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軍 華山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范圍廣泛,從前期儲備人才的招聘到后期防止人才流失都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范疇,所以人力資源的存在是企業發展的根基和動力。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對人才進行篩選與選拔,為企業發展提供優秀的員工,這是企業間競相爭搶的發展潛力。而當前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和推進,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更為便利的通道和途徑,通過人力資源與信息技術的結合,能夠精準的招賢納士、管理員工檔案資料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企業的效益。但由于信息化的技術性較強以及新事物發展初始容易產生排斥效應,導致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差強人意,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因此,本文針對于此提出相應的改善建議,以期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和目標。
以信息化為手段構建人力資源管理平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加大,如何有效、高速便捷辦公成為各企業都在探索的方向之一。合理將信息化手段運用其中能夠有效提升辦公速度,滿足市場對企業的發展要求。就目前企業管理而言,仍然存在部分企業管理信息化拘于形式,企業技術、人才及設備無法最大水平發揮作用,影響了企業的發展速度。如何最大程度發揮信息化管理對企業的推動作用是企業必須重視的問題,只有對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重視,并盡可能避免相關管理出現混亂,才能保證企業滿足市場需求,充滿動力[1]。
企業實行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是技術發展的必然,同時也是高效辦公對企業提出的新要求。與傳統的紙質化辦公相比,信息化辦公不僅提高了便捷性,而且出錯率也明顯有所下降,從長遠而言信息化辦公能夠節省很多成本。紙質化辦公在信息量較大時極易產生混亂,且無法支持同步交叉辦公,而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是建立在龐大的數據庫基礎上的,除了能夠同時滿足企業不同部門的交叉辦公,還有效地提高了辦公效率、降低錯誤率。
較傳統人力資源管理而言,信息化管理能夠快速整理、更新信息庫,在縮短資源更新管理時間的同時,有效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費,是企業降低管理成本、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成為了推動企業長遠發展的主動力之一。企業領導作為企業發展的掌舵人,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加大對信息化管理的投放力度,以求能夠盡可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提升企業競爭力。
管理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能力,不僅需要自身專業的理論知識作支撐,還需要有出色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和親和力等,這是企業管理層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否則很容易使企業陷入錯誤的決策困境中[2]。而人力資源的管理層經常會面對形形色色的求職者、競爭者等,因此必須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專業能力才能為企業招納優秀的人才。
當前人力資源管理層由于缺乏獨到的眼光和管理能力,導致企業的人才流失嚴重,而頻繁的人事變動更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容易在企業內部造成人心惶惶的緊張氛圍;其次,人力資源管理層缺乏全面的綜合管理能力,對員工的了解以及內部員工調動沒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統,仍然依靠人工層層審批,不僅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而且增加了時間和成本的支出,不利于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此外,員工與管理者存在陌生感和畏懼感,不利于構建親和力的企業文化,也不能有效地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3]。
從發展大環境談,國內信息化管理較國外而言起步晚,且信息化改革多流于形式。部分企業在進行信息化改革時,只是單純的對人事部粗略變動,從表面看似乎進行了信息化改革,但實際上并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而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領導對信息化管理認識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視。
也有部分企業在信息化變革方面非常積極,不但引進新技術、新設備,還積極招聘各類人才,然而最終取得的成果卻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為這些企業雖然擁有技術、人才和設備,但對信息化管理掌控不到位,只是一味的引進,卻不能結合企業實際運用,以達到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最優水平[4]。作為企業領導,積極采用信息化管理是好事,但如果只是為了引進而引進,而不讓其發揮實際作用,這樣對企業發展不是推動,反而會成為一種阻礙。只有企業重視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積極引導其應用,將管理與企業實際相結合滿足企業發展需要,才能最大程度發揮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需要依靠軟件系統的平臺進行數據的收錄和整理,而企業的管理者沒有充分認識到到信息系統強大的獨特優勢,對其設備的投入力度小,缺乏對系統的開發維護,使其運行不穩定,常常出現故障,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劇了成本的支出,降低了工作效率。一旦系統出現異常,人力資源管理者就不得不暫停手頭的工作,等待系統的恢復,這其中的時間成本間接造成企業效益的損失;其次,企業高層對信息化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成本從嚴控制,不愿在系統維護和修復上花費大的費用,更何況作一個系統程序復雜、專業性強,并且需要外聘或者外包給專業的技術程序員進行設計開發。這對中小企業而言是一筆巨大的支出,所以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運行不穩定且功能相對單一,不能滿足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需求[5]。
對于現代化企業而言,管理機制應當更加注重人的發展,將以人為本作為管理機制的根本,能夠最大程度發揮人的作用,從而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就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而言,一方面需要企業領導在管理方面有較高能力,另一方面也對基層部門的工作人員提出了相應要求。基層部門的工作人員是信息化管理的實際應用者,其綜合素質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整體發展。信息化管理的優點是高效、便捷、可交叉應用,但基層人員如果連最基本的信息化操作技能都不能熟練掌握,則會使得信息化管理只能流于表面。為了能夠保證基層部門對信息化管理的掌握,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時更新并提高辦公人員綜合素質,以求達到信息化管理要求標準。
一個持續不斷上升發展的企業,其領導者的管理能力也會很高。高層領導者對于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的認識不會只拘泥于表面,而應該在企業內部進行大力推廣。總之,在進行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創新時,企業制度與管理者的能力都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要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并盡可能提升管理者的決策能力。
作為現代企業管理中人力資源方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信息化管理在國內雖然起步晚,且基礎理論和技術來自國外,但仍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國內企業競爭發展形勢不同于國外,但那些經典的管理案例依舊值得國內企業學習。企業可以從優秀案例中汲取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優化運用,將對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助推力。
目前,我國大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缺乏正確認知,管理制度拘泥于照搬而非與自身實際相結合,導致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種情況下,作為企業的決策者,企業領導應該在明確企業發展需求的基礎上高度重視信息化管理,將其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工作進行推廣,并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積極發現人才。領導者是企業發展的領路人,只有從領導層就重視信息化發展創新,才能在企業各部門引起重視,以發揮信息化管理的優勢[6]。
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必須有基礎的技術設備作支撐,才能在其基礎上進行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所以企業要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首先,企業領導者要意識到信息技術的不可或缺性,這樣才能對其進行足夠的預算投入,否則后期的工作將難以開展。同時,要明確信息系統的支出不是一次性結算,后期需要定期的維護和更新,以彌補功能不足和修復漏洞,使系統運行更加穩定和順暢。其次,企業在對信息技術投入的前期就要聘請專業的技術團隊進行程序的編寫與功能的設計,使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版面簡潔美觀、功能齊全,不局限在招聘投遞和考勤打卡的范圍內,還可以開設員工檔案管理、請假申請以及培訓項目等專欄供企業從業者使用,這樣能夠降低人員頻繁流動的風險以及節省時間和空間的成本,滿足當前企業員工的多樣化需求。
人力資源是企業的門面,代表企業的文化和形象,是企業在信息化時代必須著重關注的焦點,通過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優越性,從而提高企業的辦公效率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