拳道等課程的出現,讓武術學習越來越邊緣化。
高校雖然開設武術課程,但是武術教師并不是專業的武術教師,教師能夠將一些武術技術動作傳授給學生,但是除此之外,武術理論知識文化內涵的被拋棄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不能將精髓傳遞給學生,導致學生在學習武術的過程當中出現一些教師講授,但是學生理解能力差的情況,學生對動作要領往往只是硬性記憶,無法運用在實際當中,導致武術教學枯燥。
高校學生一部分能夠景仰武術的世界,但是一部分學生對武術的認識不足,很大部分上學生對武術的學習興趣很低。[3]因為沒有認識到武術的價值,而且也不夠重視武術的作用,再加上一些學生對武術的理解存在偏差,甚至認為有的學生愛好武術是因為興趣使然,并沒有和更大的價值取向掛鉤,再加上當前高校設置的武術課程并不多,只會對一些簡單動作,比如太極拳、救生動作等進行教學,導致學生不能理解武術文化價值,也很難對武術學習存在興趣。
高校學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武術專業,在武術動作嫻熟規范的同時,還需要參與到實踐訓練當中,能夠在學生學習的時候展示出規范的武術動作,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講解武術動作,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和教師之間搭建起溝通交流的平臺,降低學習武術的難度,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具有家國情懷以及重要的武術影視劇以及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對學生進行教學,然后讓學生存在對武術的興趣,在不斷的學習過程當中認識到武術文化的重要性,然后建立起高效獨特的武術文化,促進高校學生的文化教學。
武術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根據實際狀況制定相關的教學內容,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來制定相關的學習計劃。比如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別的學校學生學習武術的過程,同時根據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還可以舉辦武術知識競賽活動,在不同的高校之間開展武術競技學習活動。通過各種開發的武術學習形式讓學生快速了解武術的知識,同時盡快掌握相關的能力。在這個過程當中要讓學生重點領悟武術文化的價值,同時還可以對每個動作和技巧進行重點講學,要求學生快速掌握其中的技巧,同時與別的體育項目相融合,從而保證武術教學的實用性。
高校在進行武術教學、宣傳武術文化的重要性的時候,應該充分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高校上層領導對武術理論知識、武術文化、武術背景有詳細的了解和充分的認識,然后基于對武術學習的重視,開展武術訓練,從而積極在學校內部建設起武術場館,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為學生學習武術提供場地。同時這種方式還能夠讓學生對武術學習存在興趣,同時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還需要教師隊伍質量的提升,高校需要對教師隊伍進行嚴格的把控,保證教師的教學水平,高校應該根據當前的學習狀況改善,還可以運用積極的手段增加輔助教材,健全配套設施,為學生的學習建立更加完善的訓練場所,了解教師與學生學習的特征,制定出合理的課程,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從而促進高校武術文化學習的開展。[4]
武術課程學習的支撐點就是教材的運用,就編寫出合理的武術教材,才能夠體現武術理論學習,保證高校武術學習的質量,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對武術的愛好。因此,教育部門需要重視對武術課程教材的開發,高校武術教師還需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將武術學習的理論性與實踐性結合,同時還可以與相關的武術俱樂部進行結合,制定舒服和高效狀況的學習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