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佳派 曹妃甸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港口在國家與地區經濟建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如何科學地對港口企業進行考核成為了當前企業管理領域重點關注的問題。我國具有非常豐富的港口資源,世界排名前十港口中,中國港口占八強,這一形式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也在不斷地提升。然而,我國港口企業也存在著眾多的問題,例如,職責不清晰、溝通不順暢、制度執行力弱、責任擔當意識不足等等問題都將是制約港口發展的潛在隱患。港口企業一般為連通全球經濟的大型國企,在績效考核的理念、方法及過程方面相比一些先進的外企和民企來說,已然落后,在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形勢下,港口企業引入績效考核管理可以順勢打破陳舊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構建起新的、能夠適應當下新形勢的管理形式,同時梳理企業發展中遇到的不良因素,整合企業資源,內部管理與外部發展齊抓共進,通過優良的管理拉動效益的持續提升。
考核指標來源于戰略目標分解,是戰略落地實施的有力保障,可以將宏觀的、遙不可及的戰略目標,轉化為具體的、具備落地執行條件的考核目標,是實現個人利益與企業戰略的有機結合。
目前港口同質化競爭嚴重,雖然通過腹地劃分,在效益的驅使下,可以避免長距離競爭,但優質的增值服務、先進的技術是應對激烈競爭的長效手段。只有通過內部規范管理,實現規范服務,打造自己的服務品牌,才能實現客戶的認可和忠誠,也是面向國際市場的有力支撐。
由于部分港口企業在職責設置方面存在交叉點和空白點,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局部利益和部門利益作怪,遇到問題互相打太極拳,沒有相應的考核管理約束制度的執行。職責不明確,沒有全局意識和長遠意識,工作更多的是憑借領導指派,對于惡劣的工作態度、低下的工作效率沒有相應的懲罰措施。為建立運轉高效、服務規范的現代化企業,非常有必要引入考核管理機制。
港口企業大多為大型國有企業,因此存在國有企業的通病。如工作效率低下、混“大鍋飯”、晉升路徑狹窄、端“老員工”架子等等,構建績效考核管理體系,明確責任劃分,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提質降本增效,激勵國企員工,共同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組織沒有明確的目標,員工就沒有行動方向,進而導致執行力缺失。有效的考核管理能實現正向激勵作用,促使員工個人行為與組織行為相融合,引導和促進企業內部資源的有效配置,通過不斷激勵,實現人才的有效利用,創造更高價值。
我國企業的績效考核是從西方引入和應用的,并沒有對西方的績效考核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而是直接照搬。西方的經濟文化與中國相比是有一定差異的,西方績效考核中的一些程序是不符合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直接照搬西方績效考核方法,就導致了國企在績效考核的實施過程中,忽略了結合自身發展現狀、忽略了服務區域經濟而制定非系統的戰略規劃的現象。
通常來講,港口企業的績效考核體系中職能部門是以財務指標作為主導,生產單位以效率指標作為主導,這是由于該類指標的量化和數據收集更為簡單便利,以此制定的指標主觀性強、隨意性大,權重的設置不合理,不能夠突出指標重點。實際工作中,大部分職能部門是以重點工作為主,對于財務指標的貢獻率不大,實際工作與考核目標脫節。且由于工作性質的關系,會存在部分職能部門承擔著實施難、見效慢、關系企業長遠發展的重點工作,而部分職能部門僅以日常工作為主,最終確認成績時,考核結果嚴重失衡。對于生產單位而已,考核只側重效率,會出現犧牲經濟效益換取指標達成的現象,不利于整體目標的實現。
由于考核目標最長以年度為考核周期,因此會出現過于重視本年度績效目標的達成,對外部環境及其他影響因素忽視,缺乏可持續發展考核評定能力,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績效考核是對企業經營發展情況的衡量,可以作為企業管理者制定發展戰略的依據,從而引導企業完善自身經營管理體系。但是,目前績效考核體系評價結果滯后嚴重,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對企業發展的參考性不足,往往在企業發展方向確認之后,績效考核評定結果才完成,這就造成了企業發展戰略可能存在較大的風險。滯后的績效考核指標運用效率不高,難以最大限度發揮績效考核的作用。
績效考核難實施,究其原因在于管理基礎薄弱:業務流程不清晰、崗位職責不明確、崗位價值不突出。流程管理是基礎管理,流程不合理,員工的績效無從談起。因此,設置考核體系時,要做到考核輸入和輸出相匹配,要突出崗位價值,平衡崗位業績指標難度,解決關鍵崗位業績差、薪酬低的現象,激勵員工的積極性。
在具體的實施上,企業要將績效考核的理論與港口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實現對企業的精準考核,引導企業逐步認識到自身發展的薄弱環節和短板,通過考核體系的激勵進行強化,提升企業發展潛力。例如,港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自身成本增長幅度較大,此時就需要根據績效考核體系的評定結果,引導企業對成本進行優化與控制,提升企業發展質量。
在進行企業績效考核時,需要以考核管理為切入點,完善企業對考核的管理控制。通過逐級監督管理,為考核的實施提供高效的企業內部環境條件。在橫向上,明確港口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績效考核關系,通過分工界限的劃定,落實考核職責分工。在縱向上,清理港口企業冗余環節,提升績效考核執行效果。通過橫向與縱向機制的有效執行與優化,推動港口企業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開展,完善企業效益的預警機制。根據業績動態變化情況,了解企業不同階段的經營發展情況,從而為企業效益風險提供預警,避免企業發展效益下降。
在績效考核體系的建立上,需要抓住關鍵指標,提高企業對效益考核的科學性,并且建立分類、分級的考核機制。財務指標能夠有效衡量企業內部的發展運營情況,但是無法反映出影響企業的外部因素,難以提高企業競爭能力。為此,企業需要通過指標的細化分解,圍繞財務指標的達成,對其他影響企業業績的因素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重點研究考核指標及其權重設置,形成完善的港口企業績效考核系統。指標的設置,應充分考核員工的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確保后續實施過程中員工配合的積極性,同時,合理的績效考核模式也能夠更加精細準確的對港口企業發展中不同影響因素情況進行評價,從而為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和管理模式的梳理提供依據,促進企業考核與管理質量的提升。
績效考核是一項系統的工作,關系到企業所有部門,需要全體員工的協助。所以就需要對全體員工進行培訓,使其對績效考核的過程、目的和意義有所了解,對員工的擔憂和顧慮進行解惑,爭取在績效考核后將實施的阻力降到最小。
綜上所述,通過對港口企業績效考核意義的分析,明確了績效考核制度建立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通過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能夠促進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的有序運轉,加速企業各項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在績效合理制度的構建上,港口企業需要堅持創新與引導,做好考核過程的監督和分類、分級考核指標體系的建立,對港口企業效益的諸多因素進行科學評定,形成完善的考核系統,為企業發展提供考核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