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兵
運動教育背景下中學足球教學訓練易出現問題及應對方法
王國兵
(甘肅省武威鐵路中學,甘肅 武威 733009)
對青少年而言,足球運動不僅能強健身體,而且可以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環境的改變對青少年運動觀念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為達到相應的教學訓練目的,文章對中學足球教學訓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應對方法。
運動教育;中學足球;教學訓練;問題;應對;方法
運動教育在中學整個教育環節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運動教育的教學中,對教學環境、教育模式、教學類型分析后發現,中學生參與足球運動,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對于中學生的綜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足球比賽中,中學生也可以充分體會到競爭精神,有利于學生適應21世紀這個競爭與合作并存的時代。在我國多年以來形成的教育環境下,學生智力的培養備受重視,運動教育則重視程度不足,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教育偏向,現如今想要打破這種不平衡,需要教師和教育部門共同努力。
我國中學階段的教育是學習習慣培養和學習能力建設的重要階段,學生課業壓力較大,在學校教育過程中主要以文化課教學為主,體育運動的參與程度不足。
中學階段,學生處在一個活潑好動的時期,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較強,在進行足球教學時,學生容易接受。且足球屬于大眾型運動項目,學生在進行系統學習之前,對此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中學生在進行足球學習的過程中心理接受程度較高、抗拒力較小。
為了充分響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口號,大多數學校都進行了完備的體育設施的建設,足球在中學生中受到較為廣泛的歡迎,尤其是男生,在中學的足球場上可以很多男生在進行足球運動。但是這樣的身影的出現極為有限,與我國應試教育帶來的壓力有直接的關系。中學生雖然對足球運動存在濃厚的興趣,但是缺乏專業的培訓,導致其進行的足球運動僅以娛樂為主,對于相應的足球運動的規則、技巧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導致足球運動在整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建設和提升中無法起到相應的積極作用。近年來,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教育界開始不斷調整教育模式,秉承體能和智能同步發展的目標,開始將運動教學加入到整個教育活動中,在這一指導思想的引領下,很多中小學開始建設自身的運動隊伍,陽光體育被推到了大眾面前。
受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進行有效的呼應,我國大部分學校會進行體育課程的開設,但是遺憾的是大部分學校缺乏專業的體育指導教師,在體育課程中,在經歷短暫的集合和熱身以后,教師會提出自由活動,較為活潑的學生會進行自發的體育活動,例如籃球、足球等,但是其他學生則會選擇較為僻靜的地方進行休息。自發進行體育活動的同學,由于活動具有自發性,且缺少教師的指導,導致其進行的體育活動缺乏技巧型。以足球運動為例,足球運動員不同號碼所承擔的團隊責任是什么,在足球比賽過程中,哪些情況可以被判定為犯規等情況,在娛樂性足球運動中都無法得到體現,教師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幫助學生很難過達到體育運動的根本目的。
在教育環境的影響下,教育界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體育課程的開展主要是為了迎合教育界的教育要求,因此,體育課程雖然是作為一項專門的課程進行開展的卻并無相應的體育教育的文件、材料進行一定的輔助。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所依靠的是教師的經驗和自身對于足球的認知,在教師與學生都不了解具體的項目規則且缺乏教育材料的狀態下,會直接導致訓練效果的降低,教師對于訓練的標準無法進行合理的把握。
中學生正處于身體快速成長、發展的階段,專業的體育教育方式對于中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提高具有重要意義[1]。但是在現有的體育教育環境中,專業的足球教練員極為缺乏,進而導致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無法設置專業的身體訓練方式,且由于教師自身身體素質、專業業務能力不足,導致其無法為學生進行專業的有效的足球教學的專業技術動作的展示和講解。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教育狀態、教學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專業的教學內容會導致學生失去足球運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影響整個體育運動教學的發展。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發展形勢和社會發展速度已經超越了人類歷史上的任何發展時期,中學生作為初具自我意識和社會意識的人,能夠直觀感受到社會發展過程中給人類的發展帶來的壓力[2]。中學生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開始自發地從心理上重視自我能力的培養,重視文化課程的教育偏向,從心理上對體育運動產生輕視。在進行足球教學的過程中,中學生出于自我能力全面培養的會進行相應的足球項目的學習,但在課后并不會對其進行再次的、有效的復習和練習。
在進行足球教育的過程中,為了對整個足球教育的培訓效果有效保證,必須重視培訓內容[3]。首先,需要進行專業人才的引進,這一環節需要學校進行充分的挑選,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整個教育環節能夠正常進行的重要保證,因此,專業的足球教練員的引入是進行足球課程的開展的第一步。其次,需要進行合理的課程的設置,足球運動的開展并非朝夕之功,要進行有效的運動教育展開,需要在課程設置上進行相應的完善,保證足球訓練課時的充足,在過去中學生的體育課程的設置是每周1至2節,每節課45分鐘,學生的體育課時的短缺導致足球運動訓練量不足,進而無法達到相應的體育運動的要求,因此,為了達到足球訓練的運動教育的目的,需要對體育課程進行調整,對體育課程時間進行有序的增設[4]。最后,由于不同班級、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的、男女比例不同的中學班級,所對應的足球勢能有所差異,因此,在建立足球訓練的目標和訓練要求是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教師在進行足球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對不同班級進行不同的足球的訓練,以保證整個足球教學活動能夠更加有效地運行和實施。
在進行中學足球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對整個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地優化,對于教學形式進行豐富化,以保證足球教學氛圍的營造。在積極的教學環境中,學生能夠更加直觀感受到教育氣氛,從而完全的投入到足球教學之中。教學內容的豐富,能夠讓學生在進行直觀的教學過程中,學習到更加豐富的足球知識,同時,能夠達到強健身體的效果。
在當代教育環境中,學生對于體育的認識大都不是依靠直觀參與而產生的,多數來源于網絡影響,因此,在足球教育的過程中,教練員應該對整個教育活動進行進一步的豐富,幫助學生更加的全面的認識足球這一運動項目[5]。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進行分為兩個階段的教育,首先進行的是足球得專業的知識理論的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足球項目。其次進行足球技術動作的專業演示和直觀教授。
在進行體育運動全面化建設的過程中,教育部門作為主力軍在進行體育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進行相應的政策的制訂,以保證整個體育教育活動的正常進行,同時,學校在執行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政策的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教育部門和學校應該加大體育教育的宣傳,讓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到開展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且促進其在體育教育環節中做到各司其職。例如,在進行中學足球的訓練過程中,學校方面應該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訓練場地,以及訓練資源,以保證學生能夠進行正常的足球訓練活動[6]。家長方面應該改變原有的對應試教育過度重視的教育偏向,將體育運動也作為教育重心,與學校一起推動整個體育教育的發展。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足球訓練對其自身綜合發展的重要性,并積極投入到足球訓練中。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共同努力,一起推動足球在中學生中的良性建設。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智力的優化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優化遲遲沒有達到有效的進步。足球運動作為一項大眾運動項目,在推動中學生運動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不僅能夠起到強健身體的作用,還能充分優化教育結構,完成教育改革和升級。
[1]周天宇,秦瑩.新時代背景下中小學校園足球教學理念及方法的思考[J].韶關學院學報,2017(5):106-108.
[2]劉方濤, 閆巧珍.足球教學訓練中常見損傷及預防措施:以鎮雄縣實驗中學為例[J].運動,2018(2):67-68.
[3]葉立君,嚴自毅.高中女子足球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應對方法:以廈門市第六中學為例[J].校園足球, 2018 (6):72-75.
[4]劉夢丹,侯夢儒.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中"五位一體"關系失當及歸正研究[C].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019.
[5]朱虹輝.淺談中職足球教學訓練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9(17):102.
[6]陳育平.中職足球教學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 2020(3):16-17.
Problems of and Suggestions for Football Teaching and Training in Middle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Education
WANG Guobing
(Wuwei Railway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9, Gansu, China)
王國兵(1975—),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體育課堂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