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河北大廠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市場的發展本就是利益與風險共存,對于農商銀行而言,其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對信貸業務加強管理、控制風險,如此才能在保障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不斷為廣大民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扮演好金融銜接三農的“使者”角色。
內部溝通的主要內容是銀行和廣大服務對象互動的各類信息、銀行內部共享的各類信息等。通過編制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風險報告,滿足銀行內部不同部門的信息訴求,建立健全內部溝通機制,對于維系和促進農商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就風險本身而言,其多萌于信息不對稱,對于已有的情況不夠了解,乃彼此間信息溝通不流暢所致。因此建立健全內部溝通機制需要從明確溝通主體開始,加強信貸部門和其它部門之間的聯系,獲取當前貸款、還款的進度信息,增加與廣大貸戶之間的銜接。這樣有助于及時掌握貸戶的信息,及時把握其經濟動態,維系銀行本身的利益不受損失,也能更好地為廣大客戶提供服務。
確定主體之間的信息溝通內容,提高信息溝通的有效性,而這種有效性主要是通過銀行內部的各項表單以及管理規定有所實現。就溝通內容而言,其涵蓋的信息越多、范圍越廣,發生風險的概率越低。但是在具體溝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信息交流需要避免冗雜的語言,要盡可能簡明扼要,突出風險關注點,具體可以通過會議、當面溝通的方式達到信息交流的目的。
在獲取一定的信息之后,就需要對信息進行相應的處理和必要的反饋,建立標準化的信息反饋流程,記錄問題的表現、產生原因并嘗試提供解決方案。尤其是針對信貸業務的風險點,要加強持續性的關注,有效遏制風險的形成,直到問題得到全部解決、相關信息完全歸檔。
農商銀行需要強化風險監督及預測管理,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和體系,通過常態化的監測管理,不斷提高存量貸款的質量,具體操作細節包括:
農商銀行需要加強對存量貸款的貸后管理,密切關注借款人(包括保證人)的生產經營情況、資金流動情況、貸款使用情況等信息,針對即將到期的貸款,要提前聯系客戶準備還款資金。重點加強對到期貸款的監測和預警,對貸款本金或利息逾期區別對待,必要時需要予以警告,以及維護相關權益方的具體權益,以免形成風險,遭受損失。
針對一些風險管控能力不足的銀行網點,對于其所持有的信貸審批權限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對于超出權限的信貸必須由更上一級信貸機構進行審批和考察,加大審核和監管力度;另一方面,所有借新還舊以及通過其他方式化解不良貸款的信貸操作必須交由總行審批。
針對信貸人員進行的考核主要從貸款收回率、正常貸款利息收回率、新增不良貸款額、不良率等角度開展,對于不達標的信貸人員要予以一定程度的績效處罰,保證后續清收以后再將前期的罰款予以返還。堅持多渠道、多角度,及時收集相關的數據資料,定期分析信貸風險情況,實施差別化管理,提高全體信貸人員的重視程度。
鑒于農商銀行信貸服務的很多對象是從事生產的農戶,而農業生產本身受行情、氣候及自然環境影響頗大。鑒于不同的行業的固有風險點,農商銀行內部必須建立相應的風險評估部門,目的在于對各種不可抗力的風險進行監督、防控,以期在必要的情況下出臺相應的舉措,將各方面損失降至最低,也保障相關客戶的自身利益不受損失,金融服務訴求能夠得到根本性的滿足。
流程管理是風險管理的重要一環,結合實際情況來看,信貸業務的風險主要來自于流程不清晰、缺少關鍵環節,優化管理流程,離不開這樣幾個角度:
在日常信貸管理和風險監測過程中,農商銀行需要制定嚴格的信貸工作計劃,具體內容包括信貸市場的定位、風險防控措施、業務發展目標、獎勵約束和獎懲機制、信貸人員管理和績效考核制度、客戶關系維護體系等。制定計劃的目的是保障一段時間內業務推進能夠擁有規范進行指導,確保內部的業務人員能夠在任何時期都明確工作開展的重點和關鍵所在。
在信貸人員的管理方面,農商銀行需要建立相應的信貸人員準入及準出制度,所有信貸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和考核之后才可以上崗,如果不適應信貸崗位就要及時退出(更換內部崗位);在同一營業點工作五年以上的信貸員需要定期換崗、進行必要的跨行交流;同時銀行內部需要建立完善的獎懲約束機制,對信貸質量和數量進行指標測評。
針對農商銀行的大額貸戶,需要建立專門的臺賬,進行分類管理,目的在于合理控制大額貸款在農商銀行整體系統當中的占比。要對客戶的授信程度、行業集中授信風險防范建立相關機制,對集體單位或行業開展授信時,必須綜合考量其風險情況,并在其基礎上展開統一管理,集中實現風險管理和控制。
風險管理的實踐主體是人,故農商銀行在實踐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加強隊伍建設,為風險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只是就實際情況來看,廣大農商銀行確實在團隊建設和人才儲備方面暴露出一定的問題,比如激勵機制缺失、未能充分發揮信貸人員專長、權利和義務不對等——需要對此進行優化和管理。
通過建立客戶經理優選制度,可以進一步優化農商銀行信貸隊伍,提高風險抵御能力,為農商銀行的發展和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農商銀行在進行人才培養和前期儲備時,可以走進校園針對特定人群進行定向培養,充實客戶經理的隊伍。在專業針對性方面,除卻可以考慮金融、經濟管理等與銀行業務存在關聯性的專業,也可以考慮管理學專業的優秀學生,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儲備和建設隊伍的全面性;
其次,強調客戶經理“邊緣化”管理,對于那些管理能力不足、促成業務效果差的客戶經理,要對其所擁有的信貸權限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督促其處理所有經手不良信貸的歸還。換言之,不能予以這類型業務經理和其他業務經理完全相同的權限和資格;
再次,建立健全信貸人員晉升管理機制,用這樣一種方式來提高相關從業人員參與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以業績和風險處理應對能力作為重要參考指標,鼓勵很多在校關聯專業的大學生也將未來擔任客戶經理視作重要的發展方向。農商銀行內部則需要制定相應的大學生客戶經理選拔和培養標準;
第四,建立農商銀行內部信貸人員的準入和退出制度并予以嚴格落實,所有信貸人員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考核之后才可以上崗,如果不適應崗位的要求或者無法滿足農商銀行發展的節奏和需要,或者在從業期間確實為銀行帶來損失,則需要其從信貸管理崗位上退出;
最后,倘若信貸人員在某一網點(或片區)服務五年以上,就需要進行內部崗位調動或工作網點更換。這也是規避信貸風險,防止個別職業道德有所匱乏的業務人員釀造“事故”、損害金融機構利益的重要手段。
農商銀行內部需要建立以激勵為主的獎懲約束機制,充分發揮薪資績效考核所能產生的激勵作用,通過收入拉開不同信貸員之間的差距,促使那些工作態度積極、認真的信貸員在工作當中釋放出更多的熱情、創造更多優良的業績,愿意主動且長期從事客戶經理的崗位,打造出一支專業性強、戰斗力更強的隊伍。
首先,農商銀行內部還需要建立以“模擬利潤考核,經營目標責任制”為主,具有專項性、階段性的薪資分配體系,對信貸員的薪資進行重新解構,分為固定工資、績效工資、長調工資三個部分,其中固定工資強調分級管理、按月發放;績效工資分為月度、季度以及年度三個級別,堅持按月考核、按月結算,季度考核、季度結算,年度考核、年度結算,長調工資也就是所謂的浮動工資,以年度為單位進行調整,將直接反映在業務人員薪資的增幅方面;
其次,根據信貸業務的風險等級情況及時調整信貸人員收入,結合個人年度收入情況,提取和預存相關比例的款項后,按照績效考核的階段進行解壓、釋放;
最后,加強對違規問責機制的構建和落實,這是對信貸人員行為及機構整體風向進行管理和約束的重要辦法。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必須加強對風險的排查、監督、審計和指導,一旦發現問題必須立刻溯源,對觸發風險的業務人員及管理者必須執行嚴格的落實機制,不斷提高管理能力。
總而言之,針對農商銀行如何規避信貸風險,加強風險管控是其一直以來的工作重點和無法回避的關鍵。本文中,筆者通過四個角度闡釋了農商銀行可以積極努力嘗試的信貸風險管理舉措,而就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走向來看,加強風險管理才能為其平穩發展和提升業績,提供最為充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