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盡輝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迎賓路小學 河北 唐山 064005)
在當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英語教學工作的重點,且也是實現學生學科能力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但是,就當下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情況,仍有很多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學習思維品質、英語文化意識以及學習探究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而如何強化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使其在英語課程學習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都是文章研究的重點與方向。
1.1 教學目標。在當下小學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懂得結合實際的英語課程內容,將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等方面的內容,落實到英語教學目標之中,以制定出促進學生語言思維、學習品質以及文化意識等發展的課程教學目標,從而圍繞目標來展開英語課程的實際教學工作。
1.2 教學內容。英語核心素養不是簡單的學生學習能力提升,而是引導學生從英語交談與運用當中,逐漸形成關于英語學科綜合知識能力。此時,已有很多教師轉變了以往的英語教學內容展現形式,懂得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直觀展現英語教學內容,使得教學內容更為的寫實和直觀,這更易于激發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習能力。
1.3 教學方式。對于小學英語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有些教師依然使用傳統的灌輸教學模式施予核心素養教學內容,也有些教師走出了傳統教學的束縛,學會積極利用如寓教于樂、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使得英語教學方式變得更為的靈活。
2.1 加深教學內容中的素養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圍繞“A Travel Plan”相關內容,選用一些起到語言能力核心素養培養的素材內容,諸如基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古跡內容,引入具有他國語言文化特色的景點景觀,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逐漸了解國外的語言文化,進而由此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核心素養。好比說,教師可以引入英國的一些歷史文化古跡,并且引入一些英語語言段落內容,由此提升英語教學內容的語言文化色彩,進而做到對學生語言能力的核心素養培養。同時也選用一些國內名勝古跡的素材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比較中,制定自己的“A Travel Plan”,通過學習中西方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培養學生優秀的文化品格,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閱讀與交際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2.2 提升教學活動中的素養理念。通過回顧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發現很多教師仍存在傳統的應試灌輸教學思維,習慣于要求學生完成既定的任務,而忽略學生的個體發展[2]。因此,在英語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可以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學會運用寓教于樂、以生為本的創新教學培養理念,組織英語學科中的思維品質、文化意識素養培養。比如,運用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向學生講解課文中的基本句型結構,包括on....,I/We will go to ..../I’m going to ...并給予學生知識運用的時間。在教學中老師利用旅游的相關圖片或多媒體資源等創設真實語言情境,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愛好,結合季節特點,運用句型充分表達自己將要去哪里旅行,不僅使學習過程真實而有效,能極好的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真正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得學生養成大膽交流、敢于探究的學習思維品質,以提升教學中的素養理念與內容。
2.3 加強教學訓練的廣度和深度。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不是簡單的能力提升,而是懂得將身體、大腦各方面的能力來促使自身參與問題的探究,因此,教師可以組織適當的課后訓練任務,并且拓展問題的深度與廣度,從而促使學生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各自的核心素養能力。比如,制定一個基本旅行探討的機會,而此時學生需要運用自己所學的英語知識、句式展開交流,而不是說說而言。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提出,如何進行自我的旅游,使得學生可以加強學生英語語用方面的運用深度和廣度。
正如《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應從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將學習變成學生自主、自愿、高興的事,讓學生站在課堂的正中央?!昂诵乃仞B”培養其實就是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過程,是一個教師與學生角色、地位的轉化過程。精彩課堂,不是教師侃侃而談,學生被動接受,而是學生的深刻領悟、智慧表達,思維碰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就必須做好現狀的分析,并針對分析的內容,選擇出合適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理念、教育方式以及內容,從而促使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科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