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詩
(福建省晉江市東石鎮鉆石海岸幼兒園 福建 晉江 362200)
剛入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從涂鴉期入手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非常重要。涂鴉期的幼兒就象一張白紙,在繪畫方面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和想法,可以說他們天生就具有獨特的創造力。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是滿足兒童涂鴉期的需要,讓幼兒的心理得到充分滿足享受“機能的快樂”,孩子的繪畫興趣得到培養,漸漸進入下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因此,從涂鴉期入手,培養幼兒初步的創新能力是切實可行和非常必要的。如何在繪畫教學中最大限度的發展幼兒的創新能力,筆者對此進行了積極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具體做法是:
剛入幼兒園的孩子,一開始對美術談不上有什么興趣。這時幼兒園老師應該努力創設學習的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娛樂中引發創新興趣。因此,幼兒老師可以先用游戲的方法使幼兒逐漸對繪畫產生興趣。比如,讓幼兒用雙手涂抹廣告顏料,在涂鴉墻(走廊的瓷磚上)涂出一道道彩色手印,讓幼兒用手指蘸上漂亮的顏色隨意點涂或吹畫。開始,我發現幼兒興致勃勃的跟著做,沒有一個涂出與眾不同的圖形來。于是,我開展了“比比誰的小手最會變”的比賽,要求幼兒印出與眾不同的手印畫來。在我的啟發下,有的幼兒伸出食指和中指,其余手指握拳按印,有的小朋友握著拳豎著按印,有的用一個手指點畫,有的二個、三個手指并攏按印……吹出的圖案是五花八門,長條的、一大塊的、分叉的……對于幼兒所畫的一切,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只要是不同的圖案就給予“小金點”獎勵,教師采用各種方法引導幼兒在愉快的學習中引發創新。
在上述活動進行了一段時間后,我讓幼兒在紙上隨意涂畫,發現幼兒已經能控制自己正在畫的符號的方向。這種控制動作的經驗,顯示出可以向更復雜動作發展的意識。這時,我讓幼兒多畫毛線團和水波紋,并在他們的涂鴉作品中,用另一種筆幫助幼兒找出和實物相類似的物體。如用紅筆在幼兒所畫的圖中勾出一個紅皮球,并表揚幼兒真能干,畫了一個紅皮球,從而激發幼兒自己創造形象的欲望。經過反復練習,我從幼兒亂涂的圖形中看到幼兒涂出的線條是曲線和弧線,幼兒畫出的基本形狀是橢圓形和圓形。于是,我便指著圓圈問幼兒:“這是什么?”幼兒快樂地答道:“乒乓球、泡泡、太陽……”這時老師說聲變,這小圓圈在教師手里就會變成“鈴鼓、眼睛、氣球……”這時好奇心促使孩子們也想自己去動動手,不管會還是不會,他們都想試一試。于是,我讓幼兒反復練習,讓孩子們邊畫邊說:“這是西瓜,那是河水……”雖然,說的和畫的不怎么像,但是幼兒把自己的動作和想象的經驗結合了起來,發展了孩子們以涂畫為中介的形象思維,從而也激發了孩子們的創新欲望。
在幼兒開始涂畫時,他們注意的不是色。如果在幼兒面前放著一大堆各種顏色的蠟筆,大部分幼兒只挑選其中的一支,從頭畫到底。這是由于涂鴉期的幼兒對顏色的注意差于形。這就要求我們在繪畫初期不要急于教幼兒去認識顏色,而應把涂鴉活動放在首位。但是,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涂鴉活動之后,幼兒對色彩的感知越來越強烈。因此,此時的辨色活動是十分重要的。我采取在周圍環境中集中認識某一種顏色的方法,如帶幼兒到有草、有樹的地方去認識實物是綠色的,同時找出與這些實物顏色相一致的彩筆,告訴幼兒這是綠色的畫筆,我們要用它來畫春天的小草和樹葉等。通過這種方法,幼兒的辨色能力得到很大的發展,逐步認識了紅、黑、黃、綠、藍、紫、棕等各種顏色。在幼兒認識了這些常用顏色后,啟發幼兒選用不同往日的色彩,按自己的想法涂色。但要求幼兒說出用色的理由,使他們在辨色用色中能闡明涂色方法,從而大大地啟迪了幼兒創新的思路。
涂鴉后期的幼兒(小班后期),繪畫即將或已經進入了“圖式階段”。這一階段的幼兒能夠畫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簡單的東西,孩子所畫畫的畫也會更加形象易懂。這時,我不失時機的對幼兒進行添畫教學。添畫的內容一定要孩子觀察過、感知過的事物,進而在添畫中鞏固幼兒對顏色的再認識,并滲透簡單的構圖知識,由淺入深,由易到難。
總之,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幼兒教師應該掌握不同年齡段幼兒創作的特點,營造一個富有藝術氛圍的環境,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創造性活動,最重要的是需要幼兒教師的引導與培養。實踐證明,對2.5-4歲的幼兒來說,涂鴉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兒涂鴉期中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地拓展幼兒思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其以后的繪畫、創作打下堅固的基礎。努力發展幼兒的創新能力,讓幼兒的身心在繪畫的殿堂得以更加和諧的發展。