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洪 貴州盤江煤電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所處的階段是經濟轉型的階段,這個階段中必須重視經濟結構的優化,轉變發展的方式。但是當前市場需求的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也在不斷地提高,企業效益也有了明顯的下滑,這也直接導致很多國有企業存在較為嚴重的債務風險,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必須做好債務風險的防范和化解工作,給國有企業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
顯性債務風險指的是國有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通過公開發行或者非公開發行債券等方式來融資以及和利用銀行等一些金融機構間接融資所產生的債務風險。若是國有企業資金缺口比較嚴重,那么很難做到按期償付,從而導致嚴重債務違約風險的出現[1]。
隱性債務風險指的是企業存在表外融資、對外擔保等一系列的隱性債務,或者是因為數據造假、核算錯誤以及信息失真等一系列的原因導致國企出現潛虧掛賬的情況,從而導致虛盈實虧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債務風險要明顯超過賬面上存在的債務風險。
對于金融市場而言,金融機構持有的自有資本往往比較少,所以在經營發展的時候,需要進行加杠桿的操作。金融加杠桿的本質會導致負債的增加,希望能夠通過負債的增加來給實體經濟更好地服務,從而更好地滿足社會債務融資的實際需要,推動經濟更好地發展。合理利用杠桿能夠幫助企業更好的發展經營,切實提高社會資金使用的實際效率,但是若是杠桿過度會給企業更好的發展造成極大的阻礙,甚至可能會導致流動性風險及信用風險的出現。
1.流動性風險
國際金融危機后,為了推動經濟更好的增長,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進行了低利率刺激政策的制定,貨幣政策環境的寬松不但導致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成為重要的加杠桿的主體,甚至實體企業和居民都很好地參與了進行。并且隨著杠桿的施加,杠桿的規模也不斷地增大。若是企業實際經營收入情況很難和杠桿使用強度相匹配,那么企業也會出現過度依賴杠桿的情況,若是收緊整體資金面,那么很容易出現流動性風險,這種情況下,會不斷地進行資產的拋售和贖回,從而導致資產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甚至可能會導致系統性風險的出現。
2.信用風險
國有企業融資包括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其中股票、債券和商業票據往往是直接融資的集合體。債券融資工具也包括短期融資、超短期融資、中期票據、長期票據、永續債等多種。而進行間接融資的時候,方式主要包含了銀行承兌、銀行借款、信用證以及內保外貸等方式。在選擇融資方式的時候,我國最主要的方式還是進行間接融資,國有企業進行間接融資的時候往往會比較依賴銀行,并且銀行為了進行風險的規避,也會希望能夠把自己的資金貸給政府信譽比較高、重資產以及傳統的國有企業。但是隨著經濟杠桿利率的增加,邊際投資回報率也有了明顯的下降,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償債能力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這也會導致債務風險的出現,甚至可能出現較為嚴重的信用風險。
國有企業杠桿水平比較高,明顯超過非金融企業平均水準,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面臨的債務風險也比較嚴重[2]。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包含了下面幾點,首先,我國長期使用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債務-投資”的模式,需要利用投資來將經濟增長拉動,很容易出現產能過剩以及產能失調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企業負債水平往往比較高。其次,我國國有企業融資的時候,主要方式是進行間接融資,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對于銀行信貸也過于的依賴,并且國有企業也能夠利用本身的信用、經營以及資源優勢得到銀行的信貸支持。除了依賴貸款,還有些國有企業通過自身的資源和優勢盲目地進行擴張,這也會導致負債嚴重僵而不死的情況。最后,有些國有企業本身的經營效率比較差,并且也存在結構調整和供給側改革的情況,經濟增加的速度比較緩慢,社會需求有了明顯的降低,回報率也有了明顯的下降,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通過負債來確保運營的正常進行。
國有企業可以通過債券市場和資本金直接融資,減輕短期償債壓力。并且,和國內融資相比,海外融資成本比較低,國有企業融資的時候,可以將海外融資合理地運用進來,增加海外融資的比例[3]。比如,2017年的時候,中國三峽集團進行了20億元債券通短期融資券的發行,票面利率為4.38%,其中海外投資人中標7.9億元。這些投資人往往是境外的商業銀行、央行、資管以及保險等。
國有企業投資的時候,必須做好項目的分析工作,不但需要重視投資效益的增加,還需要對債務資金和自有資金的比例進行合理的控制,對債務資金進行合理的規劃,確保其能夠很好地匹配投資期限。投資經營周期中出現的現金流量能夠更好地進行債務本息的償還,也能夠幫助國有企業更好地進行債務風險的控制。
國有企業想要更好地進行債務風險的控制,便必須努力地降下杠桿,保證宏觀杠桿率的穩定性,并確保其能夠逐步地下降。而想要做到這點,國有企業必須進行杠桿結構的優化,切實提高杠桿本身的質量[4]。首先,對于水泥、鋼鐵以及煤炭等行業,應該鼓勵支持其利用市場化和法治化的手段進行債務的重組,將杠桿降下來,進行國企債務結構的優化。其次,需要合理地對其進行金融引導和金融約束,幫助國有企業更好地配置其資源,轉變發展的模式,及時地更新技術,幫助國企更好地技術創新,給其轉型升級更好地進行奠定基礎。
首先,應該根據相關的規定來進行債轉股的法治化和市場化,政府應該將自身的作用發揮出來,確保市場能夠很好地進行資源的配置,不能夠對債轉股市場中的事物進行干預,無論是債轉股企業篩選,籌集相關資金還是定價和退出都需要將市場的作用發揮出來。其次,需要重視政策制度的完善,將市場化資金合理地利用起來,鼓勵銀行、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優質運營公司等一系列的機構更好地參與進來。再次,需要做好處僵治困工作,將杠桿率降低,而想要做到這點必須對債轉股的標準進行嚴格的落實。最后避免國有企業債轉股的時候出現明股實債的情況,盡量地后移債務風險,幫助國有企業降低其財務成本,切實提高國有企業債務杠桿率,幫助國有企業更好地發展。
國有企業發展的時候,需要真正地做到質量第一和效益的有限,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切實提高整體運營的質量,幫助國有企業降低其債務的水準。首先,需要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采取措施提高質量和效率,變革國企發展的動力,幫助國有企業更好的發展[5]。其次,需要將效益放在中心的位置,進行市場的外拓和潛力的挖掘,幫助國有企業提高其主營業務盈利的能力,提高國有企業經濟運行的實際質量。最后,可以將國有企業的閑置房產、土地以及存貨等盤活,這樣能夠幫助國有企業增加資金,減少債務,幫助其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現的債務風險。
為了更好地做好國有資產監管工作,積極地推動國有企業債務目標化管理。若是國企的負債率超過百分之六十五,那么需要對其投資規模進行嚴格的控制,即便是和企業全局性及核心競爭力有關的投資,也必須嚴格地根據程序審批,幫助國有企業降低其債務的水準[6]。其次,可以進行委托代理關系的建立,將國有企業和出資人權責劃分清楚,進行考核機制的健全,確保國有企業能夠更好地進行投資決策,提高其債務風險防范能力。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國有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面臨的債務風險影響也比較嚴重,只有能夠根據國有企業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應對措施才能夠進行債務風險的防范,降低因為債務風險給國有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此外,政府也可以將自身的作用發揮出來,完善風險防范機制,這種情況下,國有企業才可能更加健康地發展,國有企業的作用也能夠得到更好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