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勇 華發集團
在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不斷推進的狀況下,我國房地產企業不斷增多,市場競爭加大。不少企業會通過下調售價,增加開發服務項目等方式來保證自己的市場占有率。但在這些措施的背后,是企業利益的下降。競爭激烈和利益下降時,很容易導致企業的發展陷入僵局[1]。尤其是在近幾年,房地產快速周轉、合作開發項目越來越多的背景下,房地產企業之間的競爭從既往的價格競爭,轉向了價值鏈競爭,成本管理逐漸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在傳統管理模式下,其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成本與長期經營的聯系。不少企業或是盲目降低成本,使得自己的服務質量下降;或是盲目追求市場,導致成本不受控。這些都會使得房地產行業的服務效益下降,市場競爭力逐漸喪失。久而久之,傳統管理下的房地產企業很容易被淘汰。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先對房地產企業中開發成本核算的概念與方法進行闡述,然后針對其重難點加以分析,進而提出優化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為房地產企業的長期運營提供一定的參考。
從近幾年的社會環境來看,房地產趨于飽和化。換言之,有購買力的客戶基本上已經有了自己的房產,而缺少購買力的客戶在短期內也難以實現購房。在這種狀況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在既往幾年,房價瘋漲,政府為了保證社會秩序的穩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會通過政策來抑制房價[2]。在這種狀況下,房地產企業的生存難度加大。同時,疫情的出現導致整體經濟不景氣,市場相對動蕩,房地產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提高。不難看見,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到處都有爛尾樓。這多數因房地產企業在開發到一定程度后,缺乏有力的資金鏈來保證長期的運行,從而使得其無法繼續。而在傳統的社會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相對較少,政府可以通過適當的政策調整,讓其有繼續運行的可能。在目前,房地產企業數量增多,且規模大小不一,政府管控難度提高。這就使得一些缺乏競爭力的房地產企業不斷被淘汰,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日益增加。在這種狀況下,筆者認為房地產企業需要從自身著手,不斷完善自己的成本控制制度,方可實現獲利的最大化。
開發成本核算是指在房地產企業運行前,需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來對企業的房產開發投入進行管理,并且結合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來加以體現,使之在制定重大發展戰略時,有跡可循。通常,在房地產企業中,其所說的開發成本核算業務,是指如下幾方面內容:
土地是房地產開發的基礎,自然其所花費的成本占據了房地產企業投資的主要部分,約為總投入的50%。而在土地成本中,還包含了諸多收費項目,例如土地征收費用、土地出讓金、拆遷補償費等。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拆遷補償費是諸多城市房地產建設的大頭,這與城市發展程度、居民基本收入等存在一定的關聯。
在房地產企業確定要開發某個項目時,會做一些前期準備,包括開發項目的前期規劃、設計、可行性研究、水文地質勘測等。這些都是開發工程建設初期的基本項目。
所謂建筑工程安裝費用包含了三個內容:在建設開始時,房地產企業自己的施工團隊或者委托施工團隊會存在一定的消耗,例如建筑施工的人力費用;建筑所包含的設施、設備安裝費用;房屋的基本裝修費用。這些都當屬于房地產企業開發核算中的一部分。
房地產工程中的基礎設施主要包含有小區的水、電、暖、綠化、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企業開發成本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不少個體在購房時都十分注重小區基本設施,例如綠化占比要達到多少,消防設施具體包含的內容等。不同的要求下產生的費用不盡相同。
房地產企業為了保證自己的競爭力,會不斷對自己的服務項目進行調整和完善。例如,部分房地產企業會在小區內創設醫療機構或者教育機構等,這些屬于配套設施。除此之外,電梯、二次供水等機械設備需要長期的保養和維護,這也需要一定的成本。這些內容都會產生一些間接成本,這就要求房地產企業將其納入成本核算中。可以說,早期的物業管理支出也應當屬于房地產企業的成本。
在上文中,對房地產開發成本核算的大概內容進行介紹,可以看出,在其開發成本核算時,必須要注意兩個基本點:
房地產企業成本核算有三個特點。1.全面性:成本核算需要從項目提出階段開始進行,不同階段所產生的費用都應當納入其中。2.精細化:房產開發項目的投入成本類型及類目較多,構成也比較復雜,成本核算需將所有支出都精準分類,才能方便進行成本控制。3.核算周期長:房地產項目開發周期很長,導致核算的周期也很長。這些特點都要求房地產成本核算要特別關注成本核算的對象和內容。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1.從項目初始階段就得明確成本對象。在同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中通常會有多種產品類型,比如商業地產、住宅、公寓以及別墅等,不同的產品類型,成本核算的內容存在差異,需在項目初始階段就明確好成本對象。2.明確成本分配原則。房地產開發中的所有費用都需要分配到各類產品成本中,需對各類成本費用進行合理分配,確保產品成本能準確核算。3.做好成本科目的設置和成本歸集。根據公司項目情況設置成本科目,科目設置盡量詳細,將成本準確進行歸集。只有做好以上工作,才能保證房地產開發工程計量結果準確和可靠,為其相關決策提供依據。
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完工項目的利潤進行計算。在目前,諸多房地產企業都會將工程決算作為主要工作,自然其在具體工程中所占據的地位上升。然而,工程決算需要在工程竣工后開展,且部分工程款會因為拖延,不能及時支付,決算時間難以明確,這就使得決算工作的開展受限[3]。除此之外,部分小區在主體建設完成后,就會陸續交房,其配套設施也是在日后不斷完善,這也會限制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可以說,這些都是當前房地產企業存在的常見問題。克服存在的問題,做好竣工決算工作是成本核算的重中之重。
成本是一個相對廣泛的概念,從經濟上來說,其是企業從某個項目開始到竣工的全部支出;而從人力來說,是某件事物從提出到發展過程中,所消耗的具體能量。只有對成本進行有效的管控,才能保證事半功倍。筆者認為可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干預:
目標成本指房地產企業根據企業經營情況,設置合理的成本目標,用其作為指導、規劃、控制成本和費用。責任成本是指房地產企業將開發成本歸集到各個責任主體,由各責任主體對歸集的成本負責。房地產企業可以將目標成本和責任成本結合起來,將公司制定的目標成本分解到各責任主體,由各責任主體對分解的目標成本進行控制、跟蹤和反饋。在財務核算中,可以對責任主體的目標成本和實際發生成本進行動態反映,對差異情況進行實時反映,及時分析原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采用目標-責任成本法,能對成本進行動態反映,也能明確成本控制的責任主體及其控制責任,能較好的實現成本監控。
在信息化技術不斷滲透的今天,很多房產企業已經實現了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整個過程中,能夠將成本記錄精細化。成本數據化、業務在線化與場景智能化,能夠通過數據模擬,來對成本進行計算,從而在核算成本前有一個基本的數據作為參考[4]。這有助于成本核算的準確性掌控。除此之外,在項目設計并通過后,就可以創設對應的檔案,從而將成本核算與控制的理念融入到整個項目開發過程之中,實現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房地產開發中的每一筆支出,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全面監控、實時入賬。同時,在制度中,要求每個部門需要定期上傳支出狀況,并將其與預期的核算進行比較,及時發現成本管控中存在的問題。如果存在資金不足的狀況,也能夠第一時間確定和處理[5]。除此之外,現代化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效地解放人力,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來降低人力成本,使得其得到控制。
明確房地產開發成本核算的具體內容及核算重點,有助于房地產企業在項目設計時,就對日后的成本控制方式有一個大概的認知。在其項目從開始著手到竣工,每個階段都能夠得到有效地管控,進而從根本上扭轉當前房地產企業成本控制上存在的問題,保證房地產企業的長期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