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思佳
(沈陽建筑大學,沈陽 1 110000)
戰略成本管理是一種新的管理思想與管理模式,能夠應對企業市場環境、競爭和滿足利益相關者。現階段世界經濟逐漸發展,中小企業競爭環境愈發激烈,為了達到當前中小企業管理需求,針對當前中小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中小企業有效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提供依據[1-2]。
戰略成本管理是一種戰略觀點,旨在通過從成本來源中識別成本驅動因素并分析和管理價值鏈來降低成本并提高戰略地位,這是一種現代的成本管理方法,最終基于戰略管理的需求形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戰略成本管理的建議[3]。戰略成本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體系與戰略管理理論與方法體系相吻合,戰略成本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1.1 進行戰略定位
公司使用三種通用競爭策略分析如下[4]。
針對成本領先戰略的目標而言,制造商可以在價格上與業內所有制造商競爭,產生更高的利潤,并防止競爭對手的價格攻擊。
差異化戰略可以使企業具有相對較大的規模,這是一種通過提供產品或服務來獲得競爭優勢的戰略。服務與其他針對公司市場的競爭對手有所不同,盡管優勢公司為了獲得某些方面的差異性而付出了更多,但這些差異對公司而言是額外的,會令產品價格比其他競爭對手更高,因此其在行業中的表現要高于平均水平。
集中化策略是通過成本領先者或產品差異化處理后,針對特定的采購群體以滿足經過市場細分和消費者細分后的特定需求,這是獲得競爭優勢的有效策略。
1.1.2 戰略價值鏈分析
戰略價值鏈分析包括三個部分:通過分析公司面臨的產業價值鏈,確定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通過分析公司的內部價值鏈,了解公司本身的實際情況;通過分析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可以深入了解競爭對手,然后在認識對手的情況下進行有準備的競爭。
1.1.3 成本動因分析
成本動因分析方法通過識別成本動因和闡明成本動因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以最終實現的方式對成本進行分析和把握。降低成本可以在競爭中獲得更多優勢。
首先,與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相比,戰略成本管理方法是在追求最大化經濟效益的管理方法中追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戰略[5]。戰略成本管理是從行業環境著手,在市場上獲得長期成本優勢。戰略成本管理,也是要賦予公司強烈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其次,傳統成本法只關注制造成本,因此傳統成本法分析的成本是不準確的。戰略成本管理擴展了成本管理并將成本分析應用于采購、銷售、技術和財務等各個領域。此外,傳統成本管理單純強調節約成本,是一種短期行為,但戰略性成本管理有一種花錢為了省錢的強烈趨勢。為了將來獲得更多利潤,短期內必須花費較多的資金。最后,傳統的成本法只是在現有基礎上的節省,而戰略成本管理是結合外部市場環境、自身的綜合要素和實際競爭對手的情況制訂合理的經濟戰略計劃,管理層可以更好地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中小企業應該以服務顧客為本,以市場為中心。但是,一些經理人無法適應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沒有樹立市場競爭的觀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企業之間的競爭還沒有被充分認識到,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企業成本的競爭,部分中小企業還存在“等、靠、要”思想,并且在成本管理中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中小企業戰略成本管理體系不完善的問題非常普遍,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中小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和監督體系不健全,許多中小企業雖然有成本管理體系,但由于缺乏相應的監督體系,戰略成本管理的效果是不理想的;其二,中小企業戰略成本管理體系的完整性水平低。現階段,中小型企業在整體戰略成本管理系統中只使用了幾項制度,缺乏完整的戰略成本管理系統,造成戰略成本管理效果不佳。
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手段相對落后,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中小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一些中小型企業沒有采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和處理數據信息,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降低了效率;其次,中小企業實施了戰略成本管理,但沒有對行業中的競爭對手和客戶的發展戰略目標進行研究,中小企業通常意識不到外部價值鏈的作用;最后從內部價值鏈來看,中小企業在戰略成本管理中的應用只專注于生產過程,但是,內部價值鏈不僅包括生產程序,還包括研發程序、銷售程序等,中小型企業管理戰略成本時,沒有考慮到其他部分。
3.1.1 建立成本管理策略
傳統成本管理著眼于從企業自身的角度對企業內部短期生產過程中的成本進行管理。在價格方面,企業成本管理必須適應戰略管理的要求,從傳統成本管理向戰略成本管理轉變,成本管理應針對整個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戰略成本管理應關注長遠利益,盡管短期投入很大,但有必要放棄短期利潤,將來可以實現更大利潤。企業要注重競爭力和成本管理,要發揮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3.1.2 更新成本管理思想,樹立事前控制思想
在計劃經濟的長期影響下,中小企業成本管理一直沿用事后控制的方式,產品在市場上也沒有競爭力。國外的研究表明,產品成本的70%~80%是在開發和設計階段確定的。從中可以看出,加強成本控制必須樹立事前控制思想,從源頭控制成本的發生,加強全過程成本管理。為了有效實現中小企業管理,需運用系統的、全面的戰略成本管理思想。
中小企業僅使用單一的戰略成本管理系統不能滿足戰略成本管理的需求,在此基礎上,企業可以積極運用更先進的戰略成本管理思想,有必要建立一套先進的戰略成本管理系統。首先,建立完整的戰略成本管理評價體系,對戰略成本管理工作的完成狀況和企業在戰略成本管理過程中的工作狀況進行評價,從而發現、解決戰略成本管理流程中的問題或分配下一個任務。通過評估系統對公司各職能部門員工的職責、績效進行管理,以明確各部門員工的職責,避免各種混亂情況的出現和影響戰略成本管理的發展。其次,建立全面預算管理系統,預算在中小企業戰略成本管理中非常重要,全面的預算管理可以幫助中小企業加強成本控制,確保戰略成本管理的制度化和規范化,應根據中小企業的具體情況和特點,結合市場供應鏈的特定環境,調整市場策略。最后,根據市場形勢,針對每個部門的不同情況建立嚴格的預算管理制度,以確保公司準確控制成本并實現其戰略目標。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戰略成本管理的效率,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實現。首先,需要準確、快速地收集信息資料,互聯網可以滿足這些需求,因此企業可以利用Internet共享信息資源,加強部門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溝通。其次,積極引入新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節省人力成本,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以及中小企業與行業價值鏈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通過加強企業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可以使中小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更加科學、合理和高效。引入ERP 系統,可以加強中小企業對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控制,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綜上,優秀的戰略思想需要企業落實才可達到效果。因此,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應制定合理的激勵和懲罰制度。中小企業只有在業務管理過程中樹立和貫徹戰略思想,才能不斷發展壯大。為了實現更快的發展,有必要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并保持自身發展的優勢,從現實出發,著眼未來,實現穩定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