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晶 天津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會計制度一直運用的是預算會計模式,這種模式在市場發展中逐漸開始表現出諸多漏洞和缺陷,難以適應國家的發展。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政府開始實行會計制度改革,結合現有情況制定了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且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報表等進行了重新規劃,對原有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制度等進行了替代。這種新的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了較大影響,事業單位要對新的政府會計制度進行詳細分析與解讀,結合其內容對自身的工作進行調整,更好地執行其措施,以推動自身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首先,重構了會計模式。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中建立了適度分離和銜接的核算模式,且構建了雙報告、雙基礎、雙功能的會計體系。財務會計涵蓋五項要素,即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并加入了一些新的會計科目,如壞賬準備、長期股權投資、預提費用等,強化了權責發生制的運用效果,也促進了會計功能的發揮。與此同時,在預算會計上主要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通過三要素進行核算,即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結余,還加入了債務預算收入、還本支出等科目,更好地對收支狀況進行反映。雙報告層面,要求由財務會計核算形成準確的財務報告,而由預算會計核算形成準確的決算報告。
其次,統一了現有會計制度。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行政單位、科研機構等的會計制度進行了全面統一,在會計報表項目以及科目設置上并沒有單獨區分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且核算中對原有的制度項目、業務等進行保留,促進了不同部門之間會計信息的持續流通。
再次,改進了預算會計功能。政府會計制度中規定對部分科目如長期股權投資、預提費用等運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而其它的則要運用收付實現制進行核算,如此能夠降低虛列收支的情況,并在預算管理中納入現金收支,設立投資支出、債務預算收入等科目,推動預算會計功能的強化,使整體核算更為準確、科學。
最后,擴展了資產負債核算范圍。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豐富了資產負債手段,推動了該部分內容的完善與健全,如增加了保障性住房資產、公共基礎設施資產等內容,對單位資產的控制能力進行了強化,且對資產進行了細化分類,分為專用基金和累計盈余兩類,使單位財務人員的賬務處理更為科學。
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與原有制度相比內容規定更為清晰,對賬務的處理與核算更為準確、科學,推動了政府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且對核算方法、報告等進行了統一,能夠促進信息可比性的提升,并推動外部監督的有效落實,進而能夠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更好運行。具體來看,其對事業單位的意義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第一,能夠促進事業單位財務活動的規范。新制度中政府借助于財政年報的披露為公眾呈現單位運行情況,通過大量信息的披露提升公眾的認可度,并促進公眾外部監督作用的發揮,這樣就能夠對事業單位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監督,促進其財務活動的規范與科學。第二,更好地對事業單位運行成本進行反映,促進預算管理體制的完善。采用權責發生制,更能夠準確地對會計信息進行記錄,真實反映成本,從而幫助政府、公眾等更為客觀地對財政資金績效進行評價。并且,該制度要求事業單位對各期費用進行科學歸集,對預算項目進行科學分析,提升績效評價的準確性,這能夠推動事業單位預算體制的健全。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雖然對事業單位帶來了很多有利作用,能夠推動事業單位財務活動的規范,使其更好地反映成本,增強社會服務水平,但是也為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較大的挑戰,具體總結如下:
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要運用平行記賬的方式,應當將財務會計融入到預算會計體系中,且在開展會計核算的過程中,要對權責發生制進行運用,這使得其內部賬務處理更為復雜、繁瑣,且對財務人員的專業化技能、知識結構等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戰。
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事業單位也要及時對原有的財務報表制作方法、會計科目核算方法等進行變更,而這些變革要想得到良好推進,離不開大量會計基礎工作的支撐,所以事業單位需要完善和健全基礎會計工作,特別要對原有的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優化與改革,促進整體系統核算質量、效率等的提升,以更好地帶動會計工作水平的提升。
雙報告制度是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重要內容,在這種要求下,事業單位應當對自身原有的財務報告編制進行完善,特別是要有效對資產負債進行處理,使資產核算水平得到提升。同時,事業單位還要有效開展合并財務報表編制工作,在對預算報表進行制作的同時,有效對財務報告等進行運用,以更為準確、全面地對財務狀況進行反映,確保會計信息質量得到提升。這需要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做好全面性分析,在財務報告編制上下更多的功夫,并推動各項工作的完善與健全,否則將難以達到該目標。
事業單位要想更好地對政府會計制度進行執行,首先就必須要嚴格依據新制度中的內容對現有的工作體系進行改革和完善,確保自身所采用的會計工作體系符合新制度要求,與其規定相一致,只有如此才能夠為財務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參考作用。事業單位在完善工作體系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現有情況對會計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并根據新制度的要求,如政府收支分類、補充規定等,對會計科目具體的設置情況進行完善,推動財務會計基礎工作的健全。此外,還要優化自身的基礎會計制度,明確規定主要管理事項、主要業務活動等內容,以有效指導和約束會計工作。
在新制度下,事業單位要依據雙功能、雙報告、雙基礎的方式開展平行記賬,這就需要其對自身原有的記賬體系進行完善和健全。第一,根據財務會計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收付實現制的要求對核算基礎工作、核算對象等進行明確,以更好地提升核算的準確性與科學性。第二,對財務會計信息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將完善的重點放在信息系統方面,對系統中會計核算流程的設置、會計科目的完善等進行改革,并對決算、核算、預算、績效、內控等與財務會計工作有關的模塊進行強化,以更好地指導會計工作,不斷提升工作效果與效率。
通過對我國會計改革發展“十三五”綱要進行分析發現,未來我國會計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標為“分崗設權、分事行權、分級授權”等,而事業單位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要對會計人員的責任進行明確,做好崗位的設置與安排,使每一位工作者都能夠有明確的工作任務,降低濫竽充數的現象。同時,我國會計法也明確指出,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資料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負責,會計機構負責人必須要擁有會計師以上的資質,且在對會計機構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責任進行規定的時候,政府會計制度中添加了預算會計報表和財務報表中“主管會計負責人”簽名和蓋章的要求,與“十三五”綱要中的內容更為貼切。而當前我國會計機構不管是技術水平還是人員配備等都存在一些缺陷,難以順利完成該要求,所以單位領導應當對這一內容提升重視度,進一步對會計隊伍進行建設,以確保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落實。
在開展預算績效評價的過程中,事業單位應當注重對評價指標的設定,結合具體的被評價項目設定針對性的指標,制定科學完善的評價標準。并且,在對預算績效評價工作進行落實的過程中,還要始終堅持嚴謹和公平原則,以促進其引導作用的發揮。要通過財務人員績效管理意識的提升、績效管理體系的健全、績效評價結果的有效運用等,促進財政資金有更高的運用效益。
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原有的技能已經難以滿足現實需要,所以事業單位應當注重對財務人員的培訓與教育。不僅要注重加強法律規范方面的教育與培訓,促進財務人員職業素養的提升,使其嚴格依據規范要求開展工作,而且還要注重對其開展會計核算技能培訓,使其更好地掌握平行記賬技巧,明確會計核算的范圍與基礎,推動財務會計工作水平的提升。
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諸多影響,事業單位要想更好地對這一制度規范進行運用,就必須要結合自身的現實情況、綜合分析政府會計制度構建科學的會計工作體系,要對自身的平行記賬體系進行優化和健全,同時還要對會計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推動預算績效評價指標以及標準的完善,此外還應當注重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只有全方位進行優化與改革,兼顧全局,才能夠取得更為理想的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