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清途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龍華中心小學,福建莆田 351264)
閱讀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常規的閱讀教學模式下,學生閱讀興趣低、教學效果差。可以說,傳統閱讀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教學及學生發展的需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迫切需要找到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或方法。群文閱讀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圍繞某一主題以不同組合方式呈現文本,能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具有積極的作用[1]。
議題是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恰當的議題可以保證群文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也能夠激發學生參與群文閱讀的興趣。語文教材中有許多關于自然或表達作者愛國情感的文章,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部分教師往往選擇“感受自然”這類較為空泛的主題。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有許多,學生到底需要關注哪一方面卻不得而知,而閱讀及分享閱讀經驗的過程也缺乏針對性,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也難以達成共識,進而影響了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效果。
因為群文閱讀是在特定議題下開展的,更重視題材或主題的統一,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容易集中在教材文本與群文閱讀文本“相同”這一方面,基本是按照體裁或主題內容選擇文本,所選擇的文本與課文內容過于趨同。實際上,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旨在由傳統單篇閱讀延伸至多篇閱讀,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因此,教師選擇文本時不應僅僅尋求文本之間的相同點,也應尋找文本之間的不同點,幫助學生更系統地構建起語文知識體系,使學生可以在多篇文本中找到相同點與不同點,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是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2]。顯然,當前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未能做到這一點。
因為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實施的時間不長,部分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難以明確教學目標。從現實情況來看,小學生在課堂上閱讀時間較少,而為了跟上教學進度,教師大多采用一篇帶多篇的方式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在制訂教學目標時關注的是學生能否在課堂上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增加閱讀量。實際上,群文閱讀的目標之一是挖掘文本的內涵,但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過分追求增加學生閱讀量這一目標,對文本的美感及思想教育等方面很少涉及。如此一來,缺乏明確、科學的教學目標會影響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施及最終的教學效果。
科學地選擇議題是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教師在選擇群文閱讀的議題時,不僅要結合教學目標,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選擇議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如果教師選擇的議題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就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3]。此外,教師選擇群文閱讀議題,還需要結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生活經驗不足,認知能力也較為欠缺,所以議題的選擇應該傾向于更加簡單的內容,如“我最喜歡的動物”;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生可以選擇討論性強、復雜一些的議題,如“不同故事中蛇的形象”。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議題應該是具有可議性的,表現在議題的沖突性或開放性上,比如,沖突性體現在與學生既往學習知識之間的沖突,或者是課文及課外閱讀文本之間的沖突,吸引學生通過閱讀與交流主動解決這些矛盾。
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議題選擇群文閱讀的文本,使教材課文與課外閱讀有效銜接起來,要選擇與學生年齡相符的文本,如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群文閱讀可以多選擇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或者短篇幅的文章,而針對高年級學生的群文閱讀可以多選擇散文、小說等。
教師在追求閱讀文本議題或題材“相同”的同時,需要重視文本互異,即課文與課外文本在內容或題材上要多樣化。小學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應善于利用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文本,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認識到不同體裁的文章的特點,并學會從多個角度閱讀文章。
例如,《普羅米修斯》這篇課文詳細介紹了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火種及所受懲罰的過程,文章中有許多語句描述了普羅米修斯的動作、心情,學生需要掌握描寫人物的方法,學習普羅米修斯不屈不撓及勇于獻身的精神。結合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及內容,筆者確定了“感受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這一議題,在此議題下,選擇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兩篇神話故事作為群文閱讀文本。大多數學生對這兩個神話故事較為熟悉,因此,筆者就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探究這三篇神話故事中描寫人物的語句,并讓他們總結人物形象特點。此外,選擇中外經典神話故事,也能讓學生了解中外文化之間的差異,尤其是刻畫人物形象方法的差異,這樣的選文對培養學生批判性閱讀思維具有積極的作用。
教學目標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具有指導作用,因此,教師應立足群文閱讀的議題,確立具體的教學目標。如果一個課時不能實現所有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對教學目標進行細化與分割,避免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盲目化。
例如,在圍繞《普羅米修斯》這篇課文展開群文閱讀教學時,基于議題及四年級學生認知特點,筆者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一是在閱讀中用畫線等方式找到神話故事中刻畫人物形象的語句,并嘗試通過批注等方式提煉出人物的特點;二是通過中外神話故事的比較閱讀,學習與總結中外神話故事中描寫人物的方法及異同,進一步感受人物形象;三是培養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及閱讀思維。明確了教學目標后,筆者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開展《普羅米修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的群文閱讀,這樣既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主動投入對閱讀文本的分析和研讀中,又有效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思維及語言能力。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語文教師要認識到當前群文閱讀教學中閱讀文本過于趨同等問題,在此基礎上科學選擇群文閱讀的議題與文本,并結合議題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閱讀教學的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作用,進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