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雙 安慶市審計局
審計是黨和國家治理體系構成的關鍵元素,屬于為國家治理體系及能力現代化提供助力的重要力量之一。隨著國家審計的內涵和外延的不斷拓展,在建設審計人員及隊伍時,在國家治理方面也制定、推廣了較高要求。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導意見,對專業化、高素質審計專業人才隊伍進行了建設。《國務院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在2014年10月頒發后,原文強調“需改善審計隊伍專業化水平、助力審計職業化建設……積極構建政治素質及業務素質突出、作風優良的審計隊伍。”次年11月黨中央要出臺了《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必要配套文件,相關內容強調“要做好審計職業特點突出的審計人員管理制度建設、保障審計隊伍能夠改善專業化水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審計署關于深化審計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0〕84號)文件的出臺,更是為建設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人才隊伍提供了制度保障。醫療保險基金審計作為國家審計的一個重要內容,反映了國家審計參與黨和國家治理的程度和發揮的作用。近年來,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圍繞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使用、醫保政策的落實、醫療改革的推進等多方面內容,對醫保基金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審計。筆者通過多次參與醫保基金審計的親身體驗,在對審計目標的實現過程中,通過對審計方案內容的逐一落實,解決審計過程中的難點,克服審計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對審計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切身的感受,對高素質專業化審計人才和審計隊伍建設應具備的素質和條件有了更加清晰明確的認識,也對建設高素質審計隊伍的目標、途徑和制度保障深化了理解。
習近平總書記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曾在2006年10月的浙江省審計廳調研工作中第一次提出了“三立”要求。在2018年5月的中央審計委員會召開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中首次針對審計機關及人員建設期間的升級隊伍建設“三立”要求進行了強調。所謂“三立”要求,就是立身時恪守審計精神、立業時遵守創新規范、立信時重視自身建設,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審計署關于深化審計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0〕84號)文件中,將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的目標確定為恪守信念、熟練業務、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筆者通過醫保審計實踐,認為審計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加具體、精致的要求。因此,審計隊伍要滿足高素質、專業化水平,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中國共產黨第18屆三中全會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健全、發展要以全面深化改革為目標,要做好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建設。”所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要變成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從而給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將產生重要的理論及現實意義。國家審計是構成黨與國家政治機關的重要元素,其產生的動力助推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的主要力量。之所以要構建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目的即想在保障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方面審計機關能發揮更好的服務作用。在歷次的醫保基金審計中,審計機關通過對醫保基金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的揭示,提出合理的審計建議,不僅是履行了審計機關應有的職能,更優化、健全了國家醫療保險政策。所以,國家治理體系及能力現代化中獲得的國家審計動力也得到了真實展現。
高素質專業化的審計隊伍服務于審計職能,根本上要服務于黨和國家執政目標。這就要求審計隊伍具備基本的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審計人員在從事審計項目時,要把被審計單位相關政策理解透徹,了解政策制定的初衷,分析政策執行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才能在審計過程中有的放矢,準確地查找問題,提出合理的審計建議。以醫保審計為例,醫保基金相關政策變化快,審計部門每次進行醫保基金審計,都需要全面的了解醫保政策和形勢的變化。每次的醫保審計目標和重點都是根據當時的形勢和醫保政策來確定的,審計人員只有充分了解當時的相關政策和審計目標,才能做好審計項目,完成好審計任務。
所謂“服務于具體審計項目能力”,即“審計人員掌握的專業勝任能力。”審計隊伍要想達到高素質專業化建設要求,員工則必須有良好的專業勝任能力。伴隨審計內涵及外延的擴張,審計機關的職能不再局限于財務收支的合規性、合法性,隨著職能的拓展,并在內容中新增了經濟責任審計等條目。因此,所有審計人員必須具備更加優秀、突出的專業勝任能力才能勝任工作,比如,不僅要求專業知識的專業化程度,還要求專業知識的廣度。現在的專業勝任能力已不再局限于財務會計等專業,大數據分析、地理信息技術、專業醫學知識等也納入專業勝任能力的范圍。專業勝任能力的涵蓋范圍越來越廣,對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政治素養
審計機關屬于政治機關,所以要高舉鮮明的政治旗幟。凡是國家審計機關的審計人員,對其政治素養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將大腦通過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武裝,在實踐中用思想理論進行指導,開展工作,要不斷提高“四個意識”,堅守“四個自信”,保證將“兩個維護”做到,并要站在國家審計職能和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建設的高度,緊跟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吃透政策精神,恪守正確的政治方向,嚴格遵守黨制定的政治紀律及規矩,貫徹落實黨規黨紀,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審計工作方方面面。
2.專業勝任能力方面
專業的知識、品質、技能構成了專業勝任能力。在醫保基金審計中,大數據分析能力尤其被看重。一是醫保審計具備大數據分析的基礎。醫保基金涉及的主要部門都有各自管理系統,醫保管理部門建設了基本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醫療機構有自己的HIS系統,具備門診、住院、藥房管理、耗材管理功能,藥店有藥品管理系統等,具備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二是醫保審計必須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醫保業務量浩瀚復雜,傳統的手工審計模式不能適應醫保審計的需要,不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醫保審計將無法開展。同時,醫保政策多樣、業務種類多、信息系統復雜、業務數據量巨大、相關部門信息不共享等特點,要求醫保審計必須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
創新能力是時代特質。當前社會不斷進步,審計工作發展迅速,審計機關的職能不斷優化發展。目前,審計工作中呈現了大量新的情況及問題,客觀上要求審計人員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強學習研究,持續更新知識結構。創新是這個時代對每個人的要求,審計人員也不例外。在醫保基金審計中,新的問題及情況時有發生,諸如參保人參保興趣不斷改變;醫保政策發生變化后,醫療機構會有哪些相應的舉措;欺詐騙保的形式會發生哪些變化等等,都需要審計人員創新思維方式,不同角度分析審計疑點。隨著醫保審計的多次開展,以前審計時發現的問題已經很少出現,但是醫保基金的支出壓力、醫療機構增加收入的動力與人民群眾所需的良好醫療資源需求間的矛盾尚比較突出,仍然會產生其他形式的疑難狀況,所以,審計人員必須掌握良好的創新能力,做到思維方式、審計角度、審計方法的創新,更要創新成果利用。所以創新能力是審計人員必備的時代特質,也是高素質專業化審計人才必備的能力。
“三立”要求是習近平總書記研究審計機關及人員建設時提出的,它對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建設的途徑和制度建設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建設不僅需要靠引進優秀的專業人才充實審計隊伍,更需要加強對現有審計人員的鍛煉和培養。
1.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
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實現現代化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終目標,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國家審計至關重要,必須由黨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至審計監督所有方面,通過黨提出的科學理論體系為審計工作提供指導,才可以為國家審計機關權威性提供保障,并保證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實現期間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黨的政治建設需要審計人員時刻擺在首位,要樹立、牢固四個意識,堅守四個自信,落實兩個維護,做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維護、貫徹、落實,積極改善審計機關能力并建設優良作風,將黨的創新理論融入審計工作中。
2.提高政治站位,培養大局觀念
審計人員增強政治學習的目的就是理解國家政策制定的意圖,理解了國家政策才能樹立大局觀念。審計人員通過學習,應拉升政治站位、培養大局觀念,明確掌握不同時期審計工作的目標任務的變化發展,從當前我國國家治理所處的時代特點出發,為國家治理體系及能力現代化目標提供服務。
1.創新審計方法
審計人員完成工作的武器主要以審計方法為主,需要根據不同審計項目的特點選用合適的審計方法。如醫保基金審計業務數據量龐大,還需要與外部數據進行比對,運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自然資源審計項目需要查看地塊信息和地塊狀態,運用地理衛星技術分析圖斑查找問題更加快速準確。目前,審計機關也在嘗試探索互聯網與審計配合的新模式,積極構建大數據審計平臺。更要利用新建的大數據分析平臺融合財政、稅務、金融、戶籍等領域的業務和財務數據,從而更便捷的實施跨行業、跨領域的數據分析。
2.創新思維方式
創新是時代特質。審計思維的創新對于審計工作至關重要。審計過程中無論是發現疑點還是落實問題,都需要運用創新思維。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制度的完善,被審計單位的管理也在不斷進步,相關制度也在隨著客觀條件變化不斷修正完善,同時也會產生新的問題。審計人員不能沿用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實施審計,否則不僅容易出現所有審計報告千篇一律,不能反映被審計單位特點的情況,還不能揭示新情況下出現的新問題。在醫保基金審計中,醫療領域相關政策變化非常迅速,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納入醫保報銷的藥品不斷調整,按病種付費政策的實施等,修補完善了醫保制度,審計人員需要不斷學習領會,思考新制度下可能產生的漏洞,通過審計予以揭示。
1.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審計能力是審計人員的立身之本,審計人員要加強審計能力建設。加強審計專業化、信息化建設,做好對宏觀政策、法律法規、審計專業知識、大數據分析處理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工作。盡早構建優質的審計信息化隊伍,積極創新、應用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繼續推進大數據方向審計,提高大數據運用水平,通過大數據分析比對,擴展審計輻射區域,改善審計工作效率,保證將審計疑點及時發現。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審計人員作為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應將廉潔自律的琴弦繃緊,對黨中央提出的八項規定精神、審計八不準等紀律及審計職業道德規定進行恪守,鍥而不舍抓好作風建設。積極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類型的主題教育活動,改善思想認知,筑造牢固的廉政防線,提高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影響力,培育一個政治可靠、作風過硬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
3.健全審計人員考評體系
規范考評內容。制定科學的評價辦法,通過較為全面完整的評價體系,可以檢測審計人員的能力和工作實績。結合審計人員工作實績,形成審計人員核心能力指標評價體系,以達到促進審計人員有效開展工作,強化專業能力,提高業務素質,構建良好工作體系的目的。優化考評方式,加強結果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