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菁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秦霸嶺幼兒園 甘肅 慶陽 745000)
隨著我國教育地不斷發展,在各個階段浸潤式教育都有所涉及和應用。通過筆者對近些年來的教育方式的調查和了解發現,在幼兒園階段浸潤式教育的應用會比初中、高中更加廣泛。這一點主要是體現在幼兒園的音樂教學中,另外有關數據表明在幼兒園的音樂教學中實施浸潤式教育方法可以充分的、有效的激發起幼兒的探究興趣,前提是教師必須要給學生營造一種特定的氛圍,下面筆者就浸潤式的音樂欣賞教學在幼兒園中的應用進行分析[1]。
對于幼兒園的小孩子來說,教師要重視對其的引導。這個階段的孩子心性單純、對外界的事物都感到好奇。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引領,外界的某一事物會將其帶偏,使一些不好的習慣產生。所以,教師們在教學的這一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對幼兒的引導。在這里,教師要引導孩子去對外界的聲音進行聆聽和感受,因為,音樂就是來自于生活。用比較官方的話來說就是音樂就是大自然對外界的一種傳播,通過音樂大自然把自身的奧秘展示出來。在我們所生活的這一圈子中就蘊含這許多聲音,如:人聲、動物的叫聲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對這些聲音進行聆聽和感知,特別是通過動物來對其聆聽的能力進行鍛煉是最好的。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把不同動物的聲音進行播放,先使學生對聲音的來源進行猜測,然后教師公布答案,最后教師把對應的聲音再反復進行播放。在最后一個環節中,教師要使學生對每個動物的叫聲進行聆聽和感受,使其可以對不同的動物的聲音進行區分,這樣就可以使幼兒充分的對該動物進行了解。這樣幼兒對大自然的了解就更加深入了,另外,也可以促進幼兒對世界產生認知、探索、學習的心理,并從其中發現音樂的奧秘。
通過探究可以發現,在大多部分的幼兒園中,絕大多數的教師都對幼兒音樂教育存在誤區,這些教師總是認為音樂課就是在特定的課堂中進行的,這樣地思想往往是錯誤的。要知道音樂屬于一種溝通的語言,還是一種無國界的交流方式。另外,音樂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所以,教師們要改變固定的思想,把音樂教學變為日常教學,把音樂融入到幼兒們的生活當中。事實上,浸潤式教學就是指教師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環境,使學生在這個環境中可以有效的進行音樂地學習和探索。因此,教師們把浸潤式的音樂教學與幼兒們的生活進行連接就是間接的為幼兒們創造了一個能夠學習音樂的環境,這樣可以使幼兒們更快的進入到這一學習氛圍中,同時也能夠更加積極的置身于音樂的學習中。通過筆者地調查發現,幼兒們的日常生活是比較豐富的教師這時把浸潤式的音樂教學與幼兒們的日常生活進行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兒們對音樂學習地興趣,也能夠使教學的效果得到提高。
音樂,是人們對所生活的環境的一種情感、思想的表達方式。欣賞音樂實際上就是欣賞生活,對音樂進行欣賞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生活經驗。生活經驗的多少是感受音樂的一個重要基礎[2]。對于幼兒來說,在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時,第一步需要加強對生活的實踐和感知、了解。因此,對幼兒的知識、經驗、想象力、認知能力等進行加強和培養,打好基礎。第二步要選擇能夠被幼兒接受的、特點鮮明、與實際相吻合的音樂,這樣有助于檢驗幼兒這方面的能力是否具備。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一些活動,可以給幼兒觀看相關地圖片、給幼兒補充這一方面的知識,講解與音樂有關聯的故事等這樣不僅可以對幼兒的知識進行豐富還能夠使其對生活進行一定的了解。
幼兒往往對具體化的形象比較有所感知,其思維也是比較形象、具體的。幼兒對于情感等無形的內容的感知往往是單一的[3]。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音樂的目標來對環境進行設計,通過音樂氛圍、情感等的渲染,使幼兒能夠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如:最具代表的《搖籃曲》,教師可以在幼兒面前展示出一副畫卷:漆黑的夜空中月亮高掛,星星閃耀,河水潺潺、樹枝搖擺,一旁的小屋中母親坐在一旁,一邊輕哼一邊輕拍在哄幼兒睡覺。這樣幼兒就會被教師特制的環境給感染,以至于每次聽到搖籃曲就會聯想到這一副畫面,從而可以快速進入夢鄉。
綜上所述,筆者對幼兒園階段的音樂教育的分析就已經結束了。幼兒園音樂浸潤式教育的發展還在不斷完善。所以,教師必須擔起自身責任,對幼兒進行引領,把這種新的教育模式與幼兒的生活進行連接,使幼兒在生活中發現音樂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