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楚涵
(福建省廈門集美中學 福建 廈門 361021)
智慧校園是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校園生活的有效結合,改變了傳統的校園環境和教學模式,使其向更多元化、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也要相應智慧校園背景下對其提出的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互聯網教學為主、教學設施智能化、校園生活多元化,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在傳統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已近不在適用于智慧校園的教學模式,要想有效實現智慧教育、智慧教師及智慧學生的智慧校園教學模式要求,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就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再沿用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自身要多學習一些有關于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相關教學知識,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在中學信息技術課堂中,將主導權交還給學生,以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給予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時間和空間,自己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輔助者和引導者,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進而提高學生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收集、處理及應用的能力[2]。
信息技術教學在中學教育中,是一門操作性強、理論性強、邏輯性強的學科,如果教學方法利用的得當,在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上就會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但大多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式還存在著教師照本宣讀的“假大空”式教學和傳統地教師授課,學生被動記錄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所以將信息技術學科與其他學生感興趣的學科相結合,實行個性化教學,更容易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傳統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只是簡單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教學,現在智慧校園教學模式更多的是要求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信息技術的應用中來[3]。
現階段,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所以大多數的學生都會選擇在中學信息技術學科中放松身心,因為中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內容范圍廣泛,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就可以借助這一點來對學生實行個性化教學,組織學生感興趣額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可以在任何教學情境下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如利用信息技術繪圖、利用信息技術編程小游戲等,這時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真陽利用信息技術來收集、搜索自己想要的資源,并建立資源庫,方便使用。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助于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將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活動有序地進行,將信息技術的應用全面指導給學生。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在智慧校園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核心理論不斷出現在中學階段的教育中,中學信息技術教師也會面臨著更多的教學瓶頸,所以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打破這些瓶頸,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智慧校園的建設當中,積極參與智慧校園的教學活動,在此過程中把握機遇,不斷提升自我[4]。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智慧校園的普及,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對信息技術人才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特別是在各類信息技術產業在,再信息技術人員相對短缺的現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所以對于中學學校來說,必須定期組織信息技術的專業技能培訓,聘請專業的講解來校培訓和授課,為中學信息技術教師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學習有關于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最前沿理論成果和教學模式,并且學校也要積極鼓勵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參與到其他教學活動中,相互繼續教學經驗,更好地進行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改革。
綜上所述,在智慧校園的背景下,中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響應其教學要求,對中學信息技術教學進行科學改革,智慧課堂和智慧教育的到來打破了傳統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給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所以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抓住這一機遇,制定科學地發展計劃,不斷提升自我,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多元化、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