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志 鐵嶺市財政金融審計服務中心
財務會計作為企業會計的重要分支,使企業管理者了解生產經營的全過程,能夠為企業外部決策提供準確信息支持。其基本涵義在于通過對企業現有資金流動情況的核查、分析,明確外部合作單位的真實財務現狀與盈利情況,進而確保企業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財務會計作為企業日常管理基礎工作,直接關系著企業的投資決策的準確性及經濟收益的高效性等相關內容。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同屬于企業會計管轄,常被稱為“分析報告會計”,能夠有效提高企業日常經營的效益情況。管理會計以提供優質決策為日常工作核心,通過記錄、整理、分析企業管理部門編制的戰略計劃、決策方案、經營活動等資料,捕捉重要管理信息,發揮優化企業經營管理方式、提高經營決策質量的重要作用。形成獨立完整的管理會計系統。
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因其內涵特點,均能為企業資金管理提供指導建議,有助于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穩定性、高效性。企業會計工作可謂信息匯聚系統,需要具備準確的信息反饋功能,同時還需要借助收集信息完成控制執行操作。
財務會計側重于實際運行狀態的記錄和總結;管理會計則是利用經濟數據,通過各種方法來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決策,側重于過程控制,但都是為企業管理服務。只有在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鼎力支持下,從不同財務視角出發才能為企業資本與經營活動搭建堅實基礎,因此二者融合是確保企業會計工作得以順暢進行的關鍵所在。
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是建立在企業日常經濟交易與財務事件基礎上的會計信息收集、計算、整理與運用,在信息核查方面存在重疊之處,究其原因在于二者的原始信息來源相同。實證調查可知相同的原始信息來源,有助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提供信息的協調一致,便于管理層準確掌握企業內部經營成果與外部財務狀況,為經營決策制定提供準確的財務信息支持。財務會計工作主要是根據獲得的信息數據進行確認、計量、填制會計憑證,進而編制會計報表;管理會計則是通過財務會計提供的相關財務信息及相關內容編制的相關報表;兩者獲得信息的方法基本一致。在具體的融合實踐過程中,我國企業常會遇到管理會計沒有單獨記錄的情況,此時就需要財務會計為其提供所需數據信息,這也在一定層面上推動了二者的融合發展。研究發現信息輸入融合并不會導致管理會計決策喪失,反而會提升會計語言統一性,確保企業管理高效進行。鑒于此企業在進行會計系統設計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管理效益與成本效益的協調統一,制定適于自身發展的財務管理方案。
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通過多種管理工具共同肩負著管理調控職能,無論是戰略管理、預算調控,還是成本控制、投資決策都遵循相似的管理邏輯,并沿著“戰略細化-目標設定-貫徹執行-業績考核”的工作流程完成財務管理工作。以業績考核為例,該工作流程需要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共同參與,企業借助管理會計工具對部門或員工的財務業績進行定量、定性評估,并通過對利潤率、增長值、回報率等財務指標的對比分析為業績考核工作提供數據參考。二者在控制過程層面的融合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工作效率,而且還能貫徹企業發展目標、改善日常經營水平。綜上可知,管理會計發揮重要調控功能,財務會計反映真實運營水平,二者的融合發展確保企業戰略目標得以落到實處。
以往對于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理解大多為:財務管理生成對外財務報表,管理會計生成內部會計報告,二者是相互獨立的個體。但是就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性質而言,二者在報告內容上還是存在重疊交叉之處的,因此很容易達成成果表達融合。在知識時代背景下對外財務報表展示的是企業核心競爭力,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對企業價值信息進行集中管理,研究發現管理會計系統正好能夠提供前文所提的價值信息。對于內部會計報告雖然沒有明確具體涵蓋信息,但是就使用者角度出發,還是需要融入多種財務會計信息,管理層在進行項目預算、績效考評等工作時離不開財務會計信息的輔助支持。管理會計要受到財務工作質量的制約;而財務會計的發展與改革也應對充分考慮到管理會計的要求,以擴大信息交換處理能力和兼容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管理會計所采用的多種科學理論和方法只不過是為了更好地對財務會計所生成提供的信息進行加工、改制和延伸。社會經濟發展對企業內外報告提出了更多要求,由此導致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界限越來越模糊,這也是促進二者相互融合的重要原因。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交錯融合屬于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為了確保融合發展的協調統一,企業管理層需要準確把握銜接位置,以便獲得事半功倍的融合效果。二者的融合銜接需要建立在外部信息披露的基礎上,即在進行資產信息整合工作時,需要綜合考慮內部財務融合,明確企業資金決策動向影響因素,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避免出現損害企業利益的決策行為。在融合銜接前還需認真考慮企業實力提升問題,若企業未來戰略目標時投資200萬,在財務會計分析層面只需考慮投資收益、存在風險即可;在管理會計層面則需要在資產管理基礎上,對投資金額進行合理分配,以確保資產投入最優化。管理層需要結合二者的融合分析結果,對資金投入進行科學調整,實現資本、資產完美結合的戰略目標,以此確保企業資產的全面控制與管理,歸避可能遇到的風險問題。
提高融合管理層次是確保企業會計管理工作得以創新發展的必然條件,單純依靠某一會計工作方式極易出現管理偏差,不利于企業與合租方達成融洽合作關系。只有二者達成協調統一,財務管理人員才能從成本控制、經營收益等角度就企業未來發展進行整合分析,并結合企業日常運營實際情況找尋問題突破口、制定最優解決方案,實現多元資產規劃、整合的最終目的。例如:某個企業從事財務合同管理工作時,財務核查人員會需要依據企業日常經營數據就合同價格進行評估判斷,管理會計則會評判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只有符合標準的評判數據才會用于后續合同制定工作。這種財務數據評判、分析流程就是提高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層次的過程。
企業會計管理工作需要在技術層面進行不斷的優化創新,管理層可以采用復合核算方法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管理水平。為了提高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效果,需要設計與之配套的數據信息統計程序,財務會計利用自動信息統計系統完成數據錄入、分析工作,管理會計通過端口登陸隨時獲取企業資產信息,在此基礎上模擬財務運作活動,以此校驗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合理與否。除了需要注重技術創新之外,還需要加強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培養,分別從賬目核查、報表整理、報銷審核等層面出發對會計人員工作能力進行評估分析,結合會計人員實際工作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能力培訓工作,對會計人員相關的管理者加強業務工作的指導,建立一支具有較高素質的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隊伍。以取長補短的方式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水平,同時也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雖然都從屬于企業會計范疇,但是卻不能直接用于企業日常管理,還是需要在合理服務制度的基礎下完成融合發展。傳統的財務會計工作需要建立在賬目審核準確、資產分配合理的基礎上;管理會計工作需要建立在數據精準處理的基礎上,以此確保企業資金達成最優調配。對二者融合效果的分析評判,需要從企業整體效益提升情況入手,從資金流動穩定性、持續性的角度出發。若企業運營情況良好,代表二者的融合發展狀況與實際情況相吻合;反之則需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此提高企業會計管理水平,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融合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為企業會計管理工作注入了全新活力。為了提高二者融合效果,企業管理層需要準確把握銜接位置、提高融合管理層次,以便推動會計創新轉型、優化融合服務制度,為企業經營決策制定、戰略目標確定提供準確數據支持。進而形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