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婉晴 戴志鵬
(湖南城市學院體育學院 湖南益陽 413000)
應對我國日漸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需要借鑒國際經驗構建在大健康理念下促進多部門協作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1]。體育在促進老年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梳理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國際經驗能夠為解決我國目前老年人體育工作領域中普遍存在的體育組織網絡不健全、體育健身場地設施缺乏、體育健身方式較少、科學性較差和經費投入不足等問題提供思路借鑒。
運用文獻資料方法,在ISI-SSCI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文獻資料庫和中國知網(CNKI)下載相關文獻80 余篇,梳理了國外推動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相關經驗和特點以及對解決我國老年人體育工作現存問題的啟示。
在國外,體育促進老年健康主要基于老年個體差異選擇不同體育活動形式。(1)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維持老年人身心健康。如較長回合身體活動方式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功能性運動能力的平均水平[2];適度身體活動有助于減緩健康老年人神經認知功能的衰退[3];積極的身體活動能夠調整老年人的情緒狀態和緩解抑郁癥狀[4];身體活動能夠改善照護性老年人的心理狀態[5]。(2)身體鍛煉(physical exercise)改善老年人的生理機能和預防老年心理疾病。如接受日間照料中心服務的高齡老人在監護狀態下使用拐杖進行步行鍛煉能夠明顯提高他們的健康總評得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6];農村社區老年人基于低頻率設置以自我監控方式,在伴隨家務勞動過程中進行的成組練習,能夠改善某些健康指標(如運動能力)[7];體育鍛煉能夠改善或保持普通老年人的認知功能[8];身體鍛煉有助于防范農村老年人的抑郁癥[9]。(3)體育競賽(sport)提升老年人的社會適應能力。美國在體育競賽促進老年健康方面進行了2個積極嘗試:一是鼓勵人人參與、分享友誼,讓老年人盡早形成體育生活方式;二是逐步改變社會對老年人的看法,即老年人并非身體虛弱、疾病纏身[10]。可見,老年人體育競賽具有競技體育的一般性特征,以競技較量為主要手段,具有相對統一的規則要求,能夠為老年人的社會交往提供重要途徑,有益于提升老年人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引導老年人形成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4)康復體育(medical physical activity)治療老年疾病。如扁帶訓練(Slackline Training)能夠明顯改善老年人大腦紋狀體網絡的生理機能[11];基于醫學治療原理的反應性平衡訓練方案(Reactive Balance Training Program)能夠提升老年人的反應時間(Reaction Time)和步行速度(Foot Speed)[12];有氧康復訓練(如抗阻訓練)能夠影響老年人的P300認知電位成分[13];體能訓練與營養干預方案能夠明顯提高體弱老年人的身體活動水平和日常活動水平(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14];運用PT+NT的聯合干預對于有效保護高風險老年病人的肌肉組織非常必要[15]。
在國外,社區建設起步較早,社區服務相對完善,社區服務逐步成為體育促進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平臺。(1)“社區基礎服務+體育”干預老年健康。在加拿大,城市社區都設立了老年體育運動指導機構,將體育運動置于延緩衰老,延長老年人健康壽命核心手段的高度[16]。另外,數字媒體逐步進入社區提供的為老服務領域,如依托數字媒體組織老年人開展各類體育活動[17];在日本,老年人預防性護理活動(如老年人保健)是社區綜合支持中心(Community General Support Center)提供以社區支持計劃為基礎的預防性干預活動之 一[18]。“社區全員參與運動”(Community-wide Campaign)在改變老年人的體育參與意識和體育活動認知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19];在韓國,依托社區服務的“分享快樂”綜合性認知行為方案(the"Happy Together"Integrated Cognitive Behavior Program)有效提升了選擇居家養老的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功能[20]。(2)“社區養老服務+體育”干預老年健康。在波蘭,老年人主要基于健康狀況較差和缺乏生活照料等原因選擇社會化照料(即社區養老服務)[21];在芬蘭,老年人對于養老機構提供的保健、休閑等服務具有強烈期望和需求[22];在韓國,保健福祉部(以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與文化體育觀光部提供的財政支持為老年人體育福祉事業形成了良好的事業互補態勢[23]。(3)“社區醫療服務+體育”干預老年健康。在意大利,政府通過社區醫療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的衛生保健資源,不僅涉及醫藥處方和入院治療,而且涵蓋衛生、保健等非治療服務[24];在美國,《佐治亞州健康保險方案》(Georgia State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通過加強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建設明顯改善了老年人體育健身服務的支付能力[25];在塞爾維亞,諾維薩德市(Novi Sad)為老年人體育鍛煉提供的運動處方指導有效預防了相關老年疾病[26];在德國,以社區醫療服務中心(Community Care Access Centers)為基礎的“老年人服務中心”(Service Centers for Elderly People)一直鼓勵有資質的咨詢師開展診斷和協同配合工作[27]。
在國外,政府、體育部門、養老部門和醫療部門是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多元責任主體,強調了體育、醫療、養老在老年健康領域的服務協同。(1)政府提供統籌規劃服務。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先后召開的7次白宮老齡會議(1950年、1961年、1971年、1981年、1995年、2005 年和2015 年)均涉及老年體育與老年健康議題[28]。2001 年5 月,美國聯邦政府制訂的老年體育計劃,將公共政策、衛生部門、學術研究、家庭與社區、宣傳與營銷、綜合領域等6個領域有機聯系起來,提高了老年體育政策的執行效率[29]。總體而言,美國老年體育政策重視橫向連接州政府與聯邦老年服務網,并縱向直達社區的“橋梁”作用[30],強調了“跨部門”理念和重視了配套項目的研發[31],保證了老年體育政策、規劃的連續性[32];在荷蘭,政府老年事務部門實施的“More Exercise For Seniors”(MEFS)活動方案有效延長了老年人的獨立活動時間[33];在德國,政府主導制定的老年體育政策涉及健康促進政策、健康保險的“紅利政策”和復健運動政策[34];在巴西,《巴西老年計劃方案》(Brazil Old Age Schedule)重視了醫療、體育、養老等領域在社區老年健康服務方面的資源整合[35];在日本,老年人體育政策注重體醫融合、強調老年人體育鍛煉與輕度失能老年人在運動參與、醫療資源的分工與整合,以及激發老人對體育鍛煉的需求感與自主性[36]。(2)體育部門提供活動組織和場地設施服務。在美國,社區老年體育高度重視政府與社區的協作,注重以社區為重心設置老年體育管理機構,強調了社區老年體育的穩步推進[37];在日本,體育俱樂部,特別是社區綜合性體育俱樂部是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的主要場所[38]。(3)衛生醫療部門提供康復保健方法指導服務。在韓國,衛生醫療部門主要通過綜合實施疾病預防、治療、技能訓練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識、身心機能恢復,以及社會融入等[39];在澳大利亞,大多數州的區域醫院都設有老年科或者相關團隊,不僅為患有急重癥的老人提供治療,也為相關科室的老年病人提供包括功能復健、社會援助和心理疏導等方面的服務[40]。(4)養老部門提供資源整合服務。在瑞士,《健康和醫療服務法》將“協助老人身體康復護理和保健知識傳授”作為了“居家保健關懷”(居家養老服務種類之一)的重要職責,英國的健康部強調“提供相應鍛煉”是老年康復過渡護理服務的內容之一[41];在美國,精神養老服務一直受到重視,政府基于國家自身的經濟發展階段和經濟實力將精神養老服務作為養老服務體系的重點加以扶持,不僅將精神養老服務細分為精神照料、身心保健、精神慰藉等多種類型,而且將精神養老納入整個老年健康產業中[42]。
國外的體育促進老年健康涉及身體活動、體育鍛煉、體育競賽和康復體育等諸多形式,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老年人對于愉悅身心、強身健體、養生保健、增加社會交往等治未病和康復治療、機能修復等治已病的多元健康需求。具有自理能力的老年人通過在日常生活中適度參與力所能及的身體活動,在閑暇時間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和興趣愛好參與一些體育鍛煉和體育競賽豐富了老年生活質量的內容體系;失能或身患疾病的老年人通過接受康復體育活動,修復生理機能和調節心理健康,拓展了老年健康的基本內涵。
國外的社區能夠充分整合醫療、養老和體育等領域的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身體活動和體育鍛煉是老年人強身健體和愉悅身心的重要手段,社區基礎服務和社區養老服務能夠提供場地設施和活動組織支持;體育競賽是老年人挑戰自我和積極融入社會的重要手段,社區文化設施服務能夠提供場地設施和活動組織支持;康復體育是老年人治療疾病和病后康復的重要手段,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夠提供方法指導和活動組織支持。
國外的老年健康工作兼具公益性和私益性特征,政府、社會和家庭需要在老年健康投入中承擔相應責任。政府需要在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政策制定和場地設施建設、活動組織運行的財政投入方面承擔公益主體責任,體育部門需要在老年人體育活動組織方面承擔公益主體責任,醫療衛生部門需要在老年人養生保健和康復治療方面承擔公益主體和私益主體責任,養老服務部門需要在老年人的體育休閑、體育娛樂和康復體育等方面承擔私益主體責任。
《美國老年體育計劃》《巴西老年計劃方案》,以及荷蘭的“More Exercise For Seniors”方案等表明:政府需要在推動老年人體育工作方面重視老年體育健身與養老、衛生醫療等事業之間的密切關聯,加強相關政府部門的職能協調以及制定專門性政策文件。在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過程中,黨和政府對于老年健康逐步給予了高度重視。2018 年3 月13 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被列為“大部委”改革需要解決的工作任務之一。抓住“大部委”改革契機,加強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政策統籌能夠提升老年健康重要性的認識高度,這需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體育促進老年健康進行宏觀統籌,體育事業、老齡事業和衛生醫療事業發展規劃明確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政策執行主體,中央和地方政府針對老年健康事業的各類發展規劃加強政策導向的一致性和執行過程的靈活性。
加拿大、日本等國家針對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服務供給經驗表明: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提升老年人體育組織網絡和場地設施的利用效率。目前,“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國信息技術領域的新業態,“大數據”(big data)逐步成為信息技術網絡平臺的重要信息資產,為提升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服務協同水平提供了信息平臺。依托“大數據”平臺建設推動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服務協同,需要實現全民健身、社區養老和衛生醫療服務供給方式的信息化,養老服務機構運用“大數據”平臺及時發布老年健康的供需信息,全民健身領域運用“大數據”平臺提升體育促進老年健康活動組織和場地設施的供給效率,衛生醫療領域運用“大數據”平臺推動健康養老、健康管理、健康咨詢、健康文化、體育健身等產業發展。
美國加強社區醫療服務建設,改善老年人健康消費結構、塞爾維亞推廣運動處方預防老年人疾病;德國鼓勵有資質的咨詢師在社區醫療服務中心為老年人開展診斷和協同配合工作等經驗表明:老年體育健身消費與疾病治療和預防開支存在密切關聯。倡導“大健康”理念,就是把人類社會提升健康水平的路徑拓展到鍛煉、生活方式、健康促進、慢性病預防和控制,以及國家衛生規劃[43]。《“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推動醫養結合,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和養老服務,促進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務同居家、社區、機構養老緊密結合。倡導“大健康”消費觀念,拓寬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經費渠道,需要政府在養老保險、社會救助和財政補貼方面加強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基本生活保障,各類社會和市場組織在各自服務領域重視體育促進老年健康的消費需求,老年人及其家庭為體育促進老年健康提供基本經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