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民 秦皇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在當前時代中,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發展已經非常完善,線上平臺業務全面開展,對于我國人民而言,只要有網絡,就可以足不出戶地完成對應業務,不需要排隊處理,極大提升了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但一直以來,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對于內部建設關注度都不夠,在固定資產方面,行政事業單位一直難以做到合理管控,記錄工作不到位,讓記錄和實物難以匹配,后續的采購計劃也難以實現。而且當前的行政事業單位中,都是隨用隨買完全沒有計劃,很多采購都出現了重復的問題,造成了成本浪費的情況。此外,固定資產的購買也存在超預算的問題,但業務部門往往會應用各類理由要求增加預算,導致實際的工作問題被不斷得到擴大,為了強化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必須要積極地實現人才隊伍的建設,主張人才帶動制度的建設,讓工作效果進一步地提升。
目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問題始終比較嚴峻,其核心在于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領導層的認識不到位。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中,領導層認為工作的核心是要進一步地為人民服務,一切以業務強化為核心,而忽略了內部管理工作,所以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始終得不到資源的傾斜,所以在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效果始終非常差。第二個方面是員工對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不重視。在領導層沒有明確提出其重要性的情況下,員工不會自發地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強化,所以,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效果會不斷地下降。而且長此以往會形成思維慣性,工作人員都不愿意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除非是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否則根本不會理會。
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中,領導層過度關注業務層面的建設,所以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幾乎難以獲得資源,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總是存在制度缺失的問題。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層對于固定資產的制度了解度不夠,僅僅單純固定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是日常管理工作之一,但是卻并沒有規定如何管理,對于管理的尺度、管理的要求以及管理不當的后果都沒有明確標注,直接后果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完全沒有制度信息可以參考,所以不存在工作人員失職的情況,即便出現問題也無法追究。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記錄和盤點是分離的,盤點以后不會重新記錄,所以具體固定資產情況和賬目無法合理的匹配,部分時候會出現資產丟失而沒有記錄的情況。
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中,對于固定資產的購置始終遵循中有需求就購買的情況,而沒有長期的規劃和精準的預算,其帶來的直接后果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資金被大量消耗,有時候會出現短期內的資金鏈緊繃或者資金鏈斷裂的情況。
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中,工作人員的主要考核是政治思想,而對于實際工作能力的考核相對較差,一般秉承著政治思想過關,后續能力可以慢慢培養的準則進行人才的獲取,所以造成了工作人員難以完成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情況。
為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效果進一步提升,必須要充分地強化現有人員的意識。讓固定資產管理長期以來都是財務管理中較為薄弱、容易忽視的地方。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無人認真監督管理,根本原因就是觀念淡薄。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固定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政事業單位依法行使管理職能的物質基礎,是集中核算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出現了固定資產丟失的情況,就會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必須謹慎應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因此,應加大力度宣傳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通過國有資產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活動或國有資產法規政策的學習培訓,使大家充分認識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違法違規的危害性,提高大家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為了強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需要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建設相關制度,通過制度約束實際工作行為。一是要建立定期清查制。各行政事業單位至少每年年終要對資產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查核對來摸清“家底”,對盤盈盤虧的資產,要找出原因,分清責任,按現行規定及時處理;對資產結構和管理現狀進行分析,盤活存量資產。防止積壓閑置,做到物盡其能,物盡其效。確保每一個時間段,都能準確地了解固定資產的情況,保證固定資產不會出現丟失等問題。二是建立重點抽查制。各單位的財務部門要依據會計核算資料,對資產使用重點部門進行重點抽查核對,做到賬、卡、物相符。一般能很好地防止濫用固定資產的情況,保證了固定資產使用的合理性。
對于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中,采購和預算也是核心組成部分。在對單位的固定資產全面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單位在編制年度預算的過程中,對固定資產購置預算要作全盤考慮,對各部門提出的固定資產購置預算報告,不能有求必應。要確保采購工作足夠合理,才能納入到預算報告中,如果不合理,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納入預算。在固定資產管理的時候,必須要按照各個部門的資產情況進行配比,從而保證資產配比效果能更好地提升,有助于更好地滿足實際的工作需求,從而保證資產效果更好地發揮,從本質上可以實現工作的強化。而后續的調整講究需要看使用效率如何,按照使用效率進行有效的調整。使用率越高,代表作用越大,如果使用率過低,代表固定資產所能發揮的效果較小。
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中,現有的工作人員無法完成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需要進一步實現高素質人才團隊的組建。其中主要辦法是盡可能地進行高素質人才團隊的組建,目前常見的方法有兩個:第一個是針對現有的工作人員展開培訓工作。現有的工作人員自身能力不足,是因為其實際工作經驗不夠,加上行政事業單位相對封閉,對于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要求不高,所以工作人員的能力還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但是其基礎能力還能滿足需求,并且,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是高學歷的知識分子,自身學習能力比較出色。人才培訓工作效果一般更佳。在教師的選擇中,主要是從其他的企業中獲取頂級人才,其本身工作能力或許不如大學教授,但自身工作能力豐富,能有效解決工作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因此,非常符合行政事業單位的人才培養要求。在完成了短期的培養以后,為了杜絕其未來能力更新不夠迅速,而必須再次集中培訓的問題,要開展長期培訓計劃,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足夠的自學能力,在工作之余,長期學習固定資產管理的有關知識。并且,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對相應情況定期檢查,如果檢查過程中,人員學習狀況不佳,必須對其進行懲罰,如果學習效果較好,可以增加獎勵,如發放獎金等,從而激發人員的學習意識。第二個是借調專業人才強化現有工作。行政事業單位和政府以及國家的關系密切,從國家其他部門借調頂尖人才成為可能,其加入行政事業單位以后,在短期內就能提升工作效果,并且規范現有的制度,確保后續離開以后,工作仍舊能有序完成。而且,在借調過程中,其他工作人員也會被帶動進行學習與工作,確保其能力快速提升。但是一般情況下,借調的人員不會任職太長時間,一定時間后,就必須回到原本部門。在借調過程中,要承擔其工作的一切費用,并且給予其優厚待遇,確保其工作盡職盡責,不會出現推諉的現象。如果對于人才的需求以儲備為主,一般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學校的人才培養能力比較強,而行政事業單位能提供良好的就業空間,所以,校企合作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和高校都非常有利,高校可以為行政事業單位培養出更加適合的人才。并且,長期合作也成為可能,但問題培養時間一般比較長,至少要三年以上。
綜上所述,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始終存在問題,其內部環境不夠友好,讓行政事業單位的人員對于固定資產管理都沒有較好的認識,因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總是存在相互推諉,或者不夠嚴謹的情況。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效果始終無法有效提升。此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要盡可能地組建高素質的固定資產人才管理團隊,通過人才的力量,有效地強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效果,保證相關制度應用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