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凱月
(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 150028)
地方政府作為中央政府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央政府管理體系在地方的進一步延伸,各級地方政府負責執行上級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下達的各項政策措施。地方政府的各項決策以及政策的執行必須符合中央政府的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盡心盡力為人民群眾服務。地方政府以中央政府的目標為目標,以中央政府的利益為基準,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在現實情況中,各級地方政府更多地考慮到如何維護其自身的利益,有時候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維護切身利益就會使得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偏差。基于此,為了中央政策的順利落實、保證公共政策的執行效果以及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些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力存在的相關問題亟需解決,從而全面提升地方政府的政策執行力。
地方政府政策執行的相關體制機制不健全主要體現在缺乏規范政策執行的法律法規體系。一些地方政府的監督與問責制度都不夠完善,執行過程缺乏正常有效監督,對政策執行結果缺乏明確的考核體系,而且與之配套的責任追究體制也不完善,從而導致政策的執行過程與結果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執行主體的主觀意愿和自覺性,還有一些地方政府存在選擇性執行政策和消極執行甚至不執行政策的嚴重問題,使得政策執行的效果與政策本身存在較大偏差,不僅違背政策意圖,還損害了政府自身的良好形象,凸顯了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力的不足。
政策執行效率的高低與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力水平的高低存在著直接聯系。當前,一些地方政府的執行機關部門存在嚴重的“一把手依賴癥”,主要體現在對于上級政府的政策指令選擇性重視:主要領導比較重視的工作,就快馬加鞭馬上辦理,同時狠抓政策落實情況;主要領導不怎么重視的工作,就會采取選擇性忽視,只做到走形式的傳達,對于落實情況不聞不問。另外,地方政府或職能部門的行政運行仍然存在比較復雜的程序,不能夠有效進行信息交流與傳遞,導致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工作無法做到暢通無阻,工作效率受到嚴重影響,從而降低了地方政府政策執行的效率。
政府人員作為政策執行的主體,對于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力水平的高低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當前,一些地方政府還存在素質和能力比較低的公務人員,思想觀念落后,缺乏創新動力。而且人才與工作的匹配度也存在較大偏差,一些優秀人才由于種種原因無法流動到重要的崗位上去,對于人才無法做到最佳配置,這樣就會使得一些政府人員無法勝任本職工作,而一些政府人員不能人盡其才,最終則會影響政策的執行效果。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比較嚴重的官僚主義與形式主義問題,嚴重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政策執行力度。
地方政府的政策執行環境影響政策執行的整個過程,政策執行環境佳對于政府政策的順利執行起著推動作用。若要使得政策執行順利且有效,則必然需要一定的物質資源保障。當前,一些地方政府的財力和物質資源有限,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問題,導致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物質基礎做保障,影響政策的有效執行。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對于執行資源不能科學合理的利用,資源分配不合理,甚至存在較為嚴重的浪費現象,致使政策執行的效果出現偏差,不利于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力的提升。
對于地方政府政策執行體制機制的不完善,各級地方政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要秉持完善法律法規的全局觀念和群眾觀念,堅持以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宗旨。各級地方政府之間可以進行相互學習和借鑒,對于自身建設要重視起來。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對于政策執行的各個環節加以明確規定,從而確保地方政府的執行方式有科學合理的制度規范,打擊地方政府在政策執行過程中的主觀隨意性行為,保障各項政策的順利有序執行。與此同時,地方政府應該不斷完善監督問責機制,在加強對政策執行監督的同時建立與之匹配的問責機制,形成合理適度的監督問責體系。當前,各級地方政府需要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工作,增強信息公開的透明度,主動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而對于政策執行中的不合理不合法行為,要有序開展追責問責工作,對相關的政策執行主體進行依法懲罰,絕不姑息遷就,嚴格履行問責程序。
伴隨著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不斷推進,各級地方政府要善于運用現代化的電子技術提升政策執行的效率,從而提升政策執行力的水平。地方政府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建立政府執行力的電子化保證系統,這樣就可以實現政務辦公的自動化與高效化,無論是召開遠程會議還是通過網絡完成窗口業務的辦理,都能大大提升政府辦事的效率。各級地方政府在利用互聯網的同時也要注重建立科學合理的信息反饋系統,重視信息反饋工作的開展,只有保障信息傳達以及反饋的規范化,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的透明度,才能實現政府與企業、社會以及人民群眾的良好有益互動,從而提升地方政府的政策執行力。
政府人員的素質越高,給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力提升帶來的正向影響則會越大。若要提高地方政府政策執行主體的素質,首先要注重優秀人才的選拔,選擇德才兼備的政府人員,政府人員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較強的業務能力,而且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綜合素質極其重要。同時,各級地方政府要增加對政府人員的培訓,政府人員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對于薄弱環節及時補充,不斷提升個人素質和工作能力,從而形成良好的政策分析思維,具備較強的政策執行能力,這樣就可以減少政策執行偏差情況的產生。而且,地方政府要注重機關部門執行人員服務理念與服務意識的培養,要堅守以權為民所用、心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服務意識,時刻謹記要以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根本,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只有具備這樣良好的個人能力與道德素質,才能保證政策執行的效果,從而可以做到進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的政策執行力。
地方政府的政策執行力水平的高低與當地地方政府的政策執行環境密切相關。優化政策執行的環境,地方政府首先要堅持以民為本的思想理念,多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而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增強廣大群眾對政府決策的政策認同感,形成良好的政策執行外部環境。同時,地方政府要增加對政策執行的資源投入,合理分配資源,保障資源充足的同時也要拒絕浪費。保障資源能夠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可以通過監督調查的方式加大對各級政府政策執行過程中資源所需與實際所用的核查,從而使得各級地方政府從政策決策初始就將政策執行的經費預算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內,減少政府的政策執行過程中的浪費現象,嚴格規范資源審批流程,加大監督與追責問責的力度,嚴懲資源浪費的政策執行主體責任人,從而保證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力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