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喬亮 朱永振
線上網球課的效用與“階段性推進式”教學計劃解析*
王喬亮 朱永振
(南京大學 金陵學院,江蘇 南京 210089)
對場地和器材要求較高的體育網球專項課在線上的教學設計,要本著體育疏導情緒作用。線上體育課程應該是一個指導學生用科學可行的方式來鍛煉身體和提高免疫力為目的的過程,不要增加學生與老師的壓力?!巴Un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線上教學設計和選擇要“有章可循、有趣可學”;教學計劃要“進”可以有效銜接返校學習,“守”可以妥善安排線上延伸;線上網球課要用“有序”“有數”“有度”的階段性推進式線上教學、專題交流、打卡溝通拉近師生的“距離”。
線上網球專項課;教學設計;線上教學
目前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科與范疇多用于諸如物理、化學等。學科具有較為系統的概念原理體系,基于教學視頻在SPOC與MOOC線上平臺的實踐與操作,以及與后續的線下課程融合的教學模式迎合了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中的指導思想,為信息時代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創新發展方向。體育專項課的技術技能教學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也在興起,引起了國內外體育教學與訓練方面一線教師與教練員的關注與研究。在我國現行體育教學教育政策和體制下,對于某一個體育項目的線上教學計劃和效果的探究其實也是對整個學校體育課程模式改革的研究。
本文探討的線上網球課的效用和教學計劃的設計對如下問題進行了考量:(1)傳統的運動技術學習中,學生多數時間處于被動接受和學習中,要讓網球專項課教師由技術技能權威者和傳授者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和啟發者,實現體育課堂的反轉,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學生要成為體育技術技能知識的構建者;(2)時空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與學的深入開展,利用信息技術和教學平臺擴大學生網球技術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學生課堂上模仿和練習擴展到課余和課前、中、后的自主模仿和深入學習,教師可以運用更多的方法擴展體育課堂;(3)學生技術發展差異性與固定的教學進度的矛盾:可根據個體的技術學習差異需求進行自主目標學習,學生根據自身條件的調節作用會得到提高,通過自主的技術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調整,最大化的放大教與學的效果;(4)學生對動作技術的淺表學習:模式的建設使教師可根據學生技術的先學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深入指導,就如同利用線上的地基建設,逐步構建技術學習的整體框架,從動作技術的模仿到真正了解技術動作的構成和動力系統;(5)體育的疏導情緒作用和欣賞功能應該與指導學生用科學可行的方式來鍛煉身體相結合的過程,通過對線上體育專項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與過程等的設計,順利的完成線上網球課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對場地和器材要求比較高的體育專項課線上課程的教學,要本著體育的疏導情緒作用不能在硬性線上體育課增加了學生與老師的壓力,應該是一種指導學生用科學可行的方式來鍛煉身體和提高免疫力為目的的過程,避免線上體育課教學安排的不合理,以及為了開課而倉促上線的教學內容與鍛煉方法。通過對體育專項教學大綱、教學內容與過程等的研究,順利的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線上網球課的教學目標是發揮體育的多方位作用,用明確的思路與目標來引領線上課程的設計,包括:(1)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鍛煉就像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要建立一種觀念,就是要一輩子運動,這樣才能享有比較好的生活質量?!娔仙健?;(2)弘揚中華體育精神、講述中國網球成績與故事,體現課程思政(圖1);(3)發揮體育、網球運動的鍛煉作用,使學生有效提高身體免疫力;(4)發揮體育、網球運動的情緒疏導作用,讓學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5)學習科學的運動鍛煉知識,讓學生用科學的體育理論指導居家鍛煉實踐;(6)學習和掌握系統全面的網球運動理論與實踐技術知識體系;(7)讓網球這項高雅的運動在線上體育課的教學中得到普及與推廣。

圖1 中國網球成績與故事范例
基于體育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按照線上資源建設與線下課堂融合的思路,旨在通過對網球專項課混合式教學的研究以嘗試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體育課程體系,對現有體育課的課程內容與資源、課程組織實施以及課程評價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進。研究思路是對線上資源的階段性目標推進式建設:根據運動技能的形成特點以及我校體育課教學計劃,設計三到四周為一個教學階段,篩選制定周期教學目標與方案,制作線上學習資源;線下學生的目標性練習與學習小組打卡,通過課堂的小組討論學習與完成教學目標的打卡作業等形式,有條不紊的推進網球專項課教學計劃。
按照教學學期17個教學周的課時計劃對線上課程進行階段劃分,以四周為一個階段對線上網球課進行推進式教學,優點在于:(1)可根據不同的學生在校情況與教學計劃發展情況進行及時教學調整,讓線上安排更加“有序”;(2)面對突入其來的變化,分階段規劃可以給原本身體實踐性的體育課線上教學以更多的思考和準備“緩沖期”, 做到線上教學過程心中“有數”;(3)避免盲目選擇已有的線上成套課程,而增加了復課后任課教師實際操作的難度,參照本校體育課教學大綱計劃的網球課設計讓線上教學“有度”;(4)階段性推進式安排“進”可以有效銜接返校學習、“守”可以妥善安排線上延伸,讓學期專項課程進程“進守自如”。
結合學校實際的體育專項課教學計劃與安排,通過線上教學內容與資源的設計、線下的教師與學生的課堂教學操作,實現網球專項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的SPOC建設。那么在線上教學計劃中,就很有必要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進行階段性安排(表1)。
表1 網球專項課階段性線上教學計劃
階段/內容劃分網球專項內容科學運動理論身體動作練習 第一階段(1-4周)專項基礎+運動欣賞運動與健康廣播操/部位練習 第二階段(5-8周)競賽知識+比賽欣賞運動與身體/體質部位動作練習 第三階段(9-12周)專項技術+技術欣賞運動與指標/形態組合動作練習 第四階段(13-17周)擴展知識+復習考評運動理論總結/考試組合動作練習/考核
第一階段1-4周為“專項基礎知識鋪墊階段”:作為學期專項課的開始階段,要偏重于課程的導入和基墊,以及培養學生興趣,網球專項內容安排以背景知識為主,內容包括:《網球運動歷史簡介》《網球運動的場地與器材》、《網球官方組織與賽事》等,以及豐富的網球運動欣賞;運動理論的主要內容是《運動與健康》,給學生科學的居家鍛煉指導性建議;同時,篩選和制作適宜的和操作性強的身體部位練習動作系列視頻課件,練習基礎身體素質,如:《第九套廣播體操》《身體練習動作V1腰腹、V2上肢、V3下肢》;
第二階段5-8周為“專項知識通識階段”:在鋪墊階段學習的知識基礎上,在網球專項內容上,過渡到網球運動與競賽知識為主,內容包括:《網球運動規則》《網球場上的技術官員》《網球比賽組織與編排》等,以及豐富多彩的比賽欣賞;運動理論系列課件包含通俗易懂且貼近同學學習生活的《運動與身體》《運動與體質》,更加細致身體知識滲透到日常鍛煉中,更加具體的指導居家鍛煉過程,以及身體部位練習動作系列視頻課件,目的在基礎身體素質練習中,偏重于學生個體目標性的鍛煉;
第三階段9-12周為“專項技術講授階段”:把技術學習安排到這個階段是為了銜接復課后的場地專項技術的現場教學,線上的網球運動可安排的技術動作系列課件包括:《網球技術綜述》、《網球正/反手技術講解》《發球技術》《接發球技術》《截擊球技術》等,以及高水平技術欣賞內容;運動理論系列課件是居家鍛煉指標與形態控制的《運動與卡路里》《運動與馬甲線》;身體鍛煉過渡到全身性組合動作練習的系列課件講練;
第四階段13-17周為“專項擴展知識學習與復習考核階段”:專項課件既包括了技術知識的擴展《網球雙打》《一發與二發》,也包括了網球運動的《網球禮儀》知識;運動理論為總結性的復習課件《運動與生活》,同時以全身性組合動作練習的鍛煉內容為主;在期末的兩到三個周次中完成本學期線上學習的考評與考核。
根據學校教學計劃與體育課程大綱的整體思路,設計與制作出一套質量與水平較高的網球專項課教學視頻,并應用在現行體育專項必修課班級中為隨后的線上線下混合式體育課程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設計“高階性” “創新性”的體育專項課教學模式,要通過混合式教學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對網球項目技術技能的綜合掌握能力和運動思維能力,體現“高階性”;構建校內能夠反映體育課前沿性和時代性的教學形式,體現“創新性”;學習網球項目本身就具有“挑戰度”,線上教學要讓從未打過網球的學生更為全面地掌握這項運動的知識和技術。通過線上教學讓學生更深入地掌握網球技術的動作要領、發力過程等專項技能和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推廣校園網球(教育部校園推廣體育項目之一),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生活方式。體育專項課線上教學的必要性已經不言而喻,高校體育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方法、內容和思路是要在課程的內容和建設上有所思考的,對于線上體育教學課程的要求和安排,需要設計合理、合情和合時的“三合”體育教學模式。
本著充分發揮網球這項高雅運動的情緒疏導作用,設計與制作多樣和生動的網球專項課系列課件(圖2)、網球運動欣賞內容(圖3)以及我國網球的成績和故事、感受網球比賽的熱情、領悟網球運動的魅力、學習網球技術的真諦;并結合教師本身網球專項的背景知識,比如:賽事中的參賽、執裁、帶隊等切身經歷,在專題教學中與學生探討諸如“納達爾的正手技術欣賞”“如何正確的選擇手把膠”等;

圖2 網球專項課系列PPT課件范例

圖3 網球運動欣賞系列課件范例

圖4 運動理論系列PPT課件范例
單純陳述鍛煉及其理論是枯燥無味的,如何把理論設計成有趣的、更貼近并無網球運動基礎的學生的居家運動與生活的TOPIC是制作線上科學運動理論系列課件的原則。通過充分關注學生的居家鍛煉打卡、與學生溝通運動體驗,也需要對科學運動理論系列課件的制作設計(圖4),比如從鐘南山院士的運動經歷與名言寄語到深入淺出的講解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再到與學生交流鍛煉感受:“馬甲線練出來了!”、“這周增加了胸肌練習”等等,以及教學內容的設計中要包括指導學生鍛煉與運動損傷康復,要讓線上網球課程實現雖然網絡各一端,線上網球課的教學過程拉近師生的“距離”。
制作與安排教學課件方面,要張弛有度,每個PPT課件教學內容要精煉和專題明晰,頁數控制在15頁左右,每個專題的錄課或講解時間基本控制在15分鐘左右。要用運動項目豐富的內容來充實課堂教學,切不可一個內容“一練到底、一講到底”。
網球專項課每節課的課件安排包括了豐富的教學內容(圖5):(1)科學運動理論、(2)網球專項教學內容、(3)網球運動欣賞、(4)身體練習動作推薦和(5)每階段最后一次課的課堂小測安排,在45分鐘的課堂時間用不同的知識點和練習內容讓學生充分保證注意力的集中以及線上課堂教學的系統性。

圖5 教學課件安排與制作范例
線上網球專項課教學的思路要本著體育教學可操作性、過程性的身體實踐類教學原則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課程計劃的執行:第一、普適性的科學鍛煉和專項理論學習,要潛移默化而不是背誦,要通過體育課和運動給學生解壓;第二、多樣性的身體練習內容與作業打卡形式,讓學生因人而異地根據自身條件(居住環境、具備器材等)進行切實的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第三、重視體育的情緒疏導作用,在欣賞網球的同時了解和掌握競賽規則和技術特點;第四、過程性評價學生居家的線上教學與打卡,體育課程安排更應該側重于過程性考量與評價,每周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鐘的鍛煉打卡,讓學生把身體鍛煉實踐融入到居家生活中;第五、考慮線上延伸與線下復學銜接,這也是把網球專項技術的講解與學習放在第三階段開始的一個原因,要“進守自如”;第六、身體實踐類的網球課,線上課程要把控好課程教學的階段性原則、設計與制作好學生歡迎的教學課件,一定會受到廣大學生的好評(圖6)。

圖6 學生對線上網球課教學的肯定范例
[1]田波.線上體育教學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9).
[2]韓桐.高校體育課“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構建[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3).
[3]胡悅,侯會生.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9(7).
[4]郭赟程.推進大學體育教育信息化[J].中國高等教育,2016(4).
[5]孫朝勇.“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混合學習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5).
An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Online Tennis Course and the Curriculum Plan of “Phases Program”
WANG Qiaoliang, etal.
(Jinling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89, Jiangsu, China)
基金項目: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校級教學改革課題項目:混合式教學在高校網球專項課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0010522029。
王喬亮(1981—),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課程、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