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洋洋
(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第一實驗幼兒園 山東 高唐 252800)
導言
在幼兒園設立家長學校,既是貫徹落實《條例》的重要舉措,也是家庭合作的平臺,家庭合作輸送帶,幼兒園辦學質量展示。教師、社會正視“幼兒教育”問題,大力宣傳幼小銜接的意義,實現幼兒園與小學的真正銜接。讓孩子在快樂的童年里茁壯成長
1.1 引導家長正確了解幼兒園保育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設立心理輔導項目,一起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動態。隔三差五教育孩子遠離危險的地方,傳授生理健康內容,避免兒童猥褻事件的發生,增強防范意識,利用法律保護自己。
1.2 孩子的學習主要取決于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的家長長期外出打工,使孩子缺乏陪伴,逐漸變得冷漠孤獨,對身心健康發展極為不利。因此應該勤與老師電話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讓孩子知道家長在關心他,有了存在感和安全感才會健康發展。老人更要積極配合父母和老師,細心照顧孩子,將動態與父母老師進行溝通。
1.3 加強與社會的合作,科學宣傳引導,爭取家長對幼兒園保育教育的支持。
1.4 打造幼兒園文化氛圍建設,促進幼兒園穩定發展,打造“和諧共處、快樂健康”的家長學校特色。
當前,幼兒教育被置于國家教育發展中的重要位置,教育發展則是重中之重。“誠然”,校園建設的特色,就是要開展各種社會活動,與家長齊頭并進。
2.1 行之有力的家長培訓。鑒于家長能力水平參差不一,并且對幼兒園教學專業的不了解,大多數家庭的輔導手段是隨意的、盲目的。應該協助學校共同幫助孩子學習,從而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許多老人輔導孩子就是亂打一通,對孩子的身心還有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有的孩子自閉不合群,不愿意和孩子溝通交流。這不僅使孩子養成叛逆自私的極端性格,更容易使身心發展不健康。另外,在外打工的父母長期與孩子缺乏溝通,不能滿足孩子情感要求,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取長補短,同為重要。因此,家長和學校可以制定系統的培育計劃,定期舉辦理論講座。還可以舉辦家長會和開放日,分年齡段培訓不同的家長,有經驗的專家授課。培訓項目有計劃、有系統,有助于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豐富育兒知識。
2.2 其樂融融的開放日。家長開放日是讓家長深入孩子一天的學習和生活。從入園到出園,家長參與孩子一天生活的全過程,對幼兒園的保育教育活動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協助老師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老師可以引導家長注意什么、怎么看活動。比如,我們應該重視孩子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溝通能力,關注孩子如何與同齡人相處,了解孩子的發展水平和與同伴的交流情況。同時,不應該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做比較,以免造成負面后果。
2.3 家長協助。為了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增進親子感情,可以采取“請進請出”的方式開展家長助教。通過經常開展開放課,親子活動或者家長會等平臺,讓父母協助學校與孩子增進感情的交流,良好的進行溝通,更加彼此了解對方。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從自身做起,告知家長有空就多陪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能夠知道父母對自己的關愛無微不至,找到存在感與安全感,不讓心靈孤獨,避免心靈的創傷。比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開放課等活動,每周末組織父母陪伴孩子出門寫一篇日記或者小感,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讀出來,這就使孩子有了深深地自豪感,讓家長一起陪伴,時時刻刻了解孩子在校學習情況與心理健康狀態,讓孩子的全身心健康成長。實現親子互動。
2.4 家長動員會。若家庭和幼兒園不及時溝通交流,會出現教育不一致的情況,加重幼兒的內心負擔,從而影響兒童的內心發展。家長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工作目的和要求,協助幼兒園開展工作;反映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這對提高幼兒園的管理水平,保證幼兒園的教學質量也是非常有利的。
建立一所家長學校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使其成為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聯絡網,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努力。每一所幼兒園都可以通過幼兒園的實際和發展對象,成立一所家長學校,擔任好家長職位,合理利用家長資源,設立立體化的家庭教育結構,促進兒童身心完整、有序、可持續的成長,也有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