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淵,陶 煉,李艷鋒,謝紅江
(1.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6;2.農業部西南地區園藝作物生物學與種質創制重點實驗室, 四川 成都 610066;3.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西藏 拉薩 850032 )
蘋果綿蚜[Eriosomalanigerum (Hausmann)]屬同翅目,癭綿蚜科,綿蚜亞科,綿蚜屬,俗稱蘋果綿蟲、血色蚜。蘋果綿蚜是一種檢疫性害蟲[1],原產于美國,自 20 世紀 20 年代傳入我國,屬于我國重要入侵生物[2],目前在世界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現有分布。自 1914 年首次在我國發現以來,該蟲害已逐漸蔓延至全國多數省份,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3]。西藏最早于1960年6月在拉薩羅布林卡夏宮果園的海棠和蘋果樹上發現,一直被列入重點防治和檢疫對象,之后在波密縣、亞東縣、拉薩市區等區域內普遍發生[4-5],隨著西藏果樹產業的發展,蘋果棉蚜有擴大蔓延的趨勢。
近幾年,國內對于蘋果棉蚜蟲的相關研究逐步增加[6-10],但針對西藏高原蘋果棉蚜的研究較少,僅張小鵬等[11]、鄭成卓等[12]、相棟等[13]從風險性、種群動態與群落結構特征、藥劑防治進行了研究。因蘋果棉蚜繁殖能力強、世代重疊明顯、發育周期短、危害部位可分泌大量白色毛狀蠟質等特點,在實際生產中較難防治,截止目前,仍然是西藏各地區蘋果上最為嚴重的蟲害。所以,揭示西藏高原蘋果棉蚜的生活習性、發生規律,有針對性地提出防控措施,對促進西藏水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田間調查發現:在西藏林芝地區蘋果綿蚜1年可發生7~15代,平均11代,但個別年份略有增加。當氣溫回升到7.5~8℃時,蘋果樹液開始流動時,蚜蟲活動加劇,新陳代謝速率加快。活動期一般3~11月上旬,長達8個月。5月份蟲口基數可擴大2.6倍以上,繁殖迅速。11月份冬季來臨,蘋果樹葉霜凍干枯,蚜蟲被迫越冬。
根部越冬蘋果綿蚜為無翅蚜的若蟲、成蟲,越冬期不休眠,在原害部繼續危害。樹干、枝條上的綿蚜在危害部褶皺和樹皮縫隙等處越冬,冬季氣溫較高時尚可活動,以低齡若蟲為主、兼有少量高齡若蟲和成蟲。有翅蚜一般發生在夏秋季8月中旬,氣溫達到16℃左右,種群數量大,害部擁擠,有翅雌蚜懷蚜量一般為4~13個,平均8個。
蘋果綿蚜的危害通常具有群集性,往往以一雌蚜或幾個雌蚜及其后代集聚在一起危害。蘋果的新梢和嫩枝等,最易受害,綿蚜的低齡若蟲好動,轉移迅速,一般到2齡后開始刺吸固定,無翅雌蚜也有轉移產仔的習性,這與原群落的擁擠度有關。在林芝地區蘋果綿蚜的種群增長無明顯波狀起伏,一般3月活動期開始,5月產大量幼蚜,數量增長極快,以后數量持續增長至10月上旬后較穩定,進入11月風季后數量銳減,害部蟲口減退率80%~90%。根部蚜量變化不大,危害部的活動范圍也較小,明顯與土壤的限制有關。
蘋果綿蚜的傳播途徑可分為主動傳播和被動傳播2種,主動傳播是指蚜蟲靠自行爬走、有翅蚜飛翔在近距離傳播。有翅雌成蚜可飛往別外產仔,轉移寄生,并在一定距離轉園,蚜蟲還可借風力等擴大傳播距離。主要途徑有:果園操作時附著在工具上;種苗接穗異地運輸;風雨的攜持。特別是疫區果品、工具、種苗接穗極易傳到新區,擴大疫區面積。
綿蚜一齡和少數二齡若蟲在腐爛病病疤、剪鋸口、翹皮裂縫內群聚越冬。第二年蘋果發芽前后開始取食活動,主要在越冬場所和蘋果新梢、腋芽、短果枝、果梗以及根部危害。5月上旬胎生幼蚜開始擴大種群,5月下旬至7月上旬繁殖最旺盛,往往綿狀物累累全樹,造成嚴重危害。
4種農藥對蘋果綿蚜的防效試驗表明:經田間藥效對比試驗,1.8%阿維菌素2000倍液、45%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吡蟲啉乳油4種化學藥劑對蘋果綿蚜都有很好治療效果,防治效果達95%以上,但用毒死蜱﹢1.8%阿維菌素防治效果最為理想,防治效果達99%(見表1)。 若棉蚜種群密度較大時,建議交替、輪換使用前述4種殺蟲劑,但應嚴格控制毒死蜱的使用,建議每年最多噴施1次。

表1 不同藥劑對蘋果綿蚜防治效果
田間系統調查:在蘋果休眠期或早春,選水肥條件好,往年發病的果園2~3個進行調查,每個園子取樣5株,查看樹干、剪鋸口、粗皮裂縫、疤痕等,統計有無棉蚜1~2齡若蟲及數量,5d查1次。
5.2.1 刮除粗翹皮 根據蘋果綿蚜生活特點,主要集中于樹干、枝的傷疤、縫隙、剪鋸口和粗翹皮等處。特別是春秋兩季結合果園管理及時刮除樹干、枝上的蘋果綿蚜。通過刮除可使樹體變得光滑干凈,破壞了蘋果綿蚜隱居生存的條件,可使蘋果綿蚜暴露,及時將皮屑和蘋果綿蚜集中帶出果園消毀,可達到將樹干枝上約50%的蘋果綿蚜刮除消滅。因此,刮除粗翹皮是防治消滅蘋果綿蚜的基礎。
5.2.2 灌(用藥液灌根) 蘋果綿蚜除危害地上部外,還為害根部。根部蘋果綿蚜主要集中在根莖和大根上,深度一般在15cm以內,水平范圍在50cm半徑以內。灌根時拔開表土(防止藥液外流),用噴霧同樣藥液每棵灌10kg左右。從根莖往下灌,使藥液滲透深度達15cm以上。灌根能消滅地下部全部蘋果綿蚜,是徹底消滅蘋果綿蚜不可缺少的措施。
5.2.3 涂(用高倍內吸藥液涂干) 在蘋果樹枝、葉、果繁茂時期,由于對樹干、枝噴藥不方便,這時可采用高效內吸劑涂干防治蘋果綿蚜,方法是在主干基部距地面20cm左右處,刮1道20cm左右寬的環狀老皮,使綠色韌皮部外露,用藥液涂刷,并用舊塑料布或報紙包扎。此法簡單易行,能保護天敵,省工省藥,可作為防治蘋果綿蚜的一種輔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