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均堯 閬中市人民醫院
政府會計制度,主要是針對政府部門收支情況、數目、用途以及過程進行記錄、整合的方式,更是對現階段預算執行問題以及具體落實情況的一種客觀反映形式。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國在開展行政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為了更好地順應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將行政管理科學化的目標當作了未來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內容,但是,就從前的財務會計基本信息情況來看,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制約因素,第一個方面為現行的政府會計制度本身采用的是一種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核算制度,為此并沒有辦法針對每一個時期不同情況的成本狀況、盈虧情況進行反映。第二個方面就在于多種會計制度并存,導致了體系相對更加復雜,核算的口徑也存在著嚴重的不統一現象,為此政府財務報告質量也就無從保障。醫院作為我國國家性質的且具有公益性質事業單位,其在財務會計管理方面也應該全面落實政府會計制度,這是切實提高體院財務管理水平的關鍵。
現階段由于醫院相關人員的素質偏低,并且信息化手段比較落后,所以許多醫院從成本管理方面發展情況來看,依然停留于最初的成本核算方面,并沒有辦法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還有一些醫院在成本核算的過程中都無法按照診次、項目、病例分類等進行更為精細的核算,這就導致了成本管理工作無法切實落到實處,成本管理本身對于醫院的經濟行為指導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由于現階段醫院的財務管理人員水平存在著參差不齊的情況,所以醫院在財務預算管理方面依然發展緩慢,故而對于財務預算本身的約束性也不夠強。目前,許多醫院在財務預算工作的開展和落實過程中,依然停留于紙面預算的層面之上,這就導致了預算數據本身缺乏了一定的參考價值以及精細度,對于未來醫院可能發生的經濟活動起不到應有的約束作用,同時也無法為醫院的長久發展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當前我國醫院財務部門普遍存在著傳統分工的思想,這就表明在實際的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在實際的財務專業領域里,并不能夠重視財務工作的開展以及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相關業務前端的延伸在醫院財務管理部門工作中也是無從體現,所以這就必然會造成許多財務數據對經濟管理工作的參考價值無從體現,醫院的財務監督管理力度存在明顯不足的情況。
政府會計制度落實之后,其本身對醫院財務會計核算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會計制度針對從前的傳統財務制度而言,增加了記錄預算信息、核算預算信息的基本要求,并且針對預算收入的支出情況、財政撥款的預算情況等進行了加入,還取消了醫療收入部分費用的明細表,從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角度入手,宏觀角度分析,目前其還無法滿足現階段醫院在財務以及經濟管理過程中的實際需求。比如現階段政府會計制度中,現金流量表主要包含的內容為現金流量情況,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大多為財政資金發展的重要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切實反映出政府財政撥款情況以及具體的收支情況。可是其弊端也在于財政撥款資金在醫院的現金流當中比例存在比較小,這種方式的架構模式會使得在醫院現金流當中占據比例比較大的項目無法體現出來。在執行收付制度的時候,政府預算會計科目項目和執行權責之間現階段還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銜接,這也就導致了其對醫院的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醫院的財務信息化管理以及建設的角度來看,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要求醫院針對現階段的核算方式進行全面的重新建立,這也就要求其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將所有的業務都納入到財務核算當中,尤其針對納入預算管理的現金收支業務,更需要在進行財務核算工作的同時,進行必要的預算會計核算。其次,實現雙基礎的財務會計核算方式,也就是說財務會計工作的開展,應該實行權責發生的制度,這樣才能切實將責任落到實處。
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在預算會計類科目設置當中的主要體現分為以下幾點。第一,醫療收入、科教項目收入等等,都應該納入到事業預算收入當中。第二,現階段的醫療業務成本以及醫院發展過程中的所有管理費用應該納入到事業支出當中。新政府會計制度從最初的構想到后期的實現過程中,實際上都非常明顯地體現出了其對于醫院預算執行信息的高度重視,并且也使得醫院格外加強和重視現階段的預算管理工作落實,盡可能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從理念層面落到了實際層面。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之后,將直接影響醫院傳統的財務核算方式,并且對于醫院的預算報表、成本核算體系也會產生一定的變化。而間接的也會使得醫院的收費信息管理系統、薪酬待遇管理情況、人力資源設置情況、內部控制體系建立等等產生相對較大的影響。為此,未來醫院應該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針對現階段實行的會計核算方式、內部控制制度等進行更為全面的梳理和總結,對于一些關鍵的緩解要及時進行把控,這樣才能對業務以及財務流程進行必要的優化,最終切實提高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確保政府會計制度得以順利落實。
醫院應該針對舊體制之下的財務情況進行全面的清查和摸底,尤其需要對從前的固定資產情況、無形資產狀況、庫存物資情況等等進行全面的清理和把握,這樣才能有效確定每一筆資產的資金來源情況、折舊情況、使用年限等等,為后續開展計提折舊等相關工作開展做好充足的準備。另外,醫院對于從前財務方面存在的負債情況也應該及時進行必要的梳理,根據賬齡,明確哪些屬于長期負債,哪些屬于短期負債,這樣才能為后續壞賬的提取和處理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
根據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落實要求來看,未來醫院需要不斷進行財務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這也就要求其針對財務收支狀況、預算、核算、結算情況進行分析、加強必要的成本管理以及價格管控,這樣才能將這些內容全面納入到醫院的財務管理部門當中實現最為統一的管理。政府會計制度的全面出臺,實際上也是針對上述意見的一種表現和認可,并且醫院在此次會計制度改革的過程當中,不可以將目光僅僅停留在操作層面的設置方面,更應該全面分析財務會計制度出臺所具有的深遠意義。這樣才能切實利用管理會計的思維模式,進而切實增強針對財務會計信息化水平的分析,使得業務信息以及財務管理之間可以實現緊密的結合與融合,將傳統的核算型會計管理模式轉變為管理型會計核算模式。
在開展財務決算工作之前,作為財務人員應該全面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需要嚴格按照新制度的相關要求,針對資產管理的相關文件進行修訂,這樣才能對其進行類別的劃分,最終確定相應的折舊方法,針對折舊年限以及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其次,針對現階段醫院的存貨狀況、資產情況等等進行全面的清查與把握,這樣可以有效核實各類型資產的具體損失狀況,并且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對其進行妥善的處理。尤其是針對一些預付款項以及收款項都必須要進行全面的清查。通過按照資金性質進行劃分,有效將資產以及負債情況進行登記和處理,最終為轉入新的記賬模式做足準備。
再次,嚴格針對信息系統內部的所有相關數據進行備份管理,并且對于檔案資料也必須要嚴格保管,這樣才能有效實現新舊系統之間的切換。
最后,針對從前編制原賬的科目以及數據表作為納入新賬的原始憑證,這樣則可以有效針對未入賬的事項進行全面的調整,使得其更好地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對于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工作的全面開展和落實,切實為我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以及轉變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另外,從社會整體發展的角度來看,也確實使得我國社會中財務管理體系的形成提供了比較穩定的發展基礎。為此,醫院在未來的發展過程當中應該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運營狀況,對政府會計制度的具體內容進行全面的把握,同時也需要及時針對財務信息系統以及財務工作體系進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嚴格按照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要求進行執行和操作。與此同時,其實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是切實保障財務信息管理實現信息化發展以及促進政府會計制度在醫院內部全面落實的根本與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